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j防范拐骗和劫持自救
1第一集防范拐骗和劫持自救编写意图案例:12岁幼女遭拐卖,3个月内被蹂躏700次2001年5月16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年仅12岁的女童段英因小事与父母吵架后负气离家出走。身上仅有8元钱的段英坐车到岳阳去找舅舅,却迷了路。5月17日零时许,被一个叫邓光明的无业游民以帮段英找到舅舅家和找工作为借口拐骗到廖家坡菜场三楼唐龙方开设的“旅店”里,以500元的价钱卖给了老板娘刘丽萍“做事”。没人时,小段英就在练习本上偷偷记下她到这里后所做的“事”——3个月内共有700余名嫖客强暴了她。8月24日下午,段英的家人接到段英断续打来的两个哭诉电话(来电显示是岳阳市区电话),经过追查电话号码,段父来到廖家坡,报警求助,并扮作嫖客,深入廖家坡险地寻亲,最终见到了已全身浮肿,满脸斑痕,走路两腿打颤的女儿。后经法医鉴定,小段英患多种性传染病和妇科病:尖锐湿疣、淋病、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拐骗是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威胁,因为与拐骗相联系的是拐卖、强奸、被迫卖淫、凶杀等等更严重的暴力威胁,所以教会青少年如何防范拐骗和在被拐骗时冷静地自救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将主要运用视频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将应对拐骗的防范和自救技能传达给学生。教学目标:了解中学生被拐骗与劫持的社会现象,了解各种骗子惯用的手法,树立自警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积极预防。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其中视频资源时长16分钟。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的内容涉及到观念的更新,教师要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善良、信任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与防范意识之间的关系。【背景】让我们画这样一幅图画,犯罪就像一种隐蔽的病毒,它悄然漫步于中小学生中,很多的孩子曾被这种病毒所侵害,而家长和学校对这种可怕的病毒知之甚少,中小学生缺乏防御知识,在病毒侵袭而来时束手无策。我们不可能创造一个没有病毒的社会,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有抗病的能力和品格。虽然我国的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世界被害人研究近年出现的五个大趋势却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安全教育的很好的参照。21、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犯罪形势十分严峻。西方发达国家的年犯罪率已达到了800件/万人(我国只有28件/万人)。第三次警务革命,即警察现代化,在人、财、物几个方面都使警察队伍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仍无法抑制犯罪猛增的态势。英国警察学家约翰·安德逊认为:一定的犯罪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人们对于抑制犯罪的失望导致了自我防范意识的飞速发展。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趋势。2、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们认为预防与抑制犯罪是警察的事儿。犯罪的每一次波动,警察都招致职责。而现代犯罪学与现代警察学研究证实,犯罪与警察的关系不大。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该社会的犯罪总量。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也应该是社会。家庭、社区、学校、单位联手共建,才能再造和谐。3、从防范外部的犯罪分子到预防青少年的罪错。4、从技术预防到软技术预防。技术预防,是指以高科技、计算机、防范仪器与防范工作为主的预防犯罪活动。而观念预防则更多的强调树立防范意识的观念。今天西方预防犯罪与预防犯罪侵害的有效途径是软技术的预防,既:简单的技术预防+观念预防+科学的评估。以防止女孩儿被性侵害为例,过去人们曾采用过电子防身器,即电警棍、袖珍催泪瓦斯等防身,但实践证明,这些防护用具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抢夺过去,成为制服女孩儿的武器。今天西方女孩儿采用的防身武器以观念预防为主,附加简单的预防工具。5、从守旧的道德教育到自我防范观念的更新(1)不与陌生人讲话。从听话的好孩子到敢于说不,这种观念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2)生命第一,财产第二。教育儿童在受到抢劫犯罪侵害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财产而保全自己的生命。