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存在与时间》讲稿二(瑜宸整理)
《存在与时间》第二讲主讲:方将荣整理人:张瑜宸第五节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崭露用以解释一般存在意义的视野下面我们开始讲《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显现此在这种存在者。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碍?方法是什么?答:障碍有两方面(略),对策是:如“此在”这种存在者首先和通常所是的那种状态显示它。2、对此在这种存在者作了准备性考察后,又如何借此阐释存在的意义呢?答:是时间,唯有时间才提供此在绽露存在意义的视野。3、关于时间性概念和哲学史上对流俗时间的理解和讨论。答案:一切都是时间性的,连空间也是时间性的。我们在第一章回顾了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还有存在问题在存在论和存在者层次上的优先性,并且知道要阐释存在的意义,必须首先问及此在这种存在者借由此在这种存在者来通达存在的意义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以什么方式,通达此在(Dasein)这种存在者,并通过此在(Dasein)的解析来阐释存在的意义呢?首先我们要避开如下障碍:——就是前面已经论及的:此在(Dasein)无论在存在者状态还是在存在论上都具有优先地位。此在在存在者状态上不仅是切近的,甚或还是最切近的。因为我们自己甚至一向就是此在。但是恰恰因为如此,此在在存在论上又是最远的。(这个意思听起来类似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此在的上述特点恰恰为我们通达此在来阐释存在意义制造两个困难。我个人的理解是:1、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错误。此在在存在者状态上是最切近的,因而它已处在对存在的先行领会和解释之中。这种解释与领会往往被毫无保留地承接过来。此在倾向于从“世界”方面来领会本已的存在。这种情况下,此在特有的存在建构反而始终蔽而不露。2、易犯以偏概全的片面错误。对存在者的专题化研究。在存在者状态上,此在离自己最近,它将自己看作是在者而且很可能仅仅看作是在者。这只是作为生存上的解释。而不是上升到生存论上的解释。生存上的解释远不如生存论上的解释源始。那么如何避免上述困难。使此在分析工作能继续顺利而深入地开展呢?我们选择那样一种通达此在和解释此在的方式的方法:即“必须使这种存在者能够在其存在者能够在其本身从其本身显示出来。”这说得就是现象学方法,具体我们将在第七节详说。让此在这种存在者能在其本身从其本身显示出来。(剑走边锋):海德格尔从发问dasein的意义来推论sein的意义的做法在《存在与时间》中没有机会贯彻,而且在后期哲学中彻底放弃了这种企图,由此在这种特殊存在者推及普遍还是有点困难。当然这是后话。那么此在这种存在者如何能从其本身从其本身显示出来?“应当像此在首先和通常所是的那样显示那个存在者,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而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从此在的日常状态的基本建构着眼,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近,着手准备性地端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来。(剑走边锋)这个说法像康德,能够穷尽理性的一切可能组合。以此在首先和通常所是的状态来显现此在本身,注意“首先和通常所是”,不过以此方式显现此在这种存在者还是准备性的。而且这样子的此在分析工作始终还是对准解答存在问题这一主导任务来的。同时也规定了这一任务的界限,它不会打算提供一种完备的此在存在论。况且此在的分析不仅是不完备的,还是很浅近的。(剑走边锋):此在存在论是否就是基本存在论?基础存在论必须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可以说是,以此在首先和通常所是的状态进行此在分析工作只是准备性的,仅仅把此在的存在提出来,还没有真正阐释存在的意义问题。这种准备性的此在分析就是全书的第一篇,并从中开展此在的生存论结构分析。那么真正阐释存在的意义,我们还要依靠什么?(剑走边锋):准备性的此在分析就分为两个部分:非本真状态和本真状态部分。这个我们留作以后讲。在全书第二部,我们把时间性称为此在的这种存在者的存在之意义。这种准备性的此在分析就是全书的第一篇,并从时间性来重新阐释此在的生存论结构分析。时间性之为此在的存在意义这一证明也由此得到检验。把此在解释为时间性,并不就算为“存在意义问题”提供了答案,但却为嬴得这一答案准备好了地基。(剑走边锋):时间性得到提出是一个分水岭。此在对存在的一切领会及解释的视野既是时间。