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7下第20课《口技》精练精析(含答案)
《口技》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2、掌握重点句子:3、能对文章综合分析。复习进程:一、导入二、导学-自主复习(一)复习翻译。复习指导:把握翻译,快速朗读文章,参看文章翻译。勾画重点句子并记忆。5分钟。(二)重点实词虚词。复习指导:1、迅速记忆课下注释。2、比赛记忆文科爱好者上分类总结。(10分钟)(三)课文把握:复习课后练习。(5分钟)三、导思-归纳总结:正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四、导练-训练反馈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会.宾客大宴()(2)施.八尺屏障()(3)众宾团.坐()(4)其夫呓语..()(5)众妙毕.备()(6)宾客意少舒.()(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8)奋.袖出臂()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同一时候)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B.未几..(不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C.少顷..(一会儿),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D.当是时..(这时候),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译文:(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译文:(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4)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中/有善口技者B.口技人坐/屏障中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5.按要求默写句子。(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2)文中以排比的句式,合写五种声音,表现一家四口在静夜喧闹的句子是:,,,,,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二、课内阅读(2013·上海中考)阅读开头至“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完成6~8题。6.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文:8.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三、美文品析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甲】《口技》2~4段。【乙】乔山人善琴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①鹘(ɡ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2)几欲先走.()(3)今客鼓.此()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译文:(2)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译文:11.【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甲】文中一处侧面描写的句子。答:12.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答:答案解析1.答案:(1)适逢,正赶上(2)设置,安放(3)围绕(4)说梦话(5)全、都(6)伸展、松弛(7)夹杂(8)扬起、举起2.【解析】选A。“俄而”是一会儿的意思。3.答案:(1)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帐。(2)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接着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3)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4)撤去围幕一看,(还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4.【解析】选B。正确的划分应是:口技人/坐屏障中。5.答案:(1)京中有善口技者(2)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6.答案:口技林嗣环7.答案: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8.【解析】选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一项在本文中没有出现,深夜孩子的哭声是口技表演者逼真地表演出来的,并不是观众的孩子发出的。9.答案:(1)醒(2)跑(3)弹奏10.答案:(1)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2)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11.答案: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任选一处即可)12.答案(示例):乔山人感到非常震惊,心想:“我的弹琴技术还不够精湛,还应努力啊!”(围绕文章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附【乙】【译文】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的传授,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一次他游历到楚郢,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以弹棉花为业。今天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太像我丈夫弹棉花的声音了!”
本文标题:7下第20课《口技》精练精析(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2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