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以汽车产业为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以汽车产业为例姓名:沈娟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黄先海20060501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以汽车产业为例作者:沈娟箭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廖光军布林克曼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美国的贸易政策趋势2002该文的写作正是以这一学说为理论框架来对当代美国的外贸政策加以考察,进而作出理性的归纳和判断.鉴于当代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相互卷入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根本不可能忽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任何调整.也因此,这篇论文才有现实的意义.该文的方法论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即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写作中既重视该文理论框架的建立,同时又注重对美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活动的分析和归纳,从而使之抽象化,用以在现实中参考.该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当代美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是有关美国外贸政策调整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从而指出其外贸政策调整的必然性.第三章是该文的理论支撑点.该章对布林克曼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提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第四章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指出不同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影响的异同.第五章分析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当代美国外贸政策的批评和建议.第六章是有关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走向,并指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美国外贸政策本质特性的帮助,以及给予中国外贸政策乃至整个经济建设的启示.2.学位论文孙豪杰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分析2008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已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然而,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正显示出诸多弊端。鉴于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成为中国贸易实践的必然选择。所谓动态比较优势,就是指对于比较优势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战略性地在短期内违背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推动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结果是,当资本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本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升级或逆转,使得自身进入较优的国际分工地位,从而长期获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动态比较优势研究的成果。同时,本章还对各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整合与梳理,为下文的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对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或者影响因素进行深入阐述。立足点是中国的实际状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分工和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接下来,是对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的实证研究。首先,综合第三章关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形成机理,并结合中国出口商品自身的现状,考虑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趋势的两个特征(固化性和流动性)。采用了马尔可夫链的分析工具,对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经验研究,分辨出哪些出口商品呈现固化性,哪些呈现流动性,以期找出其中存在的启示意义。与此同时,对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为选取具体产业实施动态比较优势策略提供实证依据。本文的最后,根据前文对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所进行的分析中发现的不足,以及关于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化趋势的预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3.学位论文吕宁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2006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正在不断的深化贸易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以适应WTO规则的要求。但是,我国在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应明确一点,那就是贸易自由化不等于纯粹的自由贸易。在当今世界,绝对的自由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是其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因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都是以本国的福利而不是以全世界的福利为基点的,其贸易政策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世贸组织成员中,即使发达国家,对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产业,或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时也会采取某些贸易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市场的开放必然使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别国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借助某些贸易干预政策。本文就是从这一个基本点出发,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动态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的角度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实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以获取动态比较优势为目标,目的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而且应当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发展中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产业以适度的扶持,从而获得动态比较优势,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提升所扶持产业获得国际竞争力。因此,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时,应以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化升级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最后以我国的轿车产业为例,对我国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对该理论的评价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概括。第二章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和幼稚产业保护、超保护贸易以及动态比较优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章通过亚洲“四小龙”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例证分析,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是基本适用的,并给出了实施的基本框架。第四章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通过对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五章以我国轿车产业为例,用集中度、产业竞争力指数和迪克西特的“校正”模型对我国的轿车产业动态比较优势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结果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经验分析。根据模型分析,我国轿车行业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获取动态比较优势的可行的。4.学位论文王元颖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与经验分析2005关税是贸易政策的一种,是资源分配或禀赋分配的一种次优手段。虽然自由贸易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传统贸易理论的缺陷在于把关税外生化,而“关税内生化理论”正是从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这一主题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对现实的解释力。本文在对经典关税理论、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和“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即“关税内生化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以关税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和如何在促进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基础上实现有机增长和经济收敛为出发点,重点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内生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内生化理论对我国的关税、贸易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5.期刊论文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6)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作者在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进行一系列批评之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1]进而,作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产业结构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要支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6.学位论文李盛玮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服务贸易研究2004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带动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一些学者也把研究的方向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与此同时,传统的贸易理论继续发展,比较优势理论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可以通过政府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建立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该理论研究集中在了货物贸易领域,只有极少数国外学者把该理论用于服务贸易,而且研究成果并未涉及形成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的具体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体系,并且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中重要的政府作用引入到这个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前言,涉及文章的框架、理论综述、研究意义、创新点以及研究的局限。第二章阐述了服务贸易的定义及统计方法、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变化,主要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服务业、物质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的影响。第四章是把政府作用引入到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体系,结合了第三章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这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即把政府在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章以上海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本章中大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把政府在这几个因素上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这也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目前还没有把政府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量化的研究。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上海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7.学位论文董佺西部民族地区禀赋比较优势与制成品产业结构优化2003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赶超思路在新的开放环境中仍然潜在地支持着保护主义,并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及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另一方面,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不断地取得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支持。如何既能够有效实现制成品产业结构优化,又能实现整个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着全面开放和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原先的产业结构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思路面临着巨大挑战。另外,西部民族地区较缺乏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所必须的资金。这反映了制度瓶颈制约因素和西部地区禀赋结构的基本条件。这要求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有很强的务实性。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结构优化,而具体选择的路径会最终导致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在西部民族地区将逐渐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其制成品产业结构优化应建立在当地客观的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之上。动态比较优势的实现不是靠赶超战略思路下的贸易保护措施去扶持几个产业简单地扩张,而是有赖于禀赋结构的有效升级。因此,民间资金与外资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禀赋比较优势的充分体现。8.学位论文王杏涛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相关性研究2005本文首先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发展可以从出口产品结构、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模式、对外贸易障碍四个方面来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发展为金融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贸易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前提;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一国资金获取的便捷性即金融发展动态比较优势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能否更好参予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接着是实证分析,主要通过韩、日两国的例子来论证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在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韩、日两国金融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当前金融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提出促进我国金融和国际贸易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9.学位论文庄丽娟国际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06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始终是国际经济学最生动的论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和区域型经济过渡。随着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使得世界各国不可避免地卷入服务的国际分工和交换进程中,服务贸易和投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迅速增长已是不争
本文标题: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以汽车产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