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十七烯基咪唑啉缓释剂的合成方法及评价
十七烯基咪唑啉缓释剂的合成方法及评价1.十七烯基咪唑啉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评价【作者】江依义;陈宇;叶正扬;张昭;张鉴清【摘要】以十七烯基咪唑啉产率及其缓蚀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路线。采用FTIR,MS-ESI谱和紫外吸收表征咪唑啉结构及产率,以失重法为主探讨其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与缓蚀剂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的关系,并用SEM表征Q235钢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在1mol/L的盐酸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关键词】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效率;盐酸;【所属期刊栏目】研究报告(2013年04期)2.《十七烯基咪唑啉的紫外光谱法定量测定研究》【作者】陈晓东;杨悦;郑安川;关卫省【摘要】基于十七烯基咪唑啉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的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测定十七烯基咪唑啉含量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将十七烯基咪唑啉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在235nm处进行紫外光谱测定。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在样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十七烯基咪唑啉标准溶液,回收率在97.6%~102.3%。线性范围为0.005~0.03mg/mL,相关系数R2为0.9998。【关键词】十七烯基咪唑啉;紫外光谱;定量测定;回收率;【所属期刊栏目】分析测试(2009年11期)3.《温度对咪唑啉缓蚀剂成环程度及缓蚀性能的影响》【作者】王霞;上官昌淮;陈玉祥;【摘要】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下合成了系列咪唑啉缓蚀剂。应用红外、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缓蚀剂进行了分析鉴定,测定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得到产物的酸值,并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高成环化越高,产物缓蚀性能越好,并且烷基酰胺化和烷基酰胺环化同时进行;极化曲线表明添加该缓蚀剂均可不同程度抑制阴阳极反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成环;温度;【所属期刊栏目】试验研究(2011年01期)4.《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作者】孙山岚【摘要】咪唑啉化合物因为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和化学双重吸附,有优秀的缓蚀效果。采用不同种类有机酸和有机胺合成系列咪唑啉化合物,考察咪唑啉化合物两个支链的结构变化对其缓蚀效果的影响,综合工业条件考虑后采用油酸和四乙烯五胺合成的油溶性XR1C型缓蚀剂。采用DMOL3方法计算构建的咪唑啉模型分子前线轨道及能极差AE,计算结果证明咪唑啉分子是由极性头部吸附在金属表面,憎水尾部排列成疏水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XR1C型咪唑啉化合物合成条件(油酸和四乙烯五胺质量比1:1.1、硼酸催化剂0.3%,反应温度160~240℃、反应时间2.5h),并采用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红外光谱和1HNMR方法,表征了合成XR1C咪唑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研究了XR1C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碳钢挂片在HCl-H2O体系、H2S-H2O体系、HCl-H2S-H2O体系和CO2-H2O体系中的缓蚀效果均为良好(在HCl-H2O体系和HCl-H2S-H2O体系中缓蚀率达到97%以上;在H2S-H2O体系和CO2-H2O体系中腐蚀速率分别仅为0.643mm/a和0.108mm/a)。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等分析方法,表征了Q235碳钢腐蚀表面的形态,探讨了咪唑啉化合物XR1C的缓蚀机理。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XR1C咪唑啉与氯化苄季铵化反应条件,合成了水溶性咪唑啉季胺盐XR211。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XR211对Q235碳钢各体系中的缓蚀效果均比油溶性XR1C咪唑啉化合物高,实际应用视环境而定。【关键词】咪唑啉;量子化学;酸体系;表征分析;5.《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作者】刘瑞斌;【摘要】本文以不同的方法合成烷基咪唑啉中间体,确定出程序升温与真空并用法的合成咪唑啉中间体的方法并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出18种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咪唑啉化合物,并进一步季铵化得到一系列咪唑啉衍生物。利用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钢在1mol/LHCl溶液和模拟油田回注水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以及对纯铜在HNO3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钢在HCl溶液中的腐蚀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缓蚀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依据腐蚀失重结果,分析探讨了该类化合物在Q235表面的吸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单分子等温吸附规律,计算出了缓蚀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平衡常数、吸附热和吸附自由能。咪唑啉化合物在HNO3介质中对纯铜亦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咪唑啉化合物对其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温度、矿化度、酸碱度、除氧等因素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关键词】咪唑啉化合物;腐蚀;碳钢;纯铜;缓蚀剂;协同作用;缓蚀机理6.《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评价》【作者】上官昌淮;王霞;杜磊;殷名学;李科;【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法和静态挂片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且适合某模拟采出水的咪唑啉缓蚀剂的性能及其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静态腐蚀失重、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咪唑啉分子结构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酸胺比为1.0:3.1,合成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7h,此时缓蚀效率达到90%;该类型缓蚀剂在低于60℃介质环境中,最佳使用浓度为300mg/L,此时缓蚀率为93%,使用周期约为30h;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镜表明,缓蚀剂抑制了腐蚀反应和腐蚀产物的生长。【关键词】缓蚀剂;合成;缓蚀性能;极化曲线;扫描电镜;7.《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作者】王霞;上官昌淮;胡志强;【摘要】实验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经升温脱水合成咪唑啉缓蚀剂。