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心理学资料第一课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个体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3.意识和无意识:意识:能够自我觉知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无意识:自发地或不能觉知的心理和行为现象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分辨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为有意识的行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心理现象。4.心理学研究任务: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5.心理学的领域和分支生理—心理学: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动物心理学:从无意识到意识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现象的机制、发展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现象的机制、发展和运用6.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法:测验的信度、效度和标准化个案法7.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①科学心理学诞生构造心理学:内省、心理元素机能主义:意识的适应性机能精神分析:临床法、人性恶、无意识现行为主义:实证方法、行为、刺激—反应格式塔学派:现象学方法、1+12人本主义:人性善、自我实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现状:内部派系融合;吸收其他学科新技术新突破;拓展应用领域8.科学的心理观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高级机能:动物演化的进程;个体发展史;现代医学研究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人的心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第二课认知心理一.注意1.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2.注意的特征选择性:从诸多对象中选择少量的对象加以注意集中性:将注意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一直维持到活动结束3.注意的清晰程度:注意的中心;注意的边缘;注意范围之外注意的外部表现:无关动作停止;朝向反应4.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又称不随意注意,不易疲劳)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意识的清晰性相对较差※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对比;活动;新奇性活动者的特征:兴趣和需要;情绪;经验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又称随意注意,易疲劳)可完全由人自主控制;有预定的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活动效率高※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活动的组织特点注意者的特点:对活动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个体的知识经验;个体的人格特征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又称随意后注意,不易疲劳)对活动高度迷恋;活动或动作高度熟练和自动化,活动效率最高※影响有意后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的迷恋程度5.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选择性注意):同一时间注意到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注意稳定在同一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的转移: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从该关注的对象上转移到不该关注的对象上.注意的分配(分配性注意):注意同时能指向多个对象的能力6.大学生注意的特点:随意注意得到充分发展,注意品质有了新的提高7.注意力的培养:良好注意习惯;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广泛稳定的学习兴趣;锻炼意志、抵抗干扰;防止疲劳8.注意规律的应用合理安排集中学习的时间合理设置活动的组织形式科学配置不同的活动健康用脑注意品质的锻炼二.记忆1.记忆的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2.记忆的种类按照记忆的目的性:无意记忆,有意记忆按照保持时间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按照记忆内容划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3.记忆环节:识记(编码);保持(遗忘);再认和再现(提取)影响识记环节的因素:识记的任务和目的: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识记的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识记材料和性质: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识记材料的数量:集中识记和分散识记影响保持环节的因素自然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材料的性质:形象性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情绪:动机性遗忘记忆的重构影响提取环节的因素线索提示(记忆术):谐音法;地点法;口诀法;故事法;数字法背景因素4.遗忘的原因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的原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记忆的线索5.有效记忆的策略——识记的策略:明确的识记目标,意义识记,多通道协同识,记忆术的运用: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有效记忆的策略——保持(复习)的策略:复述:维持性复述、选择性复述、概述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适度的超额学习,复习方式多样化有效记忆的方法——提取的策略:联想,推理,再认,注意转移,情绪放松,背景提示6.记忆的品质敏捷性:识记的速度迅速持久性:保持的时间长久精确性:记忆的内容准确精细准备性:提取的速度和正确性高7.记忆的发展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记忆策略的发展:16、17岁是记忆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对形象材料和抽象材料的记忆都高度发达,并能够主动运用一些记忆策略8.记忆力的培养:优化影响记忆的生理因素;以良好的心态进行记忆;组织有效的复习;利用外部记忆手段9.记忆规律的应用以易于记忆的形式展现知识加强知识的概括和组织运用多重方式呈现重点教会学生正确的记忆策略和方法三.想象与思维1.表象:人脑中主观形象2.想象的概念:人们在头脑中加工原有表象成为新形象的过程。3.想象的功能:超前认识功能;创造性思维的组成要素;人们相互理解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心理调控的工具4.想象的种类:按照有无预定目的划分: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按照想象内容划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空想,理想5.幻想:指向未来的想象6.影响再造想象的因素:文字材料或图示的准确程度文字材料或图示的生动详细程度想象者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素材想象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创造动机的强度创造目的的清晰性创造者的创造想象力创造想象的策略和技巧7.想象的手法: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8.灵感的激发:逼发,梦发,启发,思发9.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想象任务与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幻想,积极实现自己的理想10.