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
育星教育网《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答案:C解析: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葵丘会盟是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强调礼法,结合盟约内容,可得C项。3、“大宗能帅小宗,小宗能帅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基本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正妻所生长子才能成为大宗,故①的说法错误,排除就可。4、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育星教育网答案:C解析:读懂材料意思是解题关键。从“周幽王大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周天子的权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5、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百世不迁之宗”的说明,这是指A、大宗的嫡长子B、大宗的庶子C、小宗的长子D、小宗的次子答案:A解析:宗法规定“有百世不迁之宗”。意思是大宗的始祖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而能继承大宗的只有嫡长子。6、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封建制度的崩溃B.经济的发展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D.法律的规定答案:D解析:家族制度的形成与古代的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发展变化多是由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封建制度的崩溃,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有关。家族关系的变化不是能够用法律的形式来规定的。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答案:C解析:材料的内容强调君主看不到墙外的事物,听不到一里之外的声音,而君主的一些官吏应该知道近处和远处的状况,也就是说君主要加强对近处(中央)和远处(地方)的监察和控制。因而答案为C。8、《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A.分封的目的B.分封对象的主体C.分封的依据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答案:D解析:材料涉及的内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分育星教育网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A、B、C三项都是D项的内容。9、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的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被后世沿用,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B、C、D三项属于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内容。10、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就是要师古,而师古内容是学习商周时期的分封,才能维持天下和平。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郡尉不能拥有封地。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育星教育网材料,第一次“革命”是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此时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中国在政治上由早期的政治制度全面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社会日益分裂为地主和农民两大主要阶级。总之,这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13、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代答案:C解析:题中信息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是在北宋时期。14、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答案:C解析:西周的分封制不属于中央集权制,也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而是奴隶制的产物,排除A、B,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D。15、秀才看榜图上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形式的一种选官制度。育星教育网、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皇权不断加强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答案:C解析:从上述材料的君臣关系看,大臣的地位是越来越低,表明了皇权的不断加强。17、汉统治者吸取秦的教训,建立了太子制度,立太子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对此制度理解正确的是①其原则继承了先秦宗法制②其确保了西汉初年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③是汉出现太后听政和宦官专权的一个制度原因④目的是为了保证帝位的传承,维护刘氏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第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西汉初年的统治秩序主要是实行了郡国二制并行,而不是单纯的分封制,第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导致形成以太子、太后为主的势力集团,第四个选项是正确的,之所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是为了保证帝位能够在一家一姓中传递。18、北宋基本解决的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官制的变化实现的①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转运使的设立③通判的设置④刺史制⑤三司使的设置A.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答案:D解析:北宋时期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主要通过采用文官任州郡长官,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设通判掌地方司法,第四个选项不是北宋时期的,而是西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五个选项是不正确的,三司使的设置主要是保证中央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9、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育星教育网.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答案:B解析:明朝之所以要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皇权的需要。在此之前,历朝都建立丞相制度,因此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不符合史实。20、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4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答案:A解析:取名“大龙”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原因是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时期代表人物拥有的权力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育星教育网(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5分)(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看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中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以及不断加强的专制皇权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则重于对基础知识、识记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问题(1),根据材料中的表对比可知,表一中丞相是法定官职,权力巨大,对王权造成严重威胁;表二中,丞相被废除,相当丞相地位的官职非法定,没有衙属,权力小,为皇帝服务,只有皇帝信仰才能起作用,对皇权不构成威胁。加强皇权必然要逐步削弱乃至废除相权。问题(2)考查秦以后,代表性朝代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6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