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PP与涂料的手工应用及技法
PP与涂料的手工应用及技法PP(马骝)与涂料的手工应用及技法周兰亭马骝之所以叫PP,源于高锰酸钾的英文名称PotassiumPermanganate。PP在广东一带也叫马骝,比如喷PP叫喷马骝,手扫PP叫做手扫马骝,马骝一词源于香港。因为几十年前,牛仔装受到全球年轻人的狂热追捧,可当时的香港还有很多年级较大的人在穿着上比较保守,不太能接受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牛仔形象。加上当时各项生产技术也不像今天这么成熟,穿在身上后肘位、后臀位、膝位的PP效果红红的,白度不够。虽然新奇,但在保守人士的眼里就像猴屁股一样的怪异。因为粤语把猴子叫做马骝,所以也就顺理成章的把当时穿有PP效果牛仔服装的人叫做马骝了。在中国,香港是最先开始生产、销售牛仔服装的地区,于是港人也开始把PP工艺叫做马骝工艺。随着港资牛仔厂在内地的发展壮大,马骝一词很快就随着PP工艺而在大陆业内普及了,以至于工厂就把喷PP或手扫PP直接叫做喷马骝或手扫马骝了。今天,牛仔后整理工艺日趋成熟,外观越来越新潮和多样化,虽然牛仔服装对于正式社交场合依然是禁忌,但却快速的跻身于时尚前沿,所以不再会有人认为穿牛仔服装的人就像猴子(马骝)一样了。而马骝一词不但没有随着观念的改变而淘汰,反倒随着港商在内地影响力的增加而越传越广了。PP效果以前较多应用于牛仔服装,今天在休闲衬衫、T-Shirt及各类针织、梭织外套、裤子上都有较为多样化的应用。由于针、梭织服装喷PP后,衬身颜色(染料)会因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作用而褪色,从而产生由钱到深的自然渐变效果,好像太阳晒过而褪色一样,所以也有人把针、梭织休闲装的喷PP叫做太阳洗(Sunbleach/Sunwash).高锰酸钾(PP)是一种强氧化剂,有毒,不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外观为固体,呈深紫色结晶体,所以又叫做紫盐。吸入会引起呼吸系统不适或过敏,所以使用时需要正确佩戴防毒面具、手套、围裙、眼罩等防护用品。牛仔面料是由本白和靛蓝两种颜色的纱线交织而成,且通常使用靛蓝或硫化染料浆纱,高锰酸钾可以完全氧化这两种染料,所以牛仔服装喷PP位置往往白度比较好。但普通针、梭织服装的面料都是用活性染料染色,而高锰酸钾对活性染料氧化不彻底,所以喷PP位置易发黄或发红,外观效果很不自然。如果在配置好的高锰酸钾溶液里加入适量的磷酸,即能让高锰酸钾的力度加强,又会让喷PP部位颜色偏白,效果更加自然、好看。但要注意,据兰亭试验,部分颜色加入磷酸较多时,会引起反应不稳定,易花。高锰酸钾是有毒物质,国家标准和国际相关标准里都严格规定不可有任何相关残留物在衣服上,所以喷PP或手扫PP后需要把衣身上残留的高锰酸钾洗净。洗净是需要用草酸或者焦亚硫酸钠来中和,让高锰与焦亚或草酸发生化学反应而达到清除的目的,中和前衣服要自然晾干。实验:往量杯里加入100毫升水,然后放入2克高锰酸钾,这时杯里的水马上变成紫红色,这时再往里加入0.2克焦亚硫酸钠,用手轻轻摇荡后,杯里的水红开始消退,慢慢变得清澈透明。往量杯里加入100毫升水,然后放入2克高锰酸钾,这时杯里的水马上变成了紫红色,这时再往里加入0.2克草酸,用手轻轻摇荡后,杯里的水颜色没有变化,再把杯子里的水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杯里的水红色开始消褪,到60度时杯里的水红色消褪的速度变快,慢慢变得清澈透明。试验结果,喷PP或手扫PP后用焦亚硫酸钠中和,其效果与速度优于草酸。草酸中和后不但衣服色光会偏黄,而且需要升温,高锰酸钾在高温时会异常活跃,易玷污衣身。PP(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5g/L至120g/L,视布种及PP效果调制,视需要也可适量加入磷酸。