但我们要划清时间概念和对时间的流俗领会之间的界限。不过,在海德格尔个人看来,无论是传统的时间概念还是对时间的流俗领会都源出于时间性。按照传统形而上学时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格森,存在与时间是格格不入的:形而上学的产生就根源于人类精神要求超越时间的理想,故形而上学的对象总是超越的。(剑走边锋):请问方老师sein翻译为存在,可取吗?你的观点当然是译作“是”。讲到时间性,要注意海德格尔的时间观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剑走边锋)是,才最有时间观念,从西方人方面最容易理解,这个sein作为系词是可以看做动词来改换出时态的。是的,“语言引导思”。海德格尔举了一个例子:1、命题的过程是有时间性的,命题的意义是无时间的。2、传统的说法:自然进程与历史事件是“时间性的”存在者,空间关系和数学关系是“非时间的”存在者。意义本身是无时间的。(剑走边锋):命题的意义对不同的时代的人是不同的?以上这些是习惯性的理解,但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又都被海德格尔否定了,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本身的“时间”性质不仅仅是“在时间中”的存在者的“时间”性质。“非时间的东西”与“超时间的东西”就其存在来看也是“时间性的”。包括命题的意义,它是无时间的,却也是时间性的。所以通述地说,我们不要把时间看作是存在者存在着的可有可无的附属的性质,而应看作是存在得以可能的条件。(剑走边锋):康德的说法是时间是直观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时间是运动的数。海德格尔的时间地位是更高的。(剑走边锋)我觉得只能这么说:时间不是任何别的什么,时间是时间。“这样一来,一切都是时间性的。连空间也是时间性的。离开时间,不要谈存在的意义问题”(这句话不是存在与时间的原话)。原话是这样讲的:“因而,我们一切存在论的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有赖于对时间现象的正确解说。”(剑走边锋):时间是存在得以可能的条件。这种说法根本上说不是定义,定义是属加种差。应该说存在者之是何以为是的条件。(╰☆╮):时间是什么?是实体么?(剑走边锋):时间什么也不是,时间就是时间。时间和时间性是两码事(╰☆╮):因变易而感觉到?(瑜宸):请剑锋老师解释一下时间性吧我也认为它确实是两码事但是有明确的解释和定义吗?(剑走边锋):海德格尔在第二篇谈到一个概念“流俗的时间”,就是可以用钟表之类东西计量的时间,它是从源初的时间现象上剥离下来的概念。(瑜宸):它是源于时间性吗?(剑走边锋):我引用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关于评述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念的一段话吧。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关于评述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念的一段话:“我们看到,当亚里土多德说“时间乃是运动上面被数的数”时,他毕竟没太离谱。我们根本不需要诸如摩登怀表之类精致的玩意儿来验证这种说法。在自然—日常的此在中的人随着太阳的运行说:这是中午,这是傍晚。这时他便查明了时间。此刻时间突然跑到太阳或者说天空上去,不再呆在怀表袋里了。那么[时间]这个怪物的家到底在哪儿?在我们追寻运动的任何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时间;我们在运动上面找到时间,而时间又不现成存在于运动者恰好停留其上的任何地方。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在日落时分——还是用这个简单的例子——说“这是傍晚并借以确定白昼的时间。当此之际.我们所注意的。是什么?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何种境域?我们仅仅把目光投向了地点境域、投向了西方吗?还是说,运动者(在这里就是在其明显司见的运动之中的太阳)是在另外的境域中来照面的?亚里士多德给出的时间定义是如此的绝妙,该定义甚至顽定了这个境域。在这个境域内,凭借在运动上面被数的数,我们可找到的无非是时间。