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脑出血的护理一、病因: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超过半数是由于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二、临床表现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后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病例病前无预兆,少数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临床症状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重症者发病时感到剧烈头痛、呕吐,可昏迷。2、基底节脑出血:也称内囊出血(1)壳核出血是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枝破裂所致,表现突法的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同向性偏盲。主侧半球可有失语。出血量大时可有意识障碍,出血量较小可仅表现纯运动、纯感觉障碍,不伴头痛、呕吐。(2)丘脑出血:突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偏盲等内囊性三偏症状。可有特征性眼征,如上视障碍或凝视鼻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3)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临床表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似,可有对侧中枢性面舌瘫。3、脑桥出血:血肿5ml常破入第四脑室,患者迅速进入昏迷,双侧针尖样瞳孔,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持续39ºC以上,躯干热而四肢不热)中枢性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生等,多在48小时内死亡。4、中脑出血:罕见,轻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不全瘫痪或Weber综合征,重症表现为昏迷,四肢迟缓性瘫痪,可迅速死亡。5、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发病初期大为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但无肢体瘫痪是其常见的临床特点。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吞咽及发音困难,病侧或对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减弱,晚期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最后枕大孔疝死亡。6、脑叶出血:以顶叶最常见,其次颞叶、枕叶、额叶。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症状。7、脑室出血:小量脑室出血,常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大量脑室出血起病急骤,迅速出现昏迷,频繁呕吐、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大脑强直发作。病情危笃,预后不良,多迅速死亡。三、检查CT检查是临床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发病后CT即可显示新鲜血肿为铸形或卵圆形均为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出血量的计算:最大血肿层面的长X宽X出血层面的1/2四、治疗1、内科治疗:(1)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要适当。(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控制高血压(5)并发症的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中枢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外科治疗五、脑出血的护理1、心理指导:急性期患者生命垂危,护士应高度关心、详细介绍病情及预后。消除其紧张及焦虑心理,并减少探视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饮食,昏迷者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有应激溃疡者禁食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并观察胃液、呕吐物的颜色。3、急性期应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以免加重出血。4、抬高床头15-30度,减少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5、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静点时速度应快,尽可能在30分钟内滴完,输液肢体不要乱动,以免针头脱出使液体外渗,造成组织水肿。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有无头痛加剧,瞳孔改变,血压明显升高,呼吸及脉搏减弱,意识障碍加重等,病人有再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7、神志不清,躁动者应安装床档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每2小时拍背1次,防止肺感染发生。9、尿潴留者留置尿管,每日膀胱冲洗,会阴冲洗,保持尿袋低于膀胱并夹闭尿管,每3小时放尿1次。10、每2小时翻身1次,并按摩骨突部位,防止褥疮发生。11、因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应增加引水及粗纤维的摄入,并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大便通畅。12、加强康复护理工作。
本文标题:4脑出血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6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