以正交试验法和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缓蚀剂时在模拟采出水中其反应物配比、合成温度、合成反应时间对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经红外光谱、咪唑啉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1.0:1.0、合成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8h,此时缓蚀效率最佳达95%;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种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当质量浓度为250mg/L时缓蚀率可达96%;腐蚀试片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该种缓蚀剂能抑制点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缓蚀剂电化学曲线实验表明,该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更多还原【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合成;缓蚀性能;极化曲线;二乙烯三胺;油酸;【所属期刊栏目】油田化学品(2010年01期)8.《咪唑啉的合成、性能及其工业用途》【作者】萧越;【摘要】综述咪唑啉的合成、性能及其工业用途,尤其对其在洗衣剂方面的性能(洗涤性、泡沫性、蓬松性、柔软性、再润湿性、低刺激性等)作了介绍,对咪唑啉的成膜性、防腐性等方面的应用也做了简介,最后展望了咪唑啉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咪唑啉;织物柔软剂;洗衣剂;生物降解性;【所属期刊栏目】新技术新产品(2007年02期)9.《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高文宇;陈新萍;鞠剑;【【摘要】介绍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制备,研究了影响产物收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咪唑啉衍生物的缓蚀性能,阐述了其缓蚀机理,最后介绍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关键词】咪唑啉;缓蚀机理;缓蚀剂;10.《缓蚀剂的分类及其筛选》【作者】褚兵;【摘要】正前言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能使金属或合金的腐蚀速度大大降低,这种物质或复合物质就称为缓蚀剂。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之为缓蚀剂保护。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缓蚀剂作为一门防蚀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见效快、保护效果好等优点,已由原来的单一金属——钢铁的保护扩大到有色金属及合金的保护。应用范围也由当初的钢铁清洗除锈扩大到石油化工、化学清洗、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水以及各种防腐涂料等,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防蚀手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当然,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毕竟还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特别表现在缓蚀机理上,下面就概要介绍一下。【关键词】缓蚀机理;极化曲线;腐蚀介质;防蚀;腐蚀速度;工业循环冷却水;缓蚀率;防腐涂料;锅炉水;化学清洗;11.《缓蚀剂及其在水基工作液中的应用》作者】王祖安;【机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介绍了缓蚀剂按化学成分、作用机理、物理状态、形成保护膜特征和用途的分类,以及在水基液压液和发动机冷却液中的应用。更多还原【关键词】缓蚀剂;分类;应用;水基工作液;12.《缓蚀剂的设计方法》【作者】赵树斌;张慧敏;;【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和识别分析方法在缓蚀剂设计中的应用,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具缓蚀性含氮有机物的分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更多还原【关键词】软硬酸碱原理;识别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缓蚀剂设计13.《缓蚀剂的分类和发展方向》【作者】王英;曹祖宾;孙微微;张繁军;【摘要】本文从缓蚀剂化学成分、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和生成保护膜类型三个方面对缓蚀剂进行了分类。并从缓蚀剂的生态保护、提高缓蚀效率以及原料来源方面阐述了缓蚀剂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缓蚀剂;缓蚀效率;保护膜;【所属期刊栏目】缓蚀剂(2009年02期)14.《缓蚀剂的设计方法》【作者】赵树斌;张慧敏;【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和识别分析方法在缓蚀剂设计中的应用,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具缓蚀性含氮有机物的分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关键词】软硬酸碱原理;识别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缓蚀剂设计;15.《缓蚀剂与吸附作用》作者】张永君;杨昌柱;彭珂如;龚应安;【摘要】针对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缓蚀剂是有机吸附型缓蚀剂的现实,阐述了缓蚀剂与吸附作用的关系,论述了缓蚀剂的吸附类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吸附方式和形态、吸附规律、吸附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对缓蚀作用的影响等。同时指出研究吸附作用对缓蚀剂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更多还原【关键词】缓蚀剂;吸附作用;1999年02期16.《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研究》【作者】张军;李中谱;赵卫民;郭文跃;王勇;【摘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场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5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2-烷基-1-氨乙基咪唑啉缓蚀剂抑制CO2腐蚀的性能,并分析了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5种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区域均集中在咪唑环上,亲电反应中心为3个N原子,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当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1时,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可形成一层高覆盖度、致密的疏水膜,可有效阻碍溶液中的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从而达到阻碍或延缓腐蚀的目的;缓蚀剂膜的稳定性以及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大。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评价;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力学;【所属期刊栏目】研究报道(2008年05期)17.《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作者】胡松青;胡建春;范成成;贾晓林;张军;郭文跃;【摘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2-氨基-硫脲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A)、1-(2-甲基-硫脲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B)、1-(2-苯基-硫脲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C)三种新设计的咪唑啉类缓蚀剂抑制H2S,CO2腐蚀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分子都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反应活性区域集中在咪唑环和亲水支链上,其中C分子的反应活性最强;与金属表面发生吸附时,分子上的咪唑环和亲水支链上的极性官能团优先吸附,分子在Fe表面的吸附稳定性按C,A,B的顺序逐渐减弱.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实验结果显示,三种缓蚀剂在H2S,CO2共存的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最高缓蚀效率都在87%以上.
本文标题:2十七烯基咪唑啉缓释剂的合成方法及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4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