5g/L高锰酸钾:将5克高锰酸钾加入一升水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备用。60g/L高锰酸钾、25g/L磷酸:量一升水加入容器中,称量60克高锰酸钾加入到水里,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最后再称量25克磷酸,加入搅拌好的高锰酸钾溶液里,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备用。喷PP:将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用高压枪喷在织物上,要把枪的风速调好,喷出去要呈薄雾状,不可太浓,喷时手势均匀,枪口离衣服保持一定距离,太近易色花,忽远忽近也容易花,造成褪色不均匀。要用充气模型把衣服完全撑开,平整无褶皱,否则会花或褪色不均匀。休闲服转的喷PP位置,通常是从上身开始由重到轻,呈渐变效果,或喷特定的几个位置,如袖口、肘位、领围、夹围、臀位、前腿位,或沿骨位、沿边喷。牛仔通常喷前腿位、后坐位、左右胸侧、前后过肩、左右背侧或袋位。也有一些花式喷法,按裤子尺码,用薄透明胶板做模板,在胶模板上镂空雕花,然后把模板盖在衣服上,固定好后再喷,镂空雕花位喷后就会氧化褪色出现图案效果。手扫PP:用毛刷把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轻轻刷在织物上,由于刷子的毛稀密不一致,就会出现一条一条的直条漂浅效果,可横刷、直刷、斜刷或刷局部。手擦PP:用毛巾或布片,把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擦在织物特定的位置或整件都刷,以达到局部或整件特重的漂白效果。抹PP:把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均匀的涂抹在干净的不锈钢台面上,然后把衣服用手随意抓皱,然后在台面上反复抹几次,晾干,用焦亚硫酸钠中和,以达到织物自然而不规则的漂浅图案效果。炒PP(又叫酸洗、炒雪花):可用石头,也可以用胶球做,用胶球即可用高锰酸钾也可用漂水,更可以像扎染一样,把衣服用绳子捆扎出特殊的图案后再炒PP,炒出特别深浅的图案对比效果。1、将浮石用配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取出晾干,然后装入滚筒洗衣机内,再加入衣服,行机干炒,时间长短和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视客人对样办的要求而定,以达到如雪花般自然的漂浅纹理效果。2、将泡沫球装入滚筒洗衣机,用量距机门1/3处,边转机边用洒水喷枪喷入配制好的漂水液或高锰酸钾溶液,第一次使用时最少要转机二十四小时,以让所有泡沫球均匀的吸附上漂水液或高锰酸钾溶液。转匀后加入需要炒PP的衣物(数量不可太多,以免转不匀),以达到非常明显的骨位效果或面色浅底色深的特殊对比效果,也可以把很深的颜色炒到布面发白,而布底却保持原来的深色,然后再去套上一些其它的浅色,面色和底色做到两个完全不同颜色的特别效果。备注:仅用泡沫胶球炒PP才能用漂水液,但浸过漂水液的泡沫胶球,不可再用于高锰酸钾液炒PP,必须分开使用。绳擦:用棉绳浸上适量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在衣服不规则的位置轻轻抽打,以达到特殊的自然弯曲的线条漂浅效果。蜡漂:将熔化好的蜂蜡、石蜡均匀地刮涂在衫身表面,待其完全凝固后用手或木板轻轻拍打,让凝固于布面的蜡屋自然碎裂,然后把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适量,均匀地涂在表面,让高锰酸钾液沿着蜡层裂缝自然浸入布料,然后自然晾干。中和并除去残留蜡后,衣身上便有了自然碎裂纹般的漂浅效果。