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新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3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16日(星期1)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2、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学情分析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德育渗透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要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核心板书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2、现在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立体图形——圆柱教师板书:圆柱认识二、新课教学1、指导学生看课本的画面,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2、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3、观察圆柱,弄清各部分名称。(1)什么叫圆柱的底面?(2)什么叫圆柱的侧面?(3)什么叫圆柱的高?4、利用实物指出底面,侧面和高5、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6、操作实验(1)圆柱侧面剪开,展开出现长方形。(2)将长方形围起来,形成原来的圆柱形。(3)想一想: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第3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17日(星期2)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表面积的计算:侧面积的含义与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教具,学具演示,弄清侧面积与圆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德育渗透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要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核心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只列式不计算(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柱体的特征。二、新课教学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师板书课题)2、教学(例3)(1)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同时让学生拿着圆柱摸一摸它的表面积。(2)你想应该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①学生说明计算表面积方法②教师演示教具配合说明。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你会计算吗?①学生回顾侧面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②教师教具演示配合说明③板书推导过程3、尝试练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第3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19日(星期4)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判断实际物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认真观察实际物体,了解物体的形状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德育渗透唯物辩证法主张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它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核心板书板书: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28=1758.4(cm²)②帽子的底面积3.14×(20÷2)²=314(cm²)③帽子的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cm²)“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2、一个圆柱的直径20厘米,主30厘米,求它的侧面积3、一个圆柱直径5厘米,高1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4)(1)出示(例4)指名读题(2)出示教具——纸制帽子(3)引发提问: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4)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5)汇报计算情况板书: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28=1758.4(cm²)②帽子的底面积3.14×(20÷2)²=314(cm²)③帽子的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cm²)答1、一种圆柱形流水管……(1)说说对题的理解及解题思路(2)列式计算2、完成练习二的9~20题:至少需要用2080cm²面料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第3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20日(星期5)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2、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德育渗透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要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少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核心板书(1)什么叫体积?长方体体积怎样求?(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提问:(1)什么叫体积?长方体体积怎样求?(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导入:我们能不能把圆柱体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5)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1)教师演示推导过程(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3)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4)观察,操作后你能说出圆柱体积的公式吗?(5)用字母怎样表示呢?(6)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教学反思:本节课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第4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23日(星期1)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利用圆柱的高和半径,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和高,求体积。学情分析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利用圆柱的高和半径,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德育渗透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处理教材和数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核心板书教师整理并板书计算过程:杯子的底面积:3.14×(8÷2)²杯子的容积:50.24×10“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说一说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描述公式推导的过程。2、口头列式,计算圆柱的体积(1)底面积是1.2m²,高5m(2)底面积是48cm²,高20cm二、新课教学1、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能不能计算圆柱的体积?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表示?2、教学(例6)(1)出示课文例题的内容(2)说说你的解题思路(3)尝试列式解答(4)汇报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计算过程:杯子的底面积:3.14×(8÷2)²杯子的容积:50.24×103、1、完成课本练习三252、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练一练:如果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你能计算圆柱的体积吗?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利用圆柱的高和半径,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第4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24日(星期2)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体积(或容积)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时,并能正确计算。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德育渗透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要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核心板书算一算(1)底面积是35cm²,高10cm(2)底面半径是5cm,高6cm(3)底面直径是80dm,高15dm(4)底面周长是25.12m,高5m“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材要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境界。教学过程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主,深耕文本,以教导学。一、导入课题1、说说圆柱体积的公式?2、计算圆柱体积需要几个已知条件?可以是什么?3、算一算(1)底面积是35cm²,高10cm(2)底面半径是5cm,高6cm(3)底面直径是80dm,高15dm(4)底面周长是25.12m,高5m二、新课教学完成练习三的6~11题1、第6题(1)学生独立计算(2)说一说①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②计算长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第7题(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说说解题步骤3、第8题(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列算式,并计算教学反思:在本节课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时,并能正确计算。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周第课时上课时间3月26日(星期4)本学期累计教案个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练习课型新授课基于学情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和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学情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和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德育渗透在练习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这对今后干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具备了这些品质将业才能为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核心板书计算圆柱体积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已知条件问题底面积高体积底面半径高底面直径高底面周长高“熟知未必真知”,教师理解教
本文标题:2015新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6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