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GB150-1999与GB150-2011之间的区别
GB150.1~4—2011《压力容器》GB150《压力容器》分为以下四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材料;——第3部分:设计;——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150.1修订要点总述1)本部分为GB15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2)本部分GB150.1代替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部分内容(第1章~第3章、附录B、附录C),与GB150—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通过引用标准的方式,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规定了在满足本标准设计准则的前提下处理超标准范围的设计方法;规定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容器所依据的标准。2.修改了容器建造参与方的资格和职责要求。——规定了设计文件的保存时间;——增加了用户或委托方在设计阶段提供书面设计条件的职责;——规定了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对验证性爆破试验见证和报告认可的职责。3.修订了确定许用应力的安全系数。——对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由3.0调整为2.7;——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屈服强度的安全系数由1.6调整为1.5;——对奥氏体不锈钢可以采用Rp1.0确定许用应力。4.增加了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声明。5.增加了采用标准规定之外的设计方法的实施细则。6.增加了进行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要求和实施细则。7.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0—1989、GB150—1998。8.本标准委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制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的建造,本部分规定了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通用要求。1.2本标准适用的设计压力1.2.1钢制容器不大于35MPa。1.2.2其他金属材料制容器按相应引用标准确定。1.3本标准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1.3.1设计温度范围:-269℃~900℃。1.3.2钢制容器不得超过按GB150.2中列入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1.3.3其他金属材料制容器按本部分相应引用标准中列入的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确定。GB150-2011《压力容器》;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NB/T47003《钢制焊接常压容器》下列容器不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内:a)设计压力低于0.1MPa且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b)《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管辖的容器;c)旋转或往复运动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d)核能装置中存在中子辐射损伤失效风险的容器;e)直接火焰加热的容器;f)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的最大几何尺寸,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容器;g)搪玻璃容器和制冷空调行业中另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容器。固定式容规规定的不适用范围:(1)移动式压力容器(例如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等)、气瓶、氧舱。(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余热锅炉;(3)正常运行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者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4)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焊接接头分类和焊接接头系数2.5.1焊接接头分类2.5.1.1容器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接头分为A、B、C、D四类。a)圆筒部分(包括接管)和锥壳部分的纵向接头(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和平封头中的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的接管或凸缘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均属A类焊接接头;b)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壳体或接管连接的接头、平盖或管板与圆筒对接连接的接头以及接管间的对接环向接头,均属B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类的焊接接头除外;c)球冠形封头、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或接管连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均属C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失效准则:介质:理论基础:GB150-20110.1~35Mpa-269℃~900℃弹性失效不限第1强度理论JB4732100Mpa〈475℃;低于钢材蠕变塑性失效不限设计应力强度极限NB/T47003〈0.1Mpa;〉-20~350℃;(Fe8除外);弹性失效;不得用于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第1强度理论大部分以最小厚度决定壳壁厚度。A、B类的焊接接头除外;d)接管(包括人孔圆筒)、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均属D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B、C类的焊接接头除外。2.5.1.2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为E类焊接接头。2.5.2焊接接头系数2.5.2.1焊接接头系数应根据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2.5.2.2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规定如下:a)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1)全部无损检测,取=1.0;2)局部无损检测,取=0.85。b)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1)全部无损检测,取=0.9;2)局部无损检测,取=0.8。对焊接接头的基本规定:①容器筒体的焊接接头:为全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纵向接头;环向接头(筒与筒、筒与封头);封头拼缝;球壳板间接头。