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34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1~3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B.SCC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D.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2.该图反映的现象是()A.产业升级B.产业结构调整C.企业的全球化D.产业转移3.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①劳动力成本上升②优惠的税收政策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市场广阔A.④①B.①④C.②③D.①③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4~5题。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小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小趋势D.该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B.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6.影响①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交通7.由图可知()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②Ⅱ、Ⅲ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2·汕头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9题。材料一为了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就是把珠三角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腾出空间来,再引进和发展其他产业。材料二下表为目前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珠三角某市5000万元1000万元左右/亩3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粤北某市<5000万元100万元左右/亩1500元左右免征排污费8.有关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9.“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使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2·绍兴模拟)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D.市场11.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2012·武汉模拟)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12~13题。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制造业部门1990年2003年上海市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烟草3.57-1.035.955.38家具3.117.845.7211.9皮革6.316.172.5924.28文体用品25.513.549.7215.67普通机械9.361.7610.9914.86电子通讯11.540.7210.894.1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产品B.在T3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C.甲地区在T1时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13.根据表格,关于1990~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趋势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4~15题。14.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A.工业基础雄厚B.大量廉价劳动力C.便利的交通D.教育水平较高15.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IT产业迅猛发展B.自然资源丰富C.便利的交通D.消费市场广大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材料二皖江城市带示意图。材料三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1)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主要有:(1)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2)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交通运输网络设施。(3)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4)具备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5)区域有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材料二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是我国的经济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网络先进发达④人才密集,科教发达⑤现代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下列城市组合最可能形成“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的是()A.上海—苏州B.上海—银川C.北京—南京D.重庆—温州(3)材料二显示,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4)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任答三条即可)
本文标题:34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9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