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自主—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自主—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南海实验高中数学组立项时间:2012年9月结题时间:2013年7月课题组长:金军结题报告执笔:党俊红课题组主要成员:何金朝、周德胜、陆峰、何列娜“自主—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学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突破和补充;同时,它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那么针对不同课型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下的学习是目前合作学习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交流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数学交流的作用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数学交流的具体实施形式以及评价等相关问题则几乎没有涉及。事实上,数学交流只有建立在个人深入思考(自我交流)和“他—我”的外部交流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需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说”数学,学生会说的一定要让学生去说;学生说不好的,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说,以说促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方面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勇于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从教学层面上来看,鉴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特点,教师要特别关注研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和落实。当前中学教学中要提高水平(指平均水平),关键是“补差”,即查漏补缺,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他们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如单依靠教师的个别辅导是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的。在我国,不少学校和教师曾总结和概括了很多关于教学的好方法和经验。但更多的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往往把各知识点直接归类,灌输给学生,却几乎没有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和掌握复习方法的教学过程,也就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错漏,就不能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及时自评和自纠的学习过程。凡学习成绩优秀者,他们都有一套复习方法,强调“弄懂理解”,注重归纳、整理,注重纠错、反省,注重探究和深化,并且对数学成绩的提高充满自信。他们对数学复习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各个孤立知识点的记忆和大量的解题上,一般都能意识到应在复习中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并通过复习“能延伸出新的内涵来”。因此我们想以“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试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展开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和进步。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教学模式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学生已学过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问题解决的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展开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人合作,资源共享。改变过去教学中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状况,努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一)、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常常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模仿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一般认为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等人的研究开始的。他给出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的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模型”。在我国,普遍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确定一定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思想具体化,使教师有章可循,从而使大范围内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模式的构建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有正规的学校教育时,就有了各种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因素:1、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这是教学模式所赖以形成的基础,它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使人们能了解该模式的来龙去脉。2、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3、操作程序:实质在于处理好师生针对教学内容在时间程序上的实施。4、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措施的总和。5、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三)、教学模式的特点1、优效性。这是教学模式所特有的效力,由于教学模式能将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策略,能对教学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有效性是教学模式生命所在。2、完整性。任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果体系。3、独特性。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体现出该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鲜明特点。4、操作性。它总是从比较接近教学实际的角度揭示教学活动的规律以便于用掌握和运用的立场去构建自身的体系。5、开放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人们对教学认识的加强、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人们可以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修正,使之得到较完整的发展。(四)、教学模式的类型及特点分析由美国学者冈特、埃斯特斯等人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七种模式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系列,这七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的基础。1、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教授基本事实、知识和技能,它的特点是灌输性强,用时短,但不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2、概念获得模式。适用于界定、理解和运用概念,注重于如何获得概念。它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但不适合一些陈述性知识点的教学。3、概念发展模式。适用于围绕概念的归纳性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模式注重如何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4、群辩法模式。通过在集体中交流不同意见,利用非理性力量达成新的理解的创造性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辩能力的发展。5、探究模式。用于问题解决和探究,这一模式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家面临疑难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成为探究模式的基础。6、课堂讨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洞察力及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质疑能力的提高。7、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在自我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虽然以上的模式有着突出的优点,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我通过对这7种模式的分析整合,针对数学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实效性和落实性功能。(五)、“自主—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目标要求数学教学中不但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更强调在实践中完成学生知识的建构。因此“自主—合作—交流”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观、交流学习观为基础,这不仅使教学模式的存在具备理论基础,而且使人们能了解该模式的来龙去脉。1、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体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由他人替代,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在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重构、发展、深化和再创造主体的理解和知识。当今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学习者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所以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建构主义学习具备的五条核心特征:学习是积极的、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是目标指引的、学习是具备诊断性与反思性的。下面分别阐述:(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当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教材而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时,他们必须做一定的事。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情怎样做有关的,即只有主动的行为才有积极的思维和有意义的学习。(2)建构性的学习学习是建构性的,因为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以便让学生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信息。(3)累积性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知识的累积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或知识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例如,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总要有一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则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平衡状态(4)目标指引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中的目标指引不同于由外部目标驱动的传统学习与教学。首先,学习的目标不是从外部、由他人设定的,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由学习者自己设定的。其次,学习目标的形成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任务有关。在学习的进程中,学习者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对初始目标进行分解或将其转换为其它目标。(5)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以诊断性与反思性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这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显然,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朝着目标的方向获得持续的进步。鉴于数学的对象主要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数学的活动也主要是思辨的思想活动,因此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就是典型的建构学习的过程。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1)、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之一是“个人体验”在数学建构学习的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个人体验”有语言成分,也有非语言成分。数学认识的建构是语言和非语言双重编码的,非语言编码是学生独立思考储存于人脑的数学认识,语言编码是学生利用数学符号、语言将思考过程与人分享、交流的过程。(2)、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另一特征是“智力参与”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是主体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数学活动及其经验内化的过程。完成这样的过程,完全是自主行为,而且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别人是根本无法替代的。由于数学建构学习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构造,表明学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尽管是再创造,但是对学习者本人还是处于第一次发现发明的地位,因而主体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智力参与,这个创造的过程才可能得以实现。(3)、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又一特征是“自主活动”数学活动虽然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下进行,但是却要由主体自己控制。因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在头脑里登记一下就了事的,而是必须对客体主动进行感知,并在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时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能完成的。活动自主性的重要标志是主体的智力参与,主体的智力参与程度越高,活动的自主性就越强。2、自主学习观现代教学理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则突出强调主体参与过程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到罗杰斯的“沉浸说”、布鲁姆
本文标题:“自主—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3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