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指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2、水分临界期: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3、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是指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4、三重反应:用乙烯处理植物幼苗后,出现的抑制伸长生长、促进茎增粗、促进茎横向生长的现象称为三重反应。5、末端氧化酶: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H+或e-传递给O2,从而形成H20或H2O2的氧化酶。6、临界日长:临界日长是指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长度或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7、临界夜长:临界夜长是指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8、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植物受无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9、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外界单方向刺激产生的生长性运动。10、向光性:向光性是指植物向光照入射方向弯曲的反应。1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含量制约植物的代谢强度。12、束缚水:束缚水是指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13、溶液培养法:又名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14、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15、同化能力: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CO2的同化,因此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同化能力。16、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的外界光照强度。17、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这个数值称为光饱和点。18、CO2补偿点:CO2补偿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与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19、韧皮部装载:韧皮部装载是指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20、水分代谢:水分代谢是指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21、量子产额:量子产额是指吸收一个光量子所能引起的O2释放数或CO2还原数。22、蒸腾比率:蒸腾比率是指植物蒸腾1Kg水所能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23、双光增益效应:在远红光条件下,补充红光,量子产额大于单一波长光照的总和,将这种两种波长的光协调作用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该效应暗示光合作用有两个光化学反应接力进行。24、希尔反应:希尔反应是指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释放氧气并还原电子受体的反应。25、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而细胞外信号称为第一信使。26、抗氰呼吸:抗氰呼吸是指氰化物存在时仍表现的呼吸。27、次生物质:又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指糖类、脂类、核酸、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次生代谢衍生物。28、光抑制:光抑制是指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强度时,光合作用下降的现象。29、午休现象:午休现象是指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的现象。30、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值。31、活性氧:活性氧是化学性质活跃,氧化能力极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32、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是指白天与黑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3、光周期诱导: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处理导致植物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在光周期诱导后,即使处于非诱导光周期中,植物依然能够开花。34、光合链:光合链是指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由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组成的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链。35、呼吸骤变: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作用先降低,然后急剧升高,最后又下降。将呼吸作用急剧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骤变。36、代谢源:代谢源是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到其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37、休眠:成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休眠。38、呼吸商:呼吸商是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CO2量与所吸收的O2量的比值。39、内聚力学说:内聚力学说是解释植物体内水分向上运输时水柱连续不断的原因的学说。主要观点是植物体内水分向上运输时水柱连续不断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大于水柱的张力。40、原初反应:光合作用的早期事件,其内容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最初转换。41、抗性锻炼:抗性锻炼是指为提高生物的耐寒性、耐冻性而进行的处理。42、能荷:能荷是指ATP及ATP的等效物占总腺苷酸库的摩尔分数。43、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是指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44、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自己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的,低浓度即有显著生理效应的有机物。45、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以及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46、植物生长抑制剂:植物生长抑制剂是能够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使植物丧失顶端优势,造成植株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化学试剂。47、棚田效应:棚田效应是指离体绿豆根尖在红光诱导下膜产生少量正电荷,所以能黏附在带负电荷的玻璃表面,而远红光下这种黏附逆转的现象。48、矿质元素:干物质充分燃烧后,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或矿质元素。49、矿质营养: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50、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但需要量极少的元素。51、共质体: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将细胞相连,构成相互联系的原生质体整体,该整体称为共质体。52、植物激素受体:植物激素受体是指能特异性识别激素,并能与激素可逆性高度结合,进而引起特定效应的物质。53、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是指氧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谢和糖酵解产物积累的现象。54、细胞全能性:植株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植株的一套完整基因组,因而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细胞全能性。55、长日植物:长日植物是指只有在大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56、层积处理: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方法,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并置于1~10℃的温度条件下,经1~3个月就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57、反应中心色素:反应中心色素是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既能吸收光能又能转化光能的一类色素。主要是少部分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58、诱导酶:诱导酶又名适应酶,是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但如果将水稻幼苗在硝酸盐溶液中培养,水稻幼苗体内即可生成硝酸还原酶。59、水势: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60、渗透势:又名溶质势,是指细胞内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下降的数值,纯水的渗透势为0,溶液的渗透势为负值。61、压力势: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压力,引起细胞壁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力,这种力称为压力势。62、衬质势:衬质势是指由于衬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63、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64、生理干旱:生理干旱是指土温过低或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等原因阻碍根系吸水,从而造成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65、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培养基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66、程序性细胞死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67、根压:根压是指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68、生理酸性盐:对于(NH4)2SO4一类盐,根系吸收NH4+多于和快于SO42-,使得溶液中留存许多SO42-的同时,积累大量H+,导致溶液变酸,故这类盐称为生理酸性盐。69、光敏色素:光敏色素是一种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蛋白。光敏色素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生长发育。70、生物钟:生物钟是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71、协调最适温度:使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称为生理最适温度。使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称为协调最适温度。协调最适温度比生理最适温度低。72、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技术是使用微电极从一小片细胞膜上获取电子信息,测量通过细胞膜的离子电流的技术。73、蚜虫吻针法:蚜虫吻针法是利用蚜虫针吸型口器-吻针获得筛管汁液的技术。74、钙调素:钙调素是一种耐热的球蛋白,活化的钙调素参与调节酶的活性。75、质外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由细胞壁、细胞间隙、胞间层以及导管空腔所组成的质外体的途径。76、共质体途径: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途径。77、乙烯自我抑制:乙烯自我抑制是指乙烯自身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现象。78、极性:极性是指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不同的轴面上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的现象。79、生长大周期:植物体或其器官早期生长慢,然后加快,最后又变慢。将此变化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80、渗透调节:各种逆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在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和甜茶碱等有机物,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使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环境,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调节。
本文标题:《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