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实践鼓励和激发想象活动参与学习丰富活泼的直观教学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和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合理运用11.思维的概念:对客观现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12.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创造性13.思维的种类按照思维的中介物的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辨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的过程的清晰程度: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按照思维的方向: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集中思维按照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敏锐性,首创性,新颖性,独特性,社会价值性14.问题解决中的思维问题:尚未被人们解决的认知任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问题、表征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5.问题解决中的常用策略:算法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工作法1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景因素:问题的表征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问题的具体性心理因素: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强度,情绪17.思维的品质:深刻性,广泛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18.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辨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善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做解决问题的练习、参加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19.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多角度思考基本解决问题技能的强化训练允许合理的大胆猜测发掘实践机会四.感知觉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肌体觉、肌动觉、平衡觉3.感觉的规律:感受性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常用感觉阈限来量化反映。感觉的阈限:人感受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变化的刺激物的强度的临界值绝对感觉阈限:上限、下限差别感受阈限:各感官的绝对感觉阈限(下限)视觉:漆黑的夜晚,30英里外一支烛光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远手表滴答声嗅觉:1/100000毫克人造麝香/公升空气味觉:两加仑水中放入的一匙白糖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脸上的一只苍蝇翅4.感觉规律:适应感觉的适应:感官的感受性随着适宜刺激作用时间的延续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一般是感受性下降,少数是感受性提高。视觉的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听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温度觉的适应:痛觉的适应:5.感觉的规律: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内的相互作用:感觉的对比,感觉的融合,感觉的后象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感觉的掩蔽,联觉,感觉的代偿※感觉的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6.知觉的概念:【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当前刺激的整体特征的反映7.知觉的种类按正确与否划分:正确的知觉,错误的知觉(错觉)按照感官划分: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按照对象划分: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对物的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8.知觉的特征整体性:知觉总是从总体上反映客观对象--接近、相似、闭合、连续、良好图形、主观轮廓、整体优先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知觉的背景--双关图、理解性:知觉过程中动用过去经验去理解--情景线索和经验、言语提示和命名、恒常性:知觉结果不随外在条件变化而变化--大小恒常、颜色恒常、明度恒常、形状恒常9.错觉——错误的知觉(错觉与幻觉)错觉种种:视错觉;听错觉;运动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10.观察和观察能力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某一事物或对象的认知活动观察能力的品质:敏锐性:自觉性:精确性11.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最先发展最早具备的认知活动。半岁左右的婴儿已经具备出所有种类的感知觉。幼儿开始有了有意识的观察活动,形成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幼儿期之后观察能力的自觉性、精确性、敏锐性和概括性逐步提高。12.观察能力的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观察兴趣提出具体的观察方法、制定观察计划引导学生记录和整理观察过程和结果加强观察训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会观察1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知识组织: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教学组织:感官协调、观察指导、教学悬念五.智力与创造力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特性心理特征。是胜任某一工作或完成某一任务的心理条件。分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2.能力的种类特殊能力:只影响某些活动的效率,而不是另一些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一般能力(智力):影响所有活动的效率的能力。其核心是个体的综合认知能力,既智力。液态智力: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较少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晶态智力:获得语言和数学知识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文化经验获得,取决于后天的学习。模仿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并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3.能力的结构:、语文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4.能力测验: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5.智力年龄:用年龄指标来表示个体智力水平智力商数(IQ):使用智力年龄作为指标时,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智力水平比较起来结果很难客观,因此后来采用智力商数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比例智商(斯坦福-比耐量表)和离差智商(韦克斯勒智力量表)6.能力发展与个别差异:能力分布的差异能力发展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
本文标题:《心理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