亚里士多德说:[时间是]arithmokineseoskatatoproteronkaihustern[希: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创见就在于将存在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简言之,他的时间观念的特点是:①时间根本上是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唯此在(Dasein)“有”时间;②时间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将来”为中心的,只是因为此在(Dasein)是能在,被抛入可能性的境域,它先行于自身指向将来,才有时间;③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统一的三维结构,当然是此在(Dasein)之Sorge的结构;④时间性体现的正是此在(Dasein)的zusein,Existenz,ekstasis――站出来生存、绽出,因而是Sein的显现方式。(╰☆╮):哲学中的时间与物理学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吧?是不同的(剑走边锋):物理学中的时间就是海德格尔贬称为流俗的时间(╰☆╮):时间是第四维?简单地说,时间性就是此在的绽出(╰☆╮):那时间是运动吗?绽出可以理解为显现。用“运动”这个词欠妥。(╰☆╮):现在是过去与将来的轴心么?(剑走边锋):运动需要时间来解释,而不能反过来。方老师,请直接解释时间性吧,我们只要知道时间性与时间是两码事。它们之间的联系隐藏于晦暗之中。时间性就是此在的绽出。要说具体点就要说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几个特点,①时间根本上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唯此在“有”时间;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那时间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瑜宸):客观的吧。是的,唯有此在有“显现”-生成。是真正指向未来的、向可能性开放的生成。换言之,此在没有先在的本质,它自己塑造自己,因而它的活动是时间性的。②时间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将来”为中心的,只是因为此在是能在,被抛入可能性的境域,它先行于自身指向将来,才有时间;对于此在这种能在而言,时间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将来”为中心的,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统一的三维结构,当然是此在之操心(烦)的结构。三维结构就是“过去”、“现在”、“将来”,时间性体现的就是此在的去存在。(心鹰):后面这个是可以扑捉的时间(╰☆╮)请问老师可以将时间理解为过程吗?那“刹那”有时间性么?(瑜宸):时间性就是此在的绽出那“刹那”不就是时间性的体现之一吗?此在(Dasein)的zusein,Existenz,ekstasis――站出来生存、绽出;时间性总结一句话就是:此在的去存在,去站出来生存、绽出。关于时间性与时间状态的翻译还是容易混淆的。严格地说,是此在是其所不是的过程。此在总是指向未来的。海德格尔的时间观的核心是将来。(剑走边锋):此在对自身之所的先行把握,恰恰预设了此在对自身之所是处于被遗忘状态,而要在成为其所是的被遮蔽状态中涌现出来,而得其所是。(╰☆╮):时,此在的去存在,去站出来生存、绽出的可以称为【时刻】吧?(剑走边锋):我倾向于把时间和时间性彻底分开;两者有关系,可是无法互相说明,它们涉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域。当我们把时间视为有所领会地把握存在的视野之际,时间性即同于时间状态,两个词翻译成一样。——《现象学基本问题》,这个大家参看一下《存在与时间》修订本第22页注释。时间和时间性彻底分开我是认同的。时间性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最难懂的一部分稍有不慎,就可能误解海德格尔,时间问题尤其如此。以前当我们讲到此在是存在在此显现出来的境域的时候,总是说此在是去存在=生存,因而存在可能在此存在出来。这实际上有可能使我们把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好像存在是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的均匀流逝中显现出来的。海德格尔的确使存在“有限化”了,但是也不能从传统时间的意义上将存在理解为在时间中流逝着的存在,那是典型的赫拉克利特式的“变易”。简言之,海德格尔的时间不是“流变”,而是“来临”――存在在时间中显现,并不因时间而流逝不见,因为此在的时间其本真性就在于永远保持时间为“将来”。(剑走边锋):必须从时间性啃时间性,而不能从此在或者时间为入口。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三重结构就是:曾在、当前和将来。而在这个时间性结构中,将来是核心。将来是时间性结构的核心,不过这个“将来”并不是现在尚未的现实,只有将来才现
本文标题:《存在与时间》讲稿二(瑜宸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