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8第一单元第七章-哈佛经理的自我完善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第一单元第七章)第七章哈佛经理的自我完善一、自我教育内容在这个社会上,每年都造就了相当多的管理人员,但是能尽管理职责的人,到底占了多大比率?接受管理职位的人,未必能担负起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地知道该有何种心理准备?该采取何种行动?成为管理人员后,观念及思维都不能停留在普通职员或基层管理者的水平。要仔细认其次,管理人员要认清自己需具备何种水平。参加公司内部的经营会议时,若被众人认定为难得一见的人才管理人员有很多机会和公司外的关系者接触。此时,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不但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公司。若言行不当,导致外人批评说:那家公司素质真差,则后果相当不好。另外,管理人员必须认清自己日常应该做的工作。管理人员所做的是管理的工作,应在管理人员的职位上,判断性的业务会逐渐增加,迅速、正确的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条□管理者九项原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原理、原则。同样,经营管理也有经营管理的九项原则所谓的原则是指,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遵照原则行动,事情必会顺利。要做个条理分明的管理人员,最好把各种原理、原则放在身边,时刻自我提醒,以避1在经营企业时,要顾及民主性、合理性、职能化的推进、公司全体与各个职员间是否2经营管理的目标不是支配,而是满足劳资双方为优先。所谓的满足是指处在某一时点3在原则上,一位职员只接受一位上司的命令。为了避免复数命令造成混乱局面,这是4工作时应尽可能采用分业制度及专业制度,若想使本原则与命令一元化原则不致发生冲突,可引入指挥参谋组织(lineandstaff)5它也称为管理范围(spanofcontrole)。每个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人数皆有一定限度。通常,作业员以15~30人为限,事务员以6~8人为限,企划方面以2或3人为限。不过,视6管理阶层愈短愈好。如果拉得过长,不但命令传到低层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且内容7工作与权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工作交给部属时,必须连同权限一起委让。它的结8权限委让必须遍及组织全体,这是分权化原则。有了分权化制度,就要具备完整的公9分权化的结果,担当者必须自己设定目标,或与上司一起设定目标。成绩若相当不错,部属的自主性及参加意识便会相对地提高。□管理者特征说明成为管理人员之后,不要自认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企业内,工作最卖力的应该是管理人员的待遇高,工作量多,上面的人对你的监督却很严格,一有问题发生,就会说:你这个管理人员是怎么当的?而部属也会批评说:我们的上司到底怎么搞的?要做好(1)(2)(3)管理人员是所谓的Playingmanager(4)管理人员是以目标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时间为基准的人。(5)(6)企业的优劣是以管理(7)管理人员是背负重责的人而不是了不起的人(8)(9)管理人员是不会因头痛或腹痛(10)管理人员是必须比部属早到,比部属晚退的人。□管理者五大功能有些刚上任的管理人员不晓得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再也没有人会指挥他说:今天你该办这些事!管理人员必须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事,而不应接受指挥而做事。同时,管理人员也应彻五大功能是指决定、计划、准备、实施、检查。管理人员必须知道如何掌握这五大功能的比重。成为管理人员之后,决定与检查(1)(2)管理人员必须管理人、物、钱、信息。管理即是所谓的PLAN·DO·CHECK。(3)管理人员必须统率及指导部属。同时,应该使部属发挥出100%(4)管理人员必须解决问题。所谓的问题即指阻碍提高业绩的障碍物(5)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判断的业务,职位越高,判断的工作越艰难。管理人员如果判断错误,就会使公司蒙受损失。□管理者宪章制度一旦逃避,工作便会紧追不舍。如果管理者逃避工作,部属的心就会逐渐疏远。