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5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2014.6)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部分试题一、单选题(24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是参与者和监督者。、个人、政府、企业、公众答案:A、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电子业、现代运输业答案:B、《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排放量规定了标准。、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答案:D、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金利用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劳动效率答案:A、我国(),、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各大产业答案:A6、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即评价信息应公开,接受()。、政府问责、社会监督、企业监督、机关检查答案:B、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加大评价结果的应用,要真正把评价结果作为()的重要依据。、任用干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答案:B、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偏低和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首先表现在标准的总体落后,缺乏()。、真实性、权威性、可行性、公平性答案:B、“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政治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谐发展答案:B、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治理、预防、完善、改进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目标必须要与()的愿望和诉求相一致。、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各个企业、社会团体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要健全社会()机制。、监督、参与、责任、补给答案:A、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硫答案:A、()提出的生态城市的目标体系就包括四个维度、三个层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中,要完善()机制。、信息公正、信息透明、信息公开、信息及时答案:C、()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发展经济、退耕还林、节约资源、发展农业答案:B、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规模发展答案:A、我国第一产业使用的()相对较少,但能耗和环境污染有增加趋势。、商品能源、自然能源、石油、天然气答案:B、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基础、根本保障、重要载体答案:C、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监督制、考核制、问责制、绩效制答案:D、党的十八大把()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答案:A、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开、道义、责任、义务答案:D、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要坚持()的指导原则,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兼顾全面、稳中有变答案:B、能源消费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的导向,要戒除过度地消费。、节能、低碳、低耗、集约答案:A二、多选题(12题)、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能源结构方面的评价,过程包括()。、技术创新、生产过程、能源替代、消费模式答案:CD、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高度发达型、完美和谐型、环境友好型答案:AD、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括()。、有利于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环境保护C、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答案:ABCD、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除了全球气候变化之外,还包括()。、空气污染严重、缺水严重、土地的问题、环境污染:农村不能承受之重答案:ABD、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中财税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环境税、税收减免答案:ABCD、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为(),治理缺位现象严重。、垃圾靠风刮、养殖业混乱、污水靠蒸发、耕地减少答案:AC、我国海河用水已经超过95%,()用水已超过40%。、辽河、长江、黄河、淮河答案:ACD、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这个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包括政府管理效能的维度,还应包括()。、经济发展的维度、社会发展的维度、生态发展维度、文化发展维度答案:ABCD、从社会环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最主要的方面包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口的增长、污染治理答案:ABC、贵阳市认为必须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评价办法、奖惩机制。、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经济发展答案:ABC11、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中标准制定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商业准则答案:BC、传统GDP评价指标具有致命缺陷,主要表现在()。、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质量的降低、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弱化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完全地反映政治发展水平答案:ABCD三、判断题(24题)、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比如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到2011年已经达到56.7%。答案:A、我国第二产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答案:A、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评价指标体系,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了。答案:A、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丹麦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答案:A、我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只有在煤炭方面占有相对有优势,其比重为67%。答案:A、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答案:A、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近年来也提高得非常快,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了2010年的63%。答案:A、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权重,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又不能完全放弃GDP考核。答案:A、发展与保护是绝对的对立关系。答案:B、中国绿色技术方面并没有面临一个从技术基础到技术成本到技术转让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技术锁定和技术壁垒的现状。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都离不开技术。答案:A、我国第一产业要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四位一体”的生物质能利用形式。答案:A、我国现在严重依赖化石能源,高碳的特征非常地明显,尤其是对石油的依赖度太高。答案:A、全国湖泊有3万个,湖泊总储水量达7000亿立方米,湖泊水域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答案:A、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维度主要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是能效水平和环境代价方面要设置一些指标,这和传统的这种经济发展指标相同。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创新指标具体是指产业政策指标、财税政策指标、法律法规指标,技术政策指标、金融政策指标、标准制定指标等等。答案:A、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局限性。答案:A、贵阳市认为政绩考评标准、制度,是发展的“硬杠杠”、指挥棒。答案:A、2008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评价办法,实施区域差异化评价,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可量化、能评价,成为评价干部的“指挥棒”。答案:A、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五分之一。答案:A、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答案:A、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象中,企业是领导者和责任主体。答案:B、2012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峰,呈波动上升趋势,加剧了海洋灾害和海岸侵蚀答案:A、我国现在沙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答案:A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部分试题一、单选题(24题)、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电子业、现代运输业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目标必须要与()的愿望和诉求相一致。、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各个企业、社会团体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要坚持()的指导原则,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兼顾全面、稳中有变答案:B、渤海的漏油事件,表明我国环境()也是目前法律体系中非常缺失的。、监督制度、责任制度、问责制度、赔偿制度答案:A、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加大评价结果的应用,要真正把评价结果作为()的重要依据。、任用干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答案:B、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规模发展答案:A、“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政治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谐发展答案:B、我国第一产业使用的()相对较少,但能耗和环境污染有增加趋势。、商品能源、自然能源、石油、天然气答案:B、党的十八大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国家、政府、制度、企业答案:C、()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发展经济、退耕还林、节约资源D、发展农业答案:B、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空间载体、精神载体、物质载体、文化载体答案:C、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人为改造、升级保护、搁置隐藏答案:A、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基础、根本保障、重要载体答案:C、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金利用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劳动效率答案:A、()提出的生态城市的目标体系就包括四个维度、三个层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机制保障,要健全社会()机制。、监督、参与、责任、补给答案:A、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治理、预防、完善、改进答案:B、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对自然规律及()关系的再认识,是顺应国际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理论成果。、自然与经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答案:C、《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排放量规定了标准。、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答案:D、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共同但有
本文标题:5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机制保障(2014.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4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