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37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产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应用能力强,能从事流通业的高层管理工作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要求是: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团结友爱,勤奋敬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掌握法律和管理学基本知识;对贸易、流通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调查研究、分析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能够灵活使用一门外国语,英语必须通过国家六级;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业务工作、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贸易经济管理。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以附件一为准)(一)必修课1、公共课(共计8学分):第一外国语6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2、专业基础课(共计10学分)计量经济学4学分产业经济学3学分经济学研究方法3学分3、专业课(共计8学分):流通理论与实践3学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学分贸易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二)选修课1.指定选修课(共计7学分):零售管理研究3学分2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2学分服务管理研究2学分2.任意选修课:在全校任意选修课程中选定2门课程,共4学分。(三)社会实践(共计4学分)本专业研究生应修的总学分不得低于41学分(含社会实践4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必须补修导师组制定的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第三学年学位论文撰写阶段。五、成绩考核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和考核方式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应有一定量的笔试。必修课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采用考查方式。只有经过考试和考查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修满规定的总学分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六、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并遵循下列原则: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注意发挥导师组的协调互补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生以自学为主,主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以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注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创造条件,有选择地使用原版教材,用外语讲授。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修养,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七、学位论文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认真考核筛选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首先要在导师指导下,由导师组在每年的9月份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审议,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论文的调查与撰写工作,至少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在论文写作期间,导师组和导师要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如果在上半年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工作,论文评阅在每年的4月份完成,论文答辩在每年的5月份完成;如果在下半年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工作,论文评阅在每年的10月份完成,论文答辩在每年的11月份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审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等执行。八、实践与创新培养在实践与创新培养环节,研究生须至少修完10学分。其中毕业实习为必修项目,3计4学分;其他项目为选修,共计6学分。具体要求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准。本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教学实践等实践活动的1—2项活动;并安排一定的时间参加实际部门的业务实践。实践周数为6周,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内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应取得有关活动的评语、成绩和调查报告,计4学分。4附件一:产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公共课第一外国语:英语0610001015基础英语34220610001016英语写作34220610001018经济英语3422第一外国语:小语种0610001061德语(上)68440610001071法语(上)0610001081俄语(上)0610001091日语(上)0610001062德语(下)34220610001072法语(下)0610001082俄语(下)0610001092日语(下)0110001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424公共课学时、学分小计1368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0813702030产业经济学51330710002001计量经济学68440813702031经济学研究方法51330813702032流通理论与实践5133081370203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51330813702034贸易理论前沿问题研究342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学分小计30618指定选修课0813703030零售管理研究51330813703031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34220813703032服务管理研究3422指定选修课学时、学分小计1197任意选修课从我校《硕士研究生任意选修课目录》中任意选修2门。804√√毕业实习4-8周4假期或第5、6学期学时、学分合计64141学位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5附件二:ProgrammeofPostgraduateStudentCoursesDiscipline(一级学科):Speciality(二级学科):N0.SerialNo.TheTitleofCoursesCreditSemestreSpecialitySuitablefor1English412TheoriesandPracticeofSocialism213IndustryEconomics314Econometrics315ResearchMethodsofEconomics316TheoriesandPracticeofCirculation327TheoriesandPoliciesofInternationalTrade328ResearchonNewIssuesofTradeTheories229ResearchonRetailingManagement3310ResearchonCirculationofRuralCommodities3211ResearchonServiceManagement321附件三:产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方向)跨学科及同等学力人员补修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补修方式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零售管理学价格学连锁经营管理学随本科课堂听课与自学相结合备注: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跨专业及同等学力人员必须补修至少三门专业核心课程。2附件四:阅读参考书目1、经济博弈论,谢识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微观经济学(第16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3、宏观经济学(第16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4、经济学(上册),(美)斯蒂格利茨编,梁小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经济学(下册),(美)斯蒂格利茨编,梁小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微观经济学(第5版),(英)帕金(Parkin)编,梁小民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7、宏观经济学(第5版),(英)帕金(Parkin)编,梁小民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8、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欧阳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宏观经济学,(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0、计量经济学,(日)林文夫[著],冉启康,朱保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上册),(美)古扎拉蒂编,林少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下册),(美)古扎拉蒂编,林少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管理学(第四版),(美)罗宾斯编,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管理学,周三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管理学:教与学导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战略管理:创造竞争优势,(美)格里高利·G.戴斯,G.T.拉普金著,邱琼,刘辉锋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7、战略管理,(美)约翰·米德尔顿,鲍勃·戈尔斯基著,王啸译,华夏出版社,2004。18、竞争战略,(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19、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3。20、流通产业组织,马龙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流通产业政策,马龙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交换、流通及其制度:流通构造演变理论,晏维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徐从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流通经济学,张建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25、流通体制改革攻坚,宋则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6、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李东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吕一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8、商品流通,(日)石原武政,加藤司著;吴小丁,王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9、商品流通网络:机理.历史与模型,马洪等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30、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Ⅰ),郭冬乐,宋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1、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郭冬乐,宋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2、中国商业现代化新论,陈信康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3、零售创新案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34、零售店管理,(美)里克·希格尔著,杨楠,王达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5、零售革命,李飞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336、零售管理:战略方法,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7、零售连锁经营,徐印州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8、零售卖场管理,朱春瑞主编,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39、零售实战精要,刘志勇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0、零售消费管理,巴里·J·戴维斯,菲利帕·沃德著,温丹辉,吕继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零售学,(美)大卫·E·贝尔等著,迟诚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42、零售业,M·哈特等编写,李冬,冯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3、零售业促销方法与案例,林正修,曾新穆,邱文政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44、零售业国际化营销,汤定娜,万后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5、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王家荣,文喻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6、零售营销,(英)彼得·J.麦戈德瑞克著;裴亮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7、零售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卢斯、梁一南,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10。48、超级市场营销管理,顾建国主编;胡学庆,张晔清副主编,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000.1。49、超市连锁经营,赵凡禹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50、零售营销精要,(英)马尔科姆·沙利文,丹尼斯·阿德科克著,吴长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1、商学导论Introductiontobusiness,(美)杰夫.马杜拉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2、国际商务,(美)迈克尔R.
本文标题:37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8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