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论文-控制设计】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刘贤兴,吴建中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刊名:电气应用英文刊名:ELECTROTECHNICALAPPLICATION年,卷(期):2009,28(7)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胡骅.宋慧电动汽车20062.苏奎峰.吕强.耿庆锋TMS320LF2812原理与开发20053.TI公司TPS767D301TPS767D318TPS767D325dualoutputlow-dropoutvoltageregulators20074.王明海线性光偶HCNR200/201的原理与电路设计2007(8)5.吴永凤.王红蕾.王俊波CAN总线接口芯片PCA82C250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陈洁平.王耀南.徐华.王辉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系统-控制工程2003,10(6)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长丰集团CFA6470HEV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快速运算能力及强外围功能,实现了基于DSP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测试结果表明,CFA6470HEV在混合模式(HEV)下的油耗、最高车速、加速性能均优于燃油模式(ICE),而它运行在燃油模式下即等价于CFA6470G.另外,若能将发动机的出力纳入控制,有望进一步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2.期刊论文张凯宾基于DSP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CAN网络设计-城市车辆2009(1)本文对CAN总线网络通讯做了简要介绍,在分析了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CAN网络应用于SHEV,完成了SHEV动力系统CAN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针对cAN节点做了基于DSP的软硬件设计.3.学位论文潘振国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管理系统200821世纪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以其排放低,噪声低等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作为发展电动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的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BMS),是电动车商品化,实用化的关键。本文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深入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提出了镍氢电池剩余容量的估计方法。分析了镍氢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充放电特性以及影响蓄电池SOC(stateofcharge)剩余容量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从多个方面对目前各种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看出,镍氢蓄电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电动汽车动力源。研究了镍氢蓄电池SOC的几种预测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由于镍氢蓄电池的容量与蓄电池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电池的温度和电池的寿命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很难用传统单一的方法估计镍氢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本文提出了将开路电压法、卡尔曼滤波法以及安时法相结合的SOC估计方法。介绍了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平台,采用TMS320LF2407A作为微控制器,完成数据采样、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通讯及相关隔离电路的开发设计。实现了对电池组整体电压、单体电压、温度和电流参数的采集,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本文所介绍的蓄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可靠,经济,经实践检验SOC(stateofcharge)剩余容量的估计比较准确。4.学位论文陈礼敏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准绿色”的混合动力型汽车登上了历史舞台。混合动力汽车既克服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短、价格昂贵等缺点,又有利于大幅度减少汽油消耗,合理利用电能,调整能源结构,为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和解决一次能源的短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围绕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一下几个部分:首先,分析几种常用的电机系统并结合作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的要求,指出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的优势。其次,根据永磁同步电机常用的控制方法和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的限制因素以及对大转矩的需求,确定在电机低速工作时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高速工作时采用弱磁控制策略,并给给出了这两种控制方式下电流与转矩的关系公式。提出最大功率弱磁控制策略并给出永磁同步电机在全速范围内的电流控制策略。最后,对电机控制方法进行了Matlab/Silnulink的初步仿真,得出了该控制方式下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和转矩特性曲线。最后还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实现形式,给出了具体的实际的调试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本控制系统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5.期刊论文杨立勇.王明渝.刘和平DSP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电气传动2005,35(1)根据混合动力汽车频繁起动、能量回馈、加速助力以及高效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PTMS320LF2407的混和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于DSPTMS320LF2407内部集成了丰富的外围功能模块,系统在满足混和动力汽车性能要求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在简要介绍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其波形.6.学位论文施凯汽车用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助力/发电一体化DSP控制系统的研究2005开关磁阻电机因其独特的构造而具备不同于其它电机的优越性能,将开关磁阻电机应用于车用ISAD系统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的ISAD系统,该系统采用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以TMS320F240型DSP和EPM7128S型CPLD构成数字控制器,可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起动、助力、发电等一体化功能。本文概述了开关磁阻电机和混合动力汽车ISAD系统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相电流解析及其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本文采用的12/10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完成了整个ISAD系统的实验平台(包括功率变换器、软硬件控制器以及位置、电流、电压信号检测电路等)的构建,编制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并利用两台12/10结构SR机组(一个用作起动助力,一个用作发电运行)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实验,给出了试验数据和波形以及分析结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新型的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的ISAD系统是切实可行的。7.期刊论文毛六平.王耀南.MAOLiu-ping.WANGYao-nan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8(2)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体系的特点及能源总成控制的目标,研究和开发了一种基于DSP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能源总成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进行能源分配,实际运行效果很好,达到了提高整车能源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的目的.8.期刊论文赵新会.黄健安.游林儒.乔飞.ZHAOXin-hui.HUANGJian-an.YOULin-ru.QiaoFei基于TMS320LF2407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机械与电子2005(2)分析了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基于TMS320LF2407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电路,包括电源、JTAG口、看门狗、A/D、D/A和CAN总线等各部分电路的设计思想;诠释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与编程,进一步说明其可行性.9.学位论文吴建中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2008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机作为动力源,成为解决排污和能源问题最具现实意义的途径之一,集成一体化起动/发电机(ISG)技术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的先进技术之一,也是当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论文以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和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串联式、并联式以及混联式混和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构型的优缺点,介绍了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各总成选型分析,选择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部件,接着根据性能指标,确定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部件参数匹配。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作为HEV控制系统的关键,主要负责对行驶需求功率的合理分配,保证HEV高效运行,使发动机燃油消耗和排放达到最优。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采用了TMS320F2812芯片,由于它功能强大,I/O资源丰富,并且支持广泛用于汽车电控的CAN通讯,因此,非常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控制。本文研究了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以TMS320F2812型DSP为核心,组建了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在充分利用DSP内部模块的基础上对它的外部总线进行扩展。并设计了电源模块、A/O模块、IO模块、CAN总线模块和串口通讯模块。在模块化设计方式基础上建立了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为了证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DSP总成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在MATIAB/Simulink环境下,以hdvisor为仿真平台,依据系统的结构、控制策略,对相关模块进行修改,建立了ISG型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的仿真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在Advisor仿真软件中输人仿真参数,设置仿真性能,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一些重要性能曲线的仿真结果。与同样参数设置的传统燃油汽车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油耗和排放都得到了很好的降低。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09年10月29日
本文标题:【论文-控制设计】基于DSP的混合动力汽车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