②接管与壳(筒体)之间焊接接头:根据容器的使用特性、状态和类别情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采用全焊透接头形式:(1)介质为易爆或者毒性为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2)要求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3)第Ⅲ类压力容器;(4)低温压力容器;(5)进行疲劳分析的压力容器;(6)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7)设计图样规定时。3耐压试验压力3.1耐压试验压力的最低值按4.6.2.2和4.6.2.3的规定,对于立式容器采用卧置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计入立置试验时的液柱静压力;工作条件下内装介质的液柱静压力大于液压试验的液柱静压力时,应适当考虑相应增加试验压力。内压容器a)液压试验:式中:p-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或者压力容器铭牌上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对在用压力容器为工作压力),MPa;pT-耐压试验压力,MPa;当设计考虑液体静压力时,应当加上液体静压力。pTp[]-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MPa。[]-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MPa。外压容器a)液压试验:b)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第2部分:材料1)本部分GB150.2—2011代替GB150—1998的材料部分(第4章、附录A、附录F和附录H)2)本部分依据GB150—1998实施以来我国压力容器用钢的技术进展成果,并按照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版及第1号修改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与讲述。与GB150—1998相比,其修正、补充、变动主要内容在分章中叙述。3)附录部分增减如下: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增加了4个低合金钢钢板(12Cr2Mo1VR、15MnNiNbDR、08Ni3DR和06Ni9DR)的技术要求,以及2个低合金钢钢管(09MnNiD和08Cr2AlMo)的技术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列入了新增钢号的相关性能数据参考值;附录C(资料性附录)中列出了高合金钢统一数字代号和牌号的对照表;附录D(规范性附录)中列出了Q235系列钢板的使用规定。4)GB150.—2011发布后,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0—1989、GB150—1998。5)GB150.2—2011讲析中的引用相关标准均以最新有效版本为据。钢板GB150.2-2011本章与GB150-1998版相比较:钢板中增加了:7个低合金钢钢板(12Cr1MoVR、12Cr2Mo1VR、12MnNiVR、15MnNiNbDR、07MnNiMoDR、08Ni3DR和06Ni9DR);6个高合金钢钢板(S11972、S30409、S31008、S39042、S22253和S22053);钢板中提高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的超声检测要求,将钢板的使用温度下限作了详细规定;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1.1钢板的标准、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按表2的规定。1.2表2中所有用连铸坯轧制的钢板,压缩比应不小于3。1.3对容器制造过程中需进行正火、正火加回火或调质热处理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钢板制造单位的交货状态可不同于表2中的使用状态。钢板制造单位出厂检验和容器制造单位复验钢板力学性pTppTp能时,应从热处理的样坯上取样进行试验。样坯厚度为钢板厚度,样坯长度和宽度均不小于3倍钢板厚度。试样的轴线应位于离样坯表面1/4厚度处,试样所处的位置离样坯各个侧面的距离应不小于样坯厚度,但拉伸试样的头部(或夹持部位)不受此限制。1.4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用于壳体的厚度大于36mm的Q245R和Q345R;用于其他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的厚度大于50mm的Q245R和Q345R。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每张热处理钢板(热处理后钢板被切割成数张时仍进行拉伸和V型缺口冲击试验:壳体厚度大于60mm的钢板。多层容器的内筒钢板;质热处理钢板;钢管GB150-2011本章与GB150.-1998版相比较:钢管中增加了2个低合金钢钢管(09MnNiD和08Cr2AlMo),2个奥氏体型高合金钢无缝钢管(1Cr19Ni9和0Cr25Ni20),4个奥氏体-铁素体型高合金钢无缝钢管(S21953、S22253、S22053和S25073),高合金钢焊接钢管列入5个奥氏体型钢号(S30408、S30403、S31608、S31603和S32168)和3个奥氏体-铁素体型钢号(S21953、S22253、S22053);钢管中列入了用钢棒加工的接管,并做出了相关规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管钢管的标准、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按表6的规定。对壁厚大于30mm的钢管和使用温度低于-20℃的钢管,表中的正火不允许用终轧温度符合正火温度的热轧来代替。表6中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的钢管用钢均应经炉外精炼。相关技术规定:2钢管2.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管2.1.1钢管的标准、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按表5的规定。对壁厚大于30mm的钢管和使用温度低于-20℃的钢管,表中的正火不允许用终轧温度符合正火温度的热轧来代替。2.1.2GB9948中各钢号钢管的使用规定如下:a)换热管应选用冷拔或冷轧钢管,钢管的尺寸精度应选用高级精度;b)外径不小于70mm,且壁厚不小于6.5mm的10和20钢管,应分别进行-20℃和0℃的冲击试验,3个纵向标准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应不小于31J。10和20钢管的使用温度下限分别为-20℃和0℃。2.1.3GB6479中各钢号钢管的使用规定如下:a)钢中含硫量应不大于0.020%;b)换热管应选用冷拔或冷轧钢管,钢管尺寸精度应选用高级精度;c)外径不小于70mm,且壁厚不小于6.5mm的20和16Mn钢管,应分别进行0℃和-2℃的冲击试验,3个纵向标准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应分别不小于31J和34J。20和16Mn钢管的使用温度下限分别为0℃和-20℃。使用温度低于-20℃的钢管,其钢号、使用状态和冲击试验温度(即钢管的使用温度下限)按表6的规定。表中16Mn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P0.025%、S0.012%的规定,外径不小于70mm,且壁厚不小于6.5mm的钢管进行-40℃的冲击试验,3个纵向标准试样的冲击功平均值应不小于34J。09MnD和09MnNiD钢管的相关规定:见容规(修正版)附件1中4.2.2和4.2.3的规定。2.2高合金钢钢管2.3钢管的标准、壁厚范围及许用应力按表7的规定。钢管的交货状态应按表7中相应钢管标准的规定。表7中GB13296和GB/T14976钢
本文标题:GB150-1999与GB150-2011之间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3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