滴漂:用细毛笔(也可以用滴管)蘸上适量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用手轻轻抖动,让笔毛上的高锰酸钾溶液一滴一滴地自然滴落在衫身上,以达到自然的圆点漂浅效果。扎漂:用特殊夹具,或用绳子把衣服捆扎出图案,或不规则的自然褶皱效果,然后浸入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以漂出特殊深浅对比的图案效果或不规则的云纹效果。喷PP常碰到的一些情况:为什么衫身会花掉?可能喷PP时手势不对,距离没把握好。可能充气模型和衣服的尺码、造型不符,导致充气模型无法把衣服完全撑开并平服。可能充气模型漏气。可能喷完PP后,从充气模型上取衣服下来时,手法不对导致衣服喷得重的位置,擦到喷得浅或不需要喷PP的位置了。可能是从充气模型上取衣服下来时,手误抓到还没有干的PP位置上了。可能充气模型不干净,去衣服时擦在充气模型上了。可能是挂衣架晾干时擦到别的衣服上了。可能是因为加入磷酸过量,引起不稳定反应。可能是还没有完全自然晾干就放入洗衣机中和。喷PP时,如果衫身上有鸡眼(气眼)、金属拉链或其它任何金属装饰配件,一定要先用胶纸盖住,因为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会引起金属氧化锈蚀,金属或金属的电镀层氧化后产生的液体会严重腐蚀掉衣服的颜色,导致衣服损毁。PP程序(非牛仔):第一步:枧粉1g/L,85℃行机10分钟,以去除面料整理时残留的助剂等,以免影响PP效果。第二步:过水三次。第三步:脱水抛干。第四步:配制PP溶液。第五步:喷PP,按样办或图片位置、效果(或擦或刷或炒)。第六步:自然晾干。第七步:中和:2g/L焦亚硫酸钠,加入衣服室温下行机10分钟(注意:漂水炒PP后用大苏打中和,而不是用焦亚硫酸钠)。第八步:用枧粉彻底去除PP残留物:1g/L枧粉,60℃行机5分钟。第九步:过清水三次。第十步:按样办要求加入软剂过软,以达到柔软手感。第十一步:脱水抛干,完成。由于白色或浅色(浅灰/浅粉)本身不含或含有较少的染料,所以喷PP后没有氧化效果或氧化效果不明显,但客人又希望要有类似PP的效果,所以就要用喷涂料的方法来代替了。喷涂料准确地说应该叫喷染(Spraydye),但由于可以产生类似于PP的外观效果,所以不少人还是习惯将其称为喷PP。涂料液的配制(以土黄色为例,Huntsman的涂料):黄KR:10.4g红KB:0.8g兰K3G:1.52g固浆:50g将以上的涂料加入量好的1升水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要先喷在或涂在大货布片上,测试颜色是否准确。大货时最好按大货整张单数量计算好用量,一次调好,以免分开调导致每次调出来的有轻微色差。涂料应用技法与PP大部分相同,如喷、刷、扫、滴、洒、擦、绳擦等。这里主要是手工方面的应用技巧,所以就不介绍涂料染色了(涂料染色又叫碧纹染,碧纹染音译于涂料的英文Pigment)。喷涂料:除了用有色彩的涂料液外,还可以喷白浆,白浆也是涂料,手法、技巧、效果类似于喷PP。刷涂料:用毛刷把配制好的涂料液刷于衫身,形成自然而不规则的斑纹。扫涂料:用毛巾或布片蘸上配制好的涂料液,扫或点在服装不规则的位置上,如一些牛仔服装上的黄色斑点,好像是黄色茶斑一样,所以又叫Teastain。洒涂料:用毛笔将配制好的涂料液洒于衫身表面,以形成不规则大小、轻重、位置的涂料斑点,针织服装多洒白浆,牛仔服装有洒白浆也有洒彩色涂料点的。滴涂料:用滴管或毛笔,将配制好的涂料液滴在服装上,形成不规则的大小、位置。擦涂料:将配制好的涂料液均匀的涂抹在干净台面上,然后把衣服自然抓皱,在台面上反复擦拭,以达到不规则的斑纹染色效果。绳擦:把棉绳上浸上适量配制好的涂料液,然后在服装上轻轻抽打,让其自然着色并扩散,形成不规则的线状染色效果。涂料手工处理后,需要高温过焗炉固色(150℃、10分钟),否则色牢度不佳。
本文标题:PP与涂料的手工应用及技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2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