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读后感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读后感有幸学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我感到收获很多,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我想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像看故事一样读文本,读后回味回味什么地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最能拨动自己的心弦。其次,再以教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作者、文中主人公认真对话,潜心研读,然后以自己的高屋建瓴,想办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最后,再以儿童的身份走进文本,如何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如何以儿童的心思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解读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所以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本:一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去读文本。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风卷残云、蜻蜓点水,是读不好文本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我们要学习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所倡导的思想——“慢慢走,欣赏啊!”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的心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慢慢读,欣赏啊!”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读出味道,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学会很随意、很闲适地在作者的文字海洋里倘徉、欣赏。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用悠然的心与作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后,产生来自心灵的独到见解。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你的生命、你的灵魂与作者碰撞、对话,你在文本阅读中脱胎换骨,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将成为一个新的自我!二是作为教师去读文本。带着教学的目标去潜心会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①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②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脉了然于心;③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④深入揣摩编者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三是作为一名学生去读文本。①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②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③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④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这就是我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肤浅体会。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