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SID-2ASDO-100现场调试大纲
SID-2AS微机同期装置现场投运试验大纲拟制:李芬审核:杜浩批准:翁乐阳时间:2010.5深圳市国立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SID-2AS微机同期装置现场投运试验大纲第1页共9页SID-2AS微机同期装置调试及投运大纲1概述1.1适用范围本装置为单对象微机同期装置,既可用于发电机差频并网,又可用于线路差频和同频并网。1.2主要功能☆装置可供发电机或线路并网复用,具备自动识别并网性质的功能。☆高品质自动均频、均压控制功能。☆双侧、单侧无压自动合闸功能☆转角功能☆电压补偿功能☆具备过压保护功能功能1.3控制原理装置具有自动识别并列点断路器并网性质的功能,即自动识别当前是差频并网还是同频并网(合环)。在差频并网时,精确的数学模型确保装置能绝不遗漏地捕捉到第一次出现的并网时机,并精确地在相角差为零度时完成无冲击并网。在发电机并网过程中,按模糊控制理论的算法,对机组频率及电压进行控制,确保最快最平稳地使频差及压差进入整定范围,实现更为快速的并网。2投运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验仪器仪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试验导线、光线示波器或具有录波功能的测试仪器(可选,用来观察并记录波形)。(2)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原理图和端子接线图检查同期装置外部接线(包括同期装置外部插头引出线)应全部正确;外部各继电器、特别是合闸重动中间继电器的检验均应符合有关继电器检验规程和电力部颁发的反事故措施;外部直流中间继SID-2AS微机同期装置现场投运试验大纲页电器线圈两端的并联续流二极管和电阻已全部接入,且极性正确。(3)为防止弱电控制回路遭受强电控制回路的干扰,同期系统强电控制回路与弱电控制回路所用电缆必须分开敷设(即强弱电回路不得混用同一根电缆);全部开入量电缆应使用屏蔽型控制电缆,同时,电缆屏蔽层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两端或一端接地的方式实施可靠接地,加强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期装置在安装于同期屏前即可先根据同期装置整定定值、《SID-2AS微机同期装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整定及测试。如同期屏为本公司制造,则可参照本公司同期屏资料中的《静态试验检查报告》进行测试。装置工作应正常。(4)进行控制和信号回路动作测试,结果应正确。有关合闸、调速、调压输出回路必须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好安全隔离措施,以防误动。断路器合闸回路动作时间测试可利用无压空合闸功能进行。亦可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作为外加电压信号源进行试验。3静态调试做好将试验系统与运行系统一、二次PT电压隔离、断开同期合闸及控制回路等安全措施,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作为外加电压信号源进行试验。3.1外观检查装置面板无划痕;外壳及插箱无明显碰伤、变形;按键使用正常;铭牌及厂名正确、字迹清晰;背板及端子接线牢固可靠。3.2硬件检查装置上电后液晶显示器和信号灯应显示正常,否则需查找原因,处理正常后检查以下内容。(1)面板显示。液晶显示正常,信号灯显示正常。(2)键盘调试。各键是否灵活,接触良好,各菜单内容正确。(3)确定定值修改功能正常。3.3产品信息(1)记录装置编号。SID-2AS微机同期装置现场投运试验大纲页(2)详细记录软件版本(特殊程序需注明)。3.4测量精度可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作为外加电压信号源进行试验。装置测量值正常,记录结果。3.5装置核相试验试验步骤: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作为外加电压信号源进行试验。在系统侧(JK1-9,12)和待并侧(JK1-11,14)输入频率相同、相位一致的额定电压,同期装置投入,如装置内部未设置转角,观察同步指示器的指示灯应在12点(0°)处点亮,装置显示的电压、频率、相角差测量值正确,则证明装置的TV信号正确。如在其它位置亮灯,则说明接入装置的TV内部接线接错,应查清原因,并进行正确处理后再重新试验。3.6功能试验试验步骤:改变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出电压、频率,投入同期装置,观察同步表转向应正确(待并侧频率高于系统侧频率时同步表灯光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点亮,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点亮)。发出的调速、调压脉冲亦应全部正确,即:装置模拟量工况控制出口待并侧频率低于系统侧频率并超过频差整定值或两侧同频加速脉冲(JK4-17,19)待并侧频率高于系统侧频率并超过频差整定值减速脉冲(JK4-14,16)待并侧电压低于系统侧电压并超过压差整定值升压脉冲(JK4-13,15)待并侧电压高于系统侧电压并超过压差整定值降压脉冲(JK4-10,12)待并侧电压超过过电压保护值持续降压输出任意侧电压低于低压闭锁值对应侧低压闭锁告警360°•Tk(合闸时间)•△F(允许频差)角度同期闭锁(JK4-9,11)SID-2AS微机同期装置现场投运试验大纲htt
本文标题:SID-2ASDO-100现场调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8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