管理者在工作时,应具备坚定的信念。下列的管理者宪章可在会议或研讨会时一起畅通,也可写在笔记本或桌历上,时时自我勉励。(1)(2)(3)(4)(5)(6)(7)(8)(9)(10)身为管理者,我在行动上必须具有目的意识、问题意识、价值意识。□管理者错误种种成为管理者后,工作的内容必须改变。如果管理者与部属做同样的工作,就不是称职部属可以处理的工作,应该分配给部属做,同时要求部属必须报告,以便确认工作的结果。(1)〈结果〉(2)〈结果〉(3)〈结果〉(4)身为管理者却不知〈结果〉(5)认为接受权限后就不须报告,因此从不向上级报告及联络。〈结果〉(6)〈结果〉(7)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是照本宣科地执行上司的命令,只要不拂逆上司,不被上司斥〈结果〉变成没有自主性、缺乏判断力的机器人管理者。□管理者必备常识要具备各种常识必须付出努力。身为管理者,不具备较高的常识与修养,顶多是个粗(1)阅读理解能力至少要有高中毕业的程度(阅报的能力要有高中毕业的水平)(2)(3)(4)(5)在话题(6)(7)(8)(9)(10)在专门领域方面,能在众人面前畅谈一小时左右。□管理者日常评判在企业内,职位越高越需要正确的判断力。判断事物时必须要有尺度(基准)身为一个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想迅速、正确地判断事物最好为自己立下一个包括1(1)(2)(3)(4)(5)(6)(7)(8)(9)(10)(11)(12)(13)(14)(15)2(1)(2)(3)所谓的商业用语是指以具体的方式表达事物。而所谓的具体的方式是指,能以数字表达的尽量以数字表达;(4)(5)(6)(7)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是企业的通讯簿。工作时必须了解资产负债表(B/S)与损益表(P/L)(8)(9)(10)管理部门3(1)(2)(3)不要把整堆鸡蛋盛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一旦失手掉下去便会全部破掉,商品构成以4∶3∶3(4)No.1主义是求生存及获得利益的条件(在量及质方面要具备许多NO.1要素)(5)(6)(7)(8)战略8分,战术2①厂商制造何种商品?②公司有多少的销售量?③零售店在何处营销?(9)营销时,物的重要性占30%,人的重要性占70%(10)没有营销就没有事业,没有回收就没有营销。□自我认识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行为反应是有次序性且相自古以来,便有将人划分成几种不同类型的企图,希望找出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方法来分析个性,所以不断有骨相学、人相学及近代的拆字相学产1.对人类行为认识的最大的难题是分类的标准问题,心理学家荣格(C.G.Jang)的心理类型论,提出一套十分周严密的概念。荣格本人在从事此分类研究时,也不免遭到前述的难题,因此,在他发表了有关类型的研究之后,又持续做了许多修订,因为他发现,简单地把人划分成内向及外向,实在无法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完全包含在里面,因而,又费了近十年的功夫,将其类型理论予以扩充。他在新建立的类型理论中,以他的临床观察所得,化成日常口语的观念,而形成四个区分标准,即:内向性-外向性、辨认性-直觉性、感性-理性、熟思性-荣格所完成的新类型理论,其要点是: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实2.我们所着重的世界—E外向型(EXTROVERCY)--着重外在的世界。—I内向型(INTROVERCY)--我们认识外在世界的方法--S辨识型(SENSING)—N直觉性(INTUITION)--我们如何下结论、作决定T理智型(THINKING)--—F感性型(FEELING)--我们处理事情的态度J决断型(JUDGING)--—熟思型(PERCEIVING)--3.为了找出个人一致反应形态,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荣格以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可能是以直觉的方法,或是以辨识的方法来看这世界。前者可能只看到整体性,而后者较着重基本的事实。个人对一事件背后的意义,可以内向性、外向性来作分界。内向性风格强的人,较注而做决定时,个人可能依理智或情感来下判断,前者注重公平、客观及事情结果的圆个人处理事情的方法,又可分为果断性与熟思性的特质。前者做任何事情均有一定的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反应形态是依一定的模式而行,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独特而可预测的模式,这就是个人的风格。