(3)不要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传统道德中,教育孩子们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对好人服从,对坏人拒绝。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犯罪分子总是以朋友、长辈的面目出现。因此,西方转变了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不要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而应提高警惕,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要注意防范。(4)勇于打破常规。传统的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但在防范犯罪时,应该见机行事,甚至可以打破常规,可以欺骗、说谎,甚至可以毁坏财物,保全自己的生命。(5)个人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西方警察在散发给儿童的防范犯罪的宣传资料中,教育孩子们“背心和裤衩覆盖的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这种方式防范性侵犯和性虐待,并且引进人权的基本教育。(6)斗智和斗勇相结合。传统教育中,面对犯罪分子,往往鼓励勇于斗争,舍生忘死。而警务工作的实践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斗勇会导致无谓的牺牲。因此,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遭受犯罪侵害时,审时度势,冷静分析,采用斗智和斗勇3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周旋。以上的观念是指导我们第一、二、三课教学的总纲。请教师认真领会。【案例解析】案例1:小真的故事(上)一天,12岁的少女小真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走路很快,很有精神,看起来是一个很爽朗自信的女孩。后面驶来一辆机动三轮车,车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面相和善,很着急地向小真打听一个地方。小真正给他指路,小真的同学小云刚巧路过这里,约小真一起走。小真让小云先走。小真给男人指完路,男人面露难色,因为路途曲折,不太好找,就请求小真上他的车带他走一段。小真心想反正也还顺道,就答应带他去。上车后,男人再三表示感谢,还从包里掏出一个西红柿请小真吃。小真吃下西红柿后,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一觉睡醒时,小刚发现已经身处一间黑暗的小屋,手被绑上,嘴被堵住,小真意识到自己被拐骗了。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三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1、对陌生人保持戒心。“请求帮助”是拐骗者管用的伎俩。泰特·本第这个披者画皮的杀人犯惯用的诱饵是“求助”。他周游了许多州,杀害了32名女子,他把自己的一只手臂用绷带托着,然后在停车场请一位姑娘帮他开车门,帮他把一摞东西放进车内,接着他把姑娘拉进车内,姑娘就被他拐骗和杀害了。我们常教育孩子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但也要教育孩子对陌生人不能不提高警惕。为什么一个成年人要求孩子帮助呢?孩子要学会拒绝。如果他真有困难,去找成年人不是更好吗?如果真的要帮人指路,告诉他怎么走就可以了,一定不要上他的车或者跟他一块走。2、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也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礼物。在遇到如此“热心”的陌生人时,最好多想一下,正常情况下承认不会无缘无故给孩子送礼品、送钱的,要谨防他们送礼背后的目的。3、拐骗者通常会锁定那些单身上路的人,所以“结伴同行”是极好的预防拐骗的办法。案例2:小李的故事14岁的男孩小李拎着书包,没精打采地在路上走着,一望而知是个成绩不太好的“差生”。当他走过一家书摊时,摊主热情地叫住了他,说“又来了新书,租两本看看”,小李无言地坐下,一望而知心情不好。摊主体谅地问道:“又挨你爸训了。也是,初三了,考不上高中该怎么办哪,打工的地方都不好找啊。”小李一言不发,目光呆滞,显然摊主说中了他的心事,但4他很茫然,不知该怎么办。摊主这时热情地说“要不,你别读了,这书读下去也是遭罪,还不如出去打工呢。”小李心有所动,但随即目光中的亮光又暗了下去,嘟囔着“到哪儿去打工啊,连初中都没毕业。”摊主说,“我有个亲戚,在浙江开了个厂子,做服装的,活儿也不重,包吃住,一个月给800块钱,钱不多吧,但是好歹是份儿工作。你要有心,我就跟他说说,介绍你去。”小李显然很动心,摊主接着说,“你去跟你爸商量一声?”小李摇摇头,心里话“跟他说他肯定不同意,说也白说。”他感激地看了摊主一眼,拎着他的破书包走了。暮色中只见一个少年彷徨无助的瘦弱的背影。天快黑时小李才回到家,一进门就听到一个男人暴怒的声音,“你死到哪儿去了?!”小李转身冲出了家门。第二天,晨景,小李和摊主登上长途汽车。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两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1、“假熟人”是骗子又一常用伎俩。