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8-能源与动力工程2015
168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1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宽厚、扎实的能源动力科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毕业后能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各项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动力科学的基础理论,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热与流体科学等。3.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顺利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并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4.掌握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相关专业问题。5.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中的相关系统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运行和技术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6.获得本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三、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工程热力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水蒸气和湿空气,掌握气体与蒸汽的流动,掌握气体与蒸汽的压缩,掌握动力装置循环、制冷循环。工程流体力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理想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学会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掌握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边界层理论基础,掌握涡流和势流的基本理论,气体动力学基础。传热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稳态热传导、非稳态热传导,学会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掌握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掌握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掌握相变对流传热,掌握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学会辐射传热的计算、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工程燃烧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特性和燃烧计算,掌握化学动力学基础,掌握着火理论、火焰传播理论及火焰稳定机理,掌握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及固体燃料典型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低污染燃烧技术的知识。169锅炉原理: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分类、结构及其布置,掌握锅炉设备的热平衡及其计算,掌握锅炉的受热面的作用、型式、结构和运行中的问题,掌握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方法,学会锅炉自然水循环原理和计算,掌握锅炉的蒸汽净化方法。四、双语课程、研究性课程双语课程:两相流动与传热研究性课程:强化传热技术、燃料电池、先进热管理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温差利用技术五、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分类学分学时备注必修理论981636含实验学时44,上机学时(40),实践学时88。实验4.5108实践34选修43.5毕业要求1.本专业学生需修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180学分,并取得自主发展计划要求的10学分(其中必须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模块中分别至少取得2个学分)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学分,方可毕业。2.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本文标题:28-能源与动力工程20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3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