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例题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2、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3、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4、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2探索新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①数一数。出示例题中的方块图,引导生观察并数一数。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2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③填一填。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2)认识一万。①数一数。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②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1)看一看、读一读。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2)拨一拨、说一说。三、教学例4。1、教师出示例图: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2、数一百零几(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33、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4、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四、教学例5。(1)突出990与1000。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2)突出1010,1020。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4③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五、课堂小结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写数读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6页例题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2、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读的方法。3、会正确地用写、读数来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4、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教学重点】写、读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写、读中间、末尾有零的数。【教学过程】一、学习写数的方法教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数位呢?学生列举出计数器。教师:计数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帮助我们写数、读数。1写没有零的数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学生写:85。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板书:85。请一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285)、四位数(3247),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其余学生试着写数。(填写例1的空)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么写?启发学生逐步说出怎样写数。2写末尾或中间有0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教师:这两个数与刚才(例1)的数有什么不同?刚才(例1)的3个数从个位起,每一位上都有算珠,每一位上都是0以外的数,写数时不会出现0。而这两个数中,第1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第2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讨论:没有算珠的这一位怎么写?归纳: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3写文字表示的数出示例3四千八百三千零七十五(1)先让学生尝试写。(2)选两个学生上黑板写这两个数,全班交流写法。(3)归纳: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写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4课堂活动二、学习读数的方法1读没有零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315,并在黑板上板书算珠图。学生写:315读作:三百一十五。6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样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出: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往下读,千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教师: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数吗?怎样读呢?(同桌练习)2读末尾、中间有0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1)先让学生试读这些数,并与刚才读过的数比较,有什么不同?(2)教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读法)(3)讨论: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读?引导归纳出: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3出示例67318,1090,5800,7004(1)让学生试读。(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读的。(全班交流)(3)最后引导归纳: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小结你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吗?读、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课后反思: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例1、例2,第18页例3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数据,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的方法。7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归纳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3、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教师出示例1的线段图。先引导学生把4只海龟的年龄在图中表示出来,并说一说这样表示的理由。比较:200与800的大小。(小组合作,说出你是怎样想的)2个百小于8个百,所以200<800……比较:800与1000的大小。(相互交流,说比较的方法)8个百比10个百小,所以800<1000。……比较:1000与1100的大小。教师:请各小组汇报比较的情况,重点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二、教学例2(1)出示3200○514,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小组汇报结果3200大于514,因为3200是四位数,而514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全班汇报交流,着重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比的。三、教学例3(1)出示4850○5200和3300○325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点讨论怎样比较3300与3250的大小。(2)全班汇报得出:3300>3250,先比较千位一样大,再比较百位,3300的百位3比3250的百位2大,所以3300>3250。8(3)归纳总结: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四、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课后反思:较大数的估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4页例1~例4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2、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3、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估计预测兴趣和能力,发展数感。【教学过程】一、议一议,估一估教学例1(1)出示例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懂图意。(2)议一议:这3堆水果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请大家具体估计橘子与柚子的个数。橘子大约有多少个?(950个、1000个、1100个……)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柚子大约有多少个?请大家估计。学生可能估:大约是100个、200个、80个、50个……请学生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二、猜支数教学例2教师:现在你们估一估图中各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好吗?9教师:要估计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应先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我想先知道1筒铅笔有多少支。教师:1筒大约有50支铅笔。3筒呢?4筒呢?学生纷纷猜支数。学生1:我已经知道了1个笔筒里大约有50支笔,3个笔筒里就有3个50,所以大约有150支铅笔。学生2:也可以是50加50再加上50,一共是150支铅笔。学生3:3筒铅笔大约有150支,那么4筒铅笔多少支就在150的基础上再加1个50就是200支了。学生4:我是这样想的,1筒铅笔有50支,那么4筒笔就有4个50,大约就是200支了。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各有各的想法,那么你们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想法呢?多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方法: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先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看看要估计的是这样的几份,得出几份一共是多少。三、量一量,估一估教学例3教师:现在一起来研究我们的数学书。(出示书上例3中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逐一解决)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尺子量出你们的数学书的厚度,并填在书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数学书一共有多少张纸。教师:刚才大家量出了1本数学书的厚度接近1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张纸才最接近1cm呢?学生纷纷猜想,师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1本书有(70)张纸——厚(1)cm。学生自由活动,可以用笔算一算,也可两两商量,猜一猜。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10学生1:70页为1本书,700张纸里我估计有这样的10本书。那么700张纸有(10)本书厚,大约厚(10)cm吧。多请几位学生回答,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和刚才一样,我们首先应该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来推测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用这种方法,比较大的数都能估计出来。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四、做一做,估一估教学例4。教师: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师这儿真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出示例图,请大家小组内商量、讨论,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得出这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察看各组情况。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看书,先说说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探讨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项推理方法。学生汇报讨
本文标题:2年级下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5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