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3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2、领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关注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从小到大有多少老师教过我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可是要把这种难忘表现出来还真不知从何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叙写得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投影:《我的老师》是作者为《教师报》而作,写于1956年9月29日。1959年收入魏巍的散文集《春天漫笔》,后又收入《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作者在原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小学的三位老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及严厉粗暴的宋老师,抒写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对柴老师、宋老师的畏惧。文章还特别点出,对于作者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蔡老师有着十分“有益的影响”。)(请同学们欣赏教参配套光盘素材中的电视散文《我的老师》。)二、分组交流、合作探究问题预设(按照课前自读预习要求,分组提问)。1、从文章的题目和体裁来看,你有什么问题?(1)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后口头表述,表述的时候看学生是否能体现出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表现的内容等。明确:①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我/有一次/教室/她的教鞭……/大伙笑了/表现温柔、慈爱)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我们/课外/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里/她女友家/认识了蜂王……/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④老师教我们读诗。(还记得,还能背。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⑤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写字的时候/都急于模仿/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⑥老师排除小纠纷。(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⑦梦里寻师。(我、母亲、老师/一个夏季的夜晚/我家当屋/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夜里我起身找老师/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说明: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2)在记叙的要素方面体现了怎样的特点?明确:灵活地交代记叙要素。本文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跟老师相处的七件小事,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时间和空间多次转换。文章在交代记叙要素的时候,根据情况需要,作了灵活的处理。比如,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交代,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小学时候”这一总的时间,而具体写几件小事时,又有直接交代时间或地点的,如“在课外的时候”、“在假日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写字的时候”、“在一个夏季的夜里”等等;有的则作间接的交代,如写老师假装发怒一事,时间(上课时)和地点(教室里)这两个要素,是通过老师手中有“教鞭”,“我”手中有“石板”,“大伙笑了”等描写,间接地表示出来的,不需要交代读者也能明白的,就省略,如蔡老师教“我们”读诗,就不再写明时间、地点。2、从人物的形象来看,你有什么问题?(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2)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述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是怎样的?明确: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3)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明确: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4)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5)本文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明确:一是通过合理的选材。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主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二是通过传神、细腻的描写。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3、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你有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1)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明确: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两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3)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4)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5)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明确: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4、从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来看,你有什么问题?(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刻画了一位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心”的教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钦佩崇敬的怀念之情。(2)平常的主题为什么可以写得不平常?明确:选材的角度巧妙。在儿童和老师生活过程中可写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凡是有学校生活经历的人都了解上课下课、听课写作业、补课家访等,对这些尽人皆知的材料,作者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要换个角度写。作品中描写的片断,统统是儿童记忆中最深的痕迹,是儿童生活和心理的真实写照。5、从文章的语言来看,你有什么问题?(1)第二小节中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明确:写出老师的心灵美和外貌美。(2)第三小节哪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是假装打“我”?明确: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3)“狡猾”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明确:贬义褒用,写出了“我”的机灵与调皮。(4)第七小节中说是她教“我们”读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接近文学”与“爱好文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明确:影响深远,从“我”到现在仍能背诗可见。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能喜爱。(5)第八小节中说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就围了上去”、“默默地看”、“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明确: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6)第十段开头说,“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前头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我的心灵”?明确:值得。在老师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影响深刻。“我”对老师的感情也加深了。“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我的心灵”。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
本文标题:《我的老师》教学设计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