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主要计算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结构材料信息:钢砼结构混凝土容重(kN/m3):Gc=26.00~28.50与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建筑装修要求相关:●宜用于墙、柱、梁的自重计算;板自重宜按面荷载输入,程序计算值偏大。●装修面层一般按砂浆粉刷层折算混凝土容重,砂浆厚度习惯取20mm(每一侧)。●对于大量构件表面贴面砖的情况,应按实折算混凝土容重,或局部按静荷载输入。水平力的夹角(Degree):ARF=0.00~90.00(-90.00)度●地震作用:应为结构布置的某一主轴方向。主轴方向非最大地震力方向,与建筑体形、结构布置、重力荷载分布有关。●风荷载:一般应为结构布置的某一主轴方向。当无抗震设计时,还应计算最大风荷载作用方向的影响;其主要与建筑平面体形布置有关,如“L”形、“T”形、“Y”形平面等。两者最大作用方向或角度可能不同,宜以控制工况的方向角为优先选择;应结合地震作用最大方向和附加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输入灵和控制。地下室层数:MBASE=1竖向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竖向荷载●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一般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叠合楼板、预制墙板、预制梁柱等。●模拟施工加荷的计算对于加荷层数调整:转换层、大跨连层刚架、连层桁架、连层悬挑等。●模拟施工1在层数不多或楼面预制板后安装的情况下,计算精度也可满足工程要求;●模拟施工2一般工程可不选择,或者谨慎使用。原本是为了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更符合过去手算的经验而设置,其考虑了不均匀地基沉降对墙柱竖向轴向变形差异的弱化和施工过程的平层效应。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抗规3.1.2条允许6度时的一般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不是不准进行计算,对有具体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工程设计应选择楼层剪力差方法。其以振型组合的竖向构件剪力相加得到层剪力,再以相邻层剪力差为各层的地震水平荷载,计算水平位移,得到各层位移比。●这样得到的位移与振型组合法直接计算得到的位移数值不同。结构类别:框架-剪力墙结构:PKPM结构类别共15个选项。但混凝土排架结构不在其中。裙房层数:MANNEX=0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0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3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1.00建议值:可保证精度,但运算时间会长。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_S≤1.00建议值:可保证精度,但运算时间会长。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是:现浇结构的梁板、现浇叠合层板与现浇梁;否:预制板楼面、预制板+现浇层楼面、压型钢板楼面。墙元网格:侧向出口结点:侧向出口结点自由度在总控制方程中,计算精度略高,但耗时较多。侧向内部结点:可将剪力墙侧自由度预先消去;当采用细分模型时选择此项可提高分析效率。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整体计算结果:周期比、位移比应选;对于层刚度、层强度、变形、剪质比、稳定、倾覆力矩、层弯矩、层剪力等应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判断。否:有弹性楼板假定时,计算结构指标及构件配筋;因考虑了楼板的变形影响,内力更接近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工程情况有:较大板洞、局部通高、错层、弹性板等。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一般情况均宜选择。否:可用于计算内力配筋,但宜少选择!因大多情况符合刚性楼板假定,当不符合刚性楼板假定(如:开大洞、板柱结构、错层结构等)及进行抗震设计时方宜选择。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是墙梁——按照开洞剪力墙输入形成的梁,实为连梁。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否:结构水平刚度计算值相对“是”可能会增大;地震作用的层变形是否减小与周期有关,主要是地震力的变化大小影响。是:一般情况下宜选择。避免人为的将结构刚度计算增大(注意墙肢平面外刚度一般不考虑)。相关规范要求:●«抗规»6.2.13-3条:抗震墙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作用。●«抗规»2010版中并未给出端部翼墙(有效翼缘)的取值要求。在2001版中规定:每侧由墙面算起可取相邻抗震墙净间距的一半、至门窗洞口的墙长及抗震墙总高度的15%三者的最小值。可以理解为:软件“有效翼缘”的取值●«混凝土规范»9.4.3条:…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说明刚度计算的截面与强度计算的截面尺寸可能不同。结构所在地区:全国风荷载信息..........................................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WO=0.35一般可输入基本风压,用于计算水平位移。●对于有周围地形或高层建筑等影响时,应进行基本风压的修正。●基本风压的修正与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概念不同,前者用于变形计算,后者用于承载力。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WOC=0.25应符合«高规»3.7.6条要求: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风压为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一般非超高层建筑可不计算。地面粗糙程度:C类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Tx=2.31计算周期宜反填写,且应乘以折减系数。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Ty=2.55计算周期宜反填写。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是: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应考虑。否:多层建筑一般不考虑顺风向风振影响。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WDAMP=5.00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WDAMPC=2.00可采用结构的计算阻尼比或较小值。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否:横风向风振计算可用于复杂体形或超高层结构。一般工程不计算。是否计算扭转风振:是:风振扭转振动明显的、体形或结构特别不规则的。否:一般工程不计算。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WENL=1.10«高规»4.2.2条规定(强条):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应考虑,小于60米时设计人员根据工程情况判断确定。多层建筑一般不考虑放大系数。结构底层底部距离自然地面高度(米):DBOT=10.65???体形变化分段数:MPART=1各段最高层号:NSTI=32各段体形系数(X):USIX=1.30各段体形系数(Y):USIY=1.30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USB=0.50考虑多塔时风压在相互遮挡面的降低。