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教案编写日期:年月日计划课时:3课时课题(章节)《孟子》两章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全文逻辑严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清晰,辞采飞扬,富有说服力。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论证结构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诵读法品读法,解读法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情分析课件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进而导入本文。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2、朗读指导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一个好的导入能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3、齐读一遍。正音: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四、疏通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词义: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明确:第2层以进攻一方为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层从防守的一方来论述,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作者以攻守两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说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六、教师小结:的文言语感翻译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论证过程: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七、拓展思考有人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背向,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威天下”靠“天时”“地利”和“人和”已经落伍。掌握最先进的武器才是主要的。对于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看法。八、总结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时候,“天时”“地利”和“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人和”,这是我们当今社会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2、朗读指导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3、齐读一遍。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一个好的导入能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一)通假字1.曾,通“增”,增加例句:曾益其所不能2.衡,通“横”,梗塞,不顺例句:衡于虑3.拂,通“弼”,辅佐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4.忍,通“韧”,坚韧例句:所以动心忍性(二)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苦:使......痛苦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例如:劳其筋骨饿:使......饥饿例如:饿其体肤,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例如:空乏其身忍:使......坚韧例如:动心忍性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2.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出:在国外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例如:人恒过四、合作探究,品评鉴赏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明确】共同:都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2、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磨练目的是什么?【明确】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本环节进一步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继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4、这一节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5、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提示:(1)课文从个人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2)课文从国家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明确】(1)从个人方面——生于忧患——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思路】先从个人方面,从两个方面来谈:先从客观方面(例举6个例子)要经过磨练,还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才,来证明了生于忧患的观点(2)从国家方面——死于安乐——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思路】后从国家方面,也是从两方面来谈:先从国内,后从国外,这样的国家都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观点。五、拓展思考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最后教师点拨提升。突破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解决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六、比较阅读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参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参考】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板书设计作业作业布置研讨练习三课后反思检查情况记录自查互查教研组查其他检查
本文标题:《孟子》两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