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第二章__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及应用.
第二章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及应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聂绍发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本章将对临床流行病学常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进行介绍,以期准确应用、正确测量,为寻找和鉴别病因、监测疾病、评价措施效果提供依据。主要内容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第四节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五节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一、率率(rate)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分子和分母代表的应该是同一人群,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如果分子被限定在某一年龄、性别或种族组内,分母也应该有同样的限定。其计算公式为:K某现象实际发生数率=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式2.1)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二、比比(ratio)亦称相对比,是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表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换句话说,分子和分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互相不重叠或包含的量。比的分子不一定是分母的一部分,例如:孕产妇死亡比的计算是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孕产妇死亡数除以活产数,而不管妊娠的结果如何。简单地说,比就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值,所以率也是比,但是比不一定是率。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或乙指标甲指标相对比%100(式2.2)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65.56/10万。其相对比为: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4756510726655610万相对危险度)万.RR..(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三、构成比构成比(proportion)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其公式如下:100%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的数值构成比=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数值总和(式2.3)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年龄组(岁)人口数癌肿病人数构成比(%)患病率(1/10万)50157700067652.5342.87≧5017325061147.47352.67合计17502501287100.0073.53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从表2-1中可知≥50岁年龄组癌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50岁年龄组,而构成比却相反。构成比是各年龄组癌肿病人数占全部癌肿病人数中的比例。其原因就在于两个年龄组的人口数不同,≥50岁年龄组的人口数不足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如果以构成比代替率比较两年龄组癌肿的患病情况就会得出错误结论。主要内容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第四节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五节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一、发病率(一)定义发病率(incidencerate)是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计算公式为:一定期间内某人群新病例数某病发病率同期内暴露人口数K(式2.4)K=100%,1000/千,或10000/万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发病率是衡量某时某地某疾病对人群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探索病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等。计算某病的发病率时,分母中规定的暴露人口应该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所有可能发生某病的人口数(或受威胁的人口数)。例如计算麻疹发病率来评价麻疹疫苗的预防效果时,应以该时该地所有易感的婴幼儿人数作为分母,而不应包括已经获得免疫的婴幼儿。因此,不同疾病的暴露人口互有不同,某些疾病是调查地区内的所有人口,也有些疾病只是调查地区的部分人口。例如,妇女疾病的暴露人口仅限于女性。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一般情况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但观察时间的长短可随需要而定,因此暴露人口数一般选用年中人口数。年中人口数可以是标准时点即某年7月1日零时人口数,也可用上年年终人口数加本年年终人口数除以2的平均数。婴儿疾病统计的暴露人口,不使用年中人口数,而用当年活产婴儿数。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发病率的分子是指观察期内该地新发生某病的病例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发生几次同一疾病则应分别计为几个新发病例。对于急性传染病,容易确定新病例,而对于慢性病或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可将初次确诊的日期作为发病日期来确定新发病例。发病率可按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地区等特征分别计算,所得称为发病专率。不同来源发病率资料对比时,必须进行发病率的标化,以消除年龄、性别等构成差别的影响;或者直接比较发病专率。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二、累积发病率(一)定义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incidencerate)是指一组无病的人群中,在一定的观察期内发生某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100从研究开始至某特定时间的发病人数累积发病率研究开始时未得病的观察人群的人口数%(式2.5)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二)应用累积发病率与发病率有所不同,其分母为研究开始时的观察人口数,反映的是无病的人群经过一定时期暴露于某种因素后发病的平均概率或危险度,因此,其取值于0~1之间,无量纲。此比例值的大小与观察期长短成正比,故表达时需指明时间区间。其优点是不需标化,即可直接比较,计算方便、直观性强,可用于纵向观察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动态变化,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三、发病密度(一)定义发病密度(incidencedensity,I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观察人时的新病例数发病密度=观察人时数(式2.6)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发病密度的分子仍是一个人群在观察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数,分母则是该人群每一成员所贡献的人时的总和。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用年、月、日、小时等,最常用的是年,即用人年数作分母计算发病密度。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二)应用该指标在队列研究中常用。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例如研究对象因其他原因死亡或迁出而退出研究组,或有的新成员进入研究组,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等,造成对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此时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四、罹患率(一)定义罹患率(attackrate)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通常在较小范围或短时间的流行中使用。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其公式为:观察其内的新病例罹患率=同期的暴露人口K(式2.7)K=100%,1000/千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二)应用罹患率的优点是使用比较灵活,能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率。因此,在探讨流行或暴发因素时经常使用,如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发情况。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五、续发率(一)定义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是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或某集体)中第一病例称为“家庭原发病例”,此病例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间出现的病例称为二代病例,也称续发病例(分子)。分母为该集体中易感接触者的总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100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续发率易感接触者总数%(式2.8)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在进行续发率的计算时,由于原发病例既不是续发病例,也不是易感者,故不应将其计入分子或分母中,对于那些在同一家庭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长于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续发病例。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二)应用续发率是反映传染病传播力强弱的指标,如果续发率高,说明该传染病的传播力强,反之则弱。续发率可用于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分析,包括不同因素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中易感人口数、环境卫生状况及经济条件等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也可用作卫生防疫措施效果的评价,如针对疫情所采取的免疫接种、隔离、消毒等措施效果如何,可通过续发率进行效果评价。主要内容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第四节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第五节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一、患病率(一)定义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分子为规定的观察期内符合诊断标准的某病的现患病例(新旧病例)数,而分母则为规定的观察期内的特定人群的人口数。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其中以时点患病率较为常用。“时点”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缩短调查和检查时间,一般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超过一个月则称为期间患病率(periodprevalencerate)。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一、患病率某一时点某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该时点人口数K(式2.9)某期间某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该期间的平均人口数K(式2.10)K=100%,1000/千,或10000/万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二)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因素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1.病程延长;2.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3.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4.病例迁入;5.健康者迁出;6.易感者迁入;7.诊断水平提高;8.报告率提高。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1.病程缩短;2.病死率高;3.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4.健康者迁入;5.病例迁出;6.治愈率提高。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三)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由发病率的大小和病程的长短决定。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I)和该病的病程(D)都相当稳定时,则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患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例如某病的发病率升高,导致观察期内现患病例数升高,从而导致患病率升高;由于治疗的改进,患者免于死亡但并未恢复,这可导致患病率增加。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率下降,也可由于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病程缩短所致。发病率和病程同时反方向变化时,患病率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如果是急性病,由于病例迅速治愈,或很快死亡,患病率就会相对降低。如果是慢性病,人群中的病例不断的累积而使患病率不断增加。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四)应用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指标,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也是反映某一地区或人群某病疾病负担的大小。如果某一地区或人群某病的患病率高,则表明该病对当地人群的健康影响大,疾病负担大,是当地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可利用患病率指标,对区域医疗设施、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求量、医疗费用的投入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也可利用患病资料,监测控制慢性病的效果。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二、感染率(一)定义感染率(infectionrate)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感染率可分为现状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前者的性质与患病率相似,后者类似发病率。其计算公式如下:100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某病感染率=调查时受检人数%(式2.11)感染者或感染状态可通过检出某病的病原体的方法来发现,也可用检测血清抗体或其他方法来发现。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二)应用感染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用于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也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它在流行病学工作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有隐性感染的
本文标题:2第二章__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及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6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