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14广东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物理量V[0.1mol∙L-1Fe2(SO4)3]/mL……1a……2a……(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1)①②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所收集氧气的体积③(测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测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④物理量实验序号V[0.1mol·L-1Fe2(SO4)3]/mLV[H2O2]/mLV[H2O]/mLV[O2]/mL时间/s实验序号1abced2acbef或物理量实验序号V[0.1mol·L-1Fe2(SO4)3]/mLV[H2O2]/mLV[H2O]/mL时间/sV[O2]/mL1abced2acbef(2)深从图a知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图b也知2NO2N2O4反应为放热反应,B瓶中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快,相同时间内放热多,因此B瓶所处温度高,2NO2N2O4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大,颜色深(14安徽理综28)(14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2.090.0②醋酸浓度的影响0.536.0③0.22.090.0(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答案】21.(09安徽卷28)(17分)w.w.w.k.s.5.u.c.o.m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2Fe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管)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③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否则假设一不成立。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①为以下实验作参考29836.00.30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③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p-CP)=mol·L-1·s-1[解释与结论](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答案:(1)(2)8.0×10-6(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实验①是参照实验,所以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③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这样才能起到对比实验的目的,则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T=313K,pH=3,c(H2O2)=6.0mol·L-1,c(Fe2+)=0.30mol·L-1,实验③显然是探究pH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在50~150s内,△c(p-CP)=0.8mol·L-1,则v(p-CP)=0.08mol·L-1·s-1;(3)温度过高时,H2O2分解,c(H2O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4)从图中看出,pH=10时,c(p-CP)不变,即反应速率为零,说明碱性条件下,有机物p-CP不能降解;(5)从第(4)可以得出,在发言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迅速增大,反应停止。(14广东11)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答案A(14浙江理综27)(15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H1=218.4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用表达式表示)。(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5)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1>2,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27.[14分](1)高温(2)424(CO)(CO)pp(3)C(4)如果气相中SO2和CO2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则表明两个反应同时进行(5)ABC(6)右图(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28)(15分)某小组以CoCl2·6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1.水2.安全管3.10%NaOH溶液4.样品液5.盐酸标准溶液6.冰盐水1264A35BC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1.水2.安全管3.10%NaOH溶液4.样品液5.盐酸标准溶液6.冰盐水1264A35BC1264A35BC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在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mol。(已知:K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28.(15分)(1)瓶A中的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上升,使A瓶中的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3)×100%(c1V1-c2V2)×10-3×17w×100%(c1V1-c2V2)×10-3×17w(4)偏低(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6)+32CoCl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答案C(13全国新课标I卷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点评:属于较难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新课程中的一种能力要求。本题涉及的问题在部分资料中出现过,不陌生,但对反应原理的分析有较大难度。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是误将银器作负极,导致无法正确判断。(2010全国理综Ⅰ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STiO/Sh(激发态)+-22TiO/STiO/S+e3I+2e3I2232TiO/S3I2TiO/S+I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陌生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等【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
本文标题:《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0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