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姓名赵军清学校名称: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联系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南环路53号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1)□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教学课题:12木兰从军教材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策略: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文中人物形象,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2、重视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师:你们知道这首民歌写的是谁的故事吗?(生答:“花木兰。”)师: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前就在中国流传开来,如今又被搬上了欧美银屏,引起了巨大轰动。大家请看:(截取动画片《木兰从军》进行播放)师:看完动画片,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习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师: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谁来说说“木兰从军”是什么意思?二、预习检查1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字词):(1)自由读(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3)教学2个多音字(4)去音节读。(5)开火车读2检查课文阅读:(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读(3)同学评议(4)同桌互读(5)经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木兰的年代,来认识花木兰。课文是这样介绍花木兰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多媒体出示“花木兰是。”)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木兰到底作了那些事,被人们称为英雄呢?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学生自由读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1)展示朗读;(2)木兰从军的原因:a朝廷征兵: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情况万分紧急,这时不出征行不行?(生答)这是为谁而出征?(板书:为国)b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焦急”就是着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为谁而出征?(板书:为家)c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d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这毕竟是去打仗,古诗《凉州词》中说:“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e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生自由表达,注意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3)看到这一幕,你认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花木兰,你真是个——”体会木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3、学习第三自然段: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图片文字。尽管家人万分舍不得木兰去从军,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男女生分组读)老师听出来了,这几个红字你们读的特别好,你们为什么这样读?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述:从军的路上怎会一帆风顺呢!同学们,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师读一读,稍稍解释。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她是如何来到前线的。引导背诵:能根据老师的动作来背诵吗?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从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理解木兰从军作战时间长,英勇善战,赫赫战功)4、学习第四自然段:这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儿归盼了十二年,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出示课件,齐读)从这里你又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观察图片,将士的表情,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答)身为女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生活中聪明机智,做到了许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出示课件“花木兰,你真是——”)5、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吧。(生读)6、欣赏豫剧:木兰从军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被人们广为传颂,有许多艺术家通过各种形式来赞扬她。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儿童歌曲——《花木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播放歌曲:《花木兰》,师生共同学唱,跟唱。)=new&bc=4&sc=4&d=week四、拓展延伸:阅读关于女英雄的故事。://tieba.baidu.com/f?kz=139318024五、实践活动:1.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继续搜集关于女英雄的故事。教学流程《木兰从军》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可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我以课题中的从军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什么叫“从军”,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从军”一词,接着,引导他们读读木兰在从军中的飒爽英姿,这对认识木兰这个人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向学生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学生们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于是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就扣住了“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我借助书后的“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这个想象作业,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国忧、家忧,及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学生们演演父亲、母亲、弟弟,他们会说些什么?而木兰听了他们的话后,又是怎么回答他们的话的,让孩子深入地揣摩木兰的心理活动,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的事情,但处在特定的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也更加钦佩这位女英雄。这时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展示、评价学生拓展学习课前准备了解《木兰诗》、背景导言课件认读字词合作学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精读课文学生自学组内探讨教师指导展示组内学习、探究的结果拓展:阅读女英雄的故事提出实践活动要求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这样通过在一系列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可能有前面精彩动画的放映,对学生来说这些动人精彩的情景时刻呈现在眼前,也使孩子们想说爱说,原本有些不大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同时老师也有很大收获,很受启迪,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但是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了自己评价语言的单调、这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本文标题:《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0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