凭着这些不同的风格组合,每个人有其独特的反应形态,这种反应倾向不仅支配个人外在的行为,也塑造个人特有的经验。于是因为某一类行为的反应,导出了某一类的结果,而个人对此结果的看法及解释,又形成了影响行为反应的经验,如此完成个人风格的循环,荣格的八种不同风格每二个相对应的倾向,可看成是连续线上的两端,而不是相对的,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风格,但通常有较偏重的一端,这一端就突出了个人风格的面貌。二、自我超越艺术□自我激励一般人都喜欢把目标订得很高,目标是个人的愿望,也是梦想。所以为了让它具体化,(1)(2)(3)(4)大致的情况是以上四种状态中的一种,但是大多数的人会呈现第四种状态,要如何才能使气力充实呢?(1)是否很渴望?(2)是否有竟争意识?(3)人生目标是否订得太高?其次,再检查体力充实(1)是否以自我为中心?(2)是否感觉到自己已有迟钝的地方?(3)成功的经验是否浮现在脑海里?不知你个人的情况如何?根据实际经验显示,大部分的情形是渴望度不够,而且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出现(1)意欲--(2)能力--达成力、(3)运气--这三项的组合,是决定事情成功的要素。此外还必须加上气力与体力,这样才能达到每个人都有其幸运或倒霉的事,虽然也有与生俱来的幸运,但是命运终是掌握在自己神话中有一位专门为人们带来幸运的幸运女神,虽然她是位女神,但是她的头发只长在前额,后脑勺是不长头发的。所以只要她一从你眼前经过,你再怎样想尽法子把她拉回来,那都不可能的事,因此幸运也是一种机遇(CHANCE)由此得知,你必须养精蓄锐地等待幸运、机遇,当好运经过你身边时,就应该一把抓住它。所以你必须经常保持充裕的气力与体力。而且必须要有确确实实的时间管理与健康管是否已决定在某些时间里,做点有益身体的事?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否随便一晃就过了?是否一天一天地愈接近自己的梦想或愿望?该做的事如果确实去做,好运一定会跟着来,而且肯定地说:你的人生必定是个充满着:GOODLUCK的人生!□自我解脱当我们觉得自己是个无辜的牺牲者时,我们就无法运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因为我们所谓的牺牲者意味着自己毫无自主权,只是受控于别人的被动产物。1.自己负责,自我挑战,是一项值得倡导的价值观。人们逃避责任,无法真正面对问(1)过度顺从型。有些人对任何问题或情境不做反应也不做抉择,只是等待别人的指示,依赖他人,对于别人所提出的解决方式毫不考虑地接受,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别人,自信心不强,耽心自己犯错,而无法提出主见。(2)自灭威风型。每个人都有程度不等的无助感,但如果彻头彻尾觉得无助,整个生命被各种困扰所击溃而跌入万丈深渊,则很难自拔于复杂困境。许多人经常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情绪中,他们常对自己说:我办不到、我无法应付、这行不通的、我试过,没有用的、太难了,毫无希望、不可能的事等,这种自灭威风的内在谈话,可能来自过去失败的经验,也可能由于观察别人的挫折而阻碍自己的勇气,这种打击自信心的台词使我们在开始时,便陷入(3)火山爆发型。还有一部分人发生问题或面临困境时,总认为是别人的过错,经常不分清红皂白,便破口大骂或训诫别人,漫无节制地指责甚至攻击他人,毫无效率又缺乏理性。刚开始时或许想应该抑制自己的情绪,但往往情绪随即像洪水决堤般地爆发出来,无法自我控制,同时伤2.另一种反应方式是自我挑战型,透过它我们可以发挥自我效能。(1)(2)我在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资源(能力)和发展的机会,多半要大于我自己所假设的程度。(3)(4)(5)我跟自己说话的方式形成了内在对话的生活剧本,它将导引我的生活方式,因此,3.概念与基模心理学家麦肯鲍认为:一个人若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概念。概念重建(Reconceptualization)的目的,是要让人对事件重新界定,使他从中获得新的了解,并从中另一位心理学家贝克(BECK)认为:一个人陷于无助或忧郁,是由于他持有负面的认知他认为持有负面认知思考的人,会在情境中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将之组成类型,构成个人对此情境的了解。虽然不同的人会将同一情境构面不同的了解,但特定的一个人往往
本文标题:8第一单元第七章-哈佛经理的自我完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8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