遮挡面应在计算中定义,遮挡面的风荷载取值在常用迎风面的风压数值中以此系数进行扣减。地震信息............................................结构规则性信息:规则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SRSS非耦联:柔性楼盖结构、平面简化计算方法、不考虑扭转影响以及研究分析等。CQC耦联:一般有抗震设计的工程宜选择。否则不能考虑:●扭转振动(是存在的);●5%的偶然偏心(«高规»4.3.3条是必须计算的);●扭转振动周期、位移(比)及内力影响;●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扭转影响的最大层位移。计算振型数:NMODE=24●SRSS法:振型数≤层数(质点);●CQC法:振型数≤3倍的层数;●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地震烈度:NAF=8.00hy场地类别:KD=II设计地震分组:一组特征周期:TG=0.35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0.16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2=0.90一般用于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抗规»5.5.2条及«高规»3.7.4条框架的抗震等级:NF=1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NW=1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钢框架的抗震等级:NS=1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GZDJ=不改变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按抗规(6.1.3-3)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是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RMC=0.50周期折减系数:TC=0.80«高规»4.3.17条:主要以实心砌体为基本条件的参考数据。对于空心砌块、轻质砌块、轻质墙板、柔性连接填充墙等,相对实心砌体其刚度明显降低,对主体结构的周期影响也会降低,因此也应将周期折减系数进行调整;其主要特点为低强度、低刚度(易变形)、轻质、变形缝。●框架:0.6~0.7→0.65~0.85●框-剪力墙:0.7~0.8→0.75~0.9●框-核心筒:0.8~0.9→0.80~0.95●剪力墙:0.8~1.0→0.85~1.0结构的阻尼比(%):DAMP=5.00中震(或大震)设计:MID=不考虑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是●偶然偏心是«高规»4.3.3条规定必须计算的。●但«抗规»无明确要求;«抗规»5.1.1-3条“…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否:●对于一般的多层建筑,开始不好判断扭转的影响大小时,可采用CQC法,计算扭转耦联影响;不一定考虑偶然偏心计算。X向相对偶然偏心:ECCEN_X=0.05Y向相对偶然偏心:ECCEN_Y=0.05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否:大部分工程是不需要考虑。是:需要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抗规»5.1.1条●“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为扭转不规侧;●包括水平和竖向的质量和刚度不对称。是否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对于非矩形、圆形和正多边形平面应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如平面为:“L”形、“T”形、“Y”形等。●当平面规整但长宽比较大(一般≥4)时,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与主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15度)应选择。●由于结构平面布置不对称或荷载布置不均匀的原因,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与主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15度)应选择。夹角的大小可由周期计算结果后的地震作用最大方向比较判定。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否:其影响大小还没有比较,需进一步分析。按振型组合法判断影响不大。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NADDDIR=0⑴、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个数;⑵、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程序自动计算时不再考虑。⑶、方向角为与整体坐标系X轴正方向的夹角,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活荷载信息..........................................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1到29层: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折减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减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FACLD=1.00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应按荷载规范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各层系数修改。11.002---30.854---50.706---80.659---200.60200.55梁楼面活荷载折减设置:不折减:当选择折减时应慎重,防止不安全状态发生。调整信息........................................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的影响方式: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宜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和叠合现浇板。其他条件:预制板、装配整体式楼面等可不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BK_TQL=1.00托墙梁:指转换大梁●托墙梁上为剪力墙时可考虑放大,系数建议≤1.3。●托墙梁上为框架柱时不放大。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BT=0.85●7度以上取0.8~0.9●6度以下取0.9~1.0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BM=1.00应与活荷载不利布置结合考虑。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0.60●一般情况下建议不宜小于0.7。●对于超限连梁可特别指定折减系数小于0.7,且≮0.50。梁扭矩折减系数:TB=0.40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RSF=1.000.2Vo调整方式:alpha*Vo和beta*Vmax两者取小0.2Vo调整中Vo的系数:alpha=0.20●对于框支柱的系数不同,及时修改。●对于框剪结构,当框架柱数较少时,可参照框支柱的原则进行计算。0.2Vo调整中Vmax的系数:beta=1.500.2Vo调整分段数:VSEG=2第1段起始和终止层号:KQ
本文标题: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7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