经常在学校门口、游戏厅、书摊等地见到的人,在孩子看来并非陌生人。多数骗子是有预谋的,他们会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取得被害人的信赖,他们和被害人很“谈得来”,然后他们才会伺机下手。有时,他们会假装认识孩子的父母而取得孩子的信赖。他可以从孩子的外衣上发现孩子的名字并说:“喂,小星,你父亲好吗?我们以前在一起工作,跟我上我家玩去吧”或者“正巧碰上我去你家看看你爸吧”。有时,孩子会跟邻居走。孩子是这样理解的:他在附近住,或经常在院子里看见他,父母一定认识他,他就不是陌生人了。对付这种假熟人,最好是礼貌地拒绝,敬而远之。另外,警务实践表明,各类案件60%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或者半熟脸之间。因为人的警惕性和熟悉程度、信任程度是成反比的。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熟人面前,我们往往会放松警惕。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2000年11月27日,安徽省某县毛某的13岁儿子路路,下午放学后失踪。27日下午毛某接到一个不明电话:“今晚速送10万元到路桥公司桥下,不然就来收尸!”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警力侦破。28日上午11时,刑警大队又接到江苏省某县公安局电话,称在两县交界处发现一被烧成炭化的尸体,要求共同勘察现场。通过勘查和现场残留物鉴定,死者就是路路。民警们通过摸排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死者的表舅张某有重大嫌疑,民警们于29日凌晨2时将张捕获。以上事实说明,即使是亲戚,歹徒照样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提高警惕!2、没有“坏人面孔”。孩子常有一种误解,外人一定是有一副坏人面孔的:胡子拉碴、脏兮兮的、在孩子面前凶神恶煞的。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拐骗孩子的人可以像各行各业的人,大多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有时还会表现得很热情、善解人意,但这时我们要多想一想,5他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要在我身上花费这么多时间?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案例3:电影《聪明小鬼斗笨贼》片段两民工在工地上发现一个宝物,但宝物却阴差阳错地落入某武术学校男孩丁丁之手,两民工来到学校想骗回宝物。迎面遇到一男青年,男青年很警惕地问“你们找谁?”两民工慌张不自信地回答,“我们是电视台的导演,来挑演员”。男青年的表情马上缓和下来,热情地带他们来到班里,任由他们挑走了丁丁,丁丁高高兴兴地跟随他们上了公车,有一妇女得知这俩人是电视台的导演,也热情地推荐自己的儿子上节目,而且跟着上了公交车。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骗子的惯用伎俩是装扮成警察、记者、导演、保安等,利用公众对这些人的尊敬、信赖心理实施拐骗。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看证件或打电话、利用网络核实他的身份,不要轻信他们。中小学生毕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尽管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有时仍然有可能落入歹徒之手,因为歹徒会运用恐吓、威胁甚至暴力手段实施劫持或绑架。那么面对比自己强势的歹徒,中小学生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呢?不是的。很多案例证明,只要善于和歹徒斗智斗勇,一定能获得一线生机。案例4:小真的故事(下)小真在黑暗中听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谈话,男人说:“我看这小姑娘行,长得还挺漂亮,厂长肯定会满意的。”女人说:“咱们这也是迫不得已,要不是咱们孩子的工作的事儿要求着厂长,说啥也不能干这缺德事儿啊。”男人说“你说厂长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生个儿子是傻子……”女人说“你说冲冲喜能好吗?”男人说“咱们把她带给厂长,剩下的事儿咱就甭管了,再造孽的事……,咳!”两人不再说话,可把小真听得心惊肉跳,原来他们要把自己弄去跟一个傻子结婚。她惶急地在小屋里四下看,想找出逃跑的通道。她把自己手上的绑绳在墙角磨来磨去,可怎么也磨不断。小真累得又渐渐睡去。第二天一早,那个男人和女人来到小真面前,小真说我饿了,要吃饭,女人给她松了绑,拿来了馒头,小真大口地吃着馒头,男人和女人警惕地看着她。看小真噎得直哽脖子,女人给她端来了一杯水,男人使劲瞪了女人一眼。小真边吃边问女人:“阿姨,我不认识你,和你无冤无仇的,你放了我行吗?你家有小孩吗?如果你的小孩儿丢了,你是不是也很难过呀。我
本文标题:j防范拐骗和劫持自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82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