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7拉萨的天空教学目标:1.学生认读绿线里的1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纯净;体会作者对拉萨天空的热爱之情。3.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拉萨的天空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重点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自主探究方案:1.读一读课题:想一想围绕课题能产生哪些疑问?再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什么?2.读一读课文:带着你的疑问和猜想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和你猜想有什么区别?3.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题时产生的问题。4.读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5.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6.自我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miàochúnrěnchuānglián太()了()净不()()jīngjīngjiànshèng蓝()依山而()神()(2)我特别喜欢文中的这句话,我还能仿照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写上一句呢7.课外搜索:搜集资料,了解拉萨和布达拉宫。教学过程:第1课时(总第15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一、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1.认读生字新词。奇妙、纯净、不忍、蓝晶晶、依山而建、圣地、窗帘湛蓝、映衬、雄伟、透亮、对照、明洁、壮丽2.看拼音,写汉字。miàochúnrěnchuānglián太()了()净不()()jīngjīngjiànshèng蓝()依山而()神()3.重点指导书写:2忍:第三笔“点”左斜;建:第二笔横要穿过“竖折”的“折”;窗:下半部里面“夕”的“点”穿过“横撇”的“撇”。二、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定向目标”1.板书课题,说说你了解的拉萨。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拉萨的天空与其他地方的天空有什么区别?课文主要写拉萨的天空的什么?作者是怎么写拉萨的天空的?……)3.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其实你们就是在问“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4.指名逐节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5.解决课文“写什么”,(1)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的令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的窗帘。(2)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拉萨的天空的特点,你想用哪个字?(蓝)两个字呢?(湛蓝)三个字?(蓝晶晶)四个字?(一碧如洗)用文中的一句话?(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3)作者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这些特点的,又为什么这么写呢?读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三、学生“探究疑问”—教师“点拨释疑”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课文是怎么写拉萨的天空的?2.作者写拉萨的天空,为什么要告诉我们拉萨是“日光城”?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全年没有雾,阳光十分充足,所以天空湛蓝透亮)3.第二句的比喻句给你什么感受?(天空真蓝、真美!)4.指导朗读,在读中练习背诵。同学们,把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你的想象通过朗读给表达出来,看谁能通过朗读把湛蓝、透亮的拉萨的天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拉萨的天空与人的距离近,拉萨的天空很蓝,把一切事物都浸润了,包容了,人们触手可及。)32.指导朗读。3.第二句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采用对比手法的表达好处、体会蓝天的“纯净、明洁”之美。教师结合图片引读:师:拉萨的天空湛蓝如宝石,明净如清泉,不信你瞧,生读—;师:蓝蓝的天空下有雪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地,这一切融为一体,如诗,如画,不信你来欣赏,生读—;师:有了雪白的云朵,天空显得更纯净了,有了碧绿的草地,天空显得更明洁了,不信你来对照,生读—。4.练习背诵:这么美的天空,我们怎能把它忘记,我们要美美地记在心里。四、学生“迁移创新”—教师“引导实践”1.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写拉萨的天空,为什么要写白云、草地呢?师: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更能凸显出拉萨的天空的“纯净、明洁”。我们也来学学这样的表达方式吧!2.提供言语情境。小河里的水真清啊!有了长长的水草的映衬,小河水显得更加;有了荷花倒影的对照,小河水显得越发。(洁净、透明、干净、清澈、明洁等)小军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小明,他好像没看见一样;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他却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呢!4第2课时(总第16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一、学生“回顾生疑”---教师“定向目标”1.听写生字新词。2.指名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纯净、明洁,我们感觉天空的特点都写出来了,接下来作者是怎么写的呢?二、学生“探究疑问“---教师“点拨释疑”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2.“神往”就是在心里向往,人们向往什么?3.作者是怎样写人们向往蓝天的?一个“紧紧”、一个“久久”把人们喜爱蓝天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请把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2.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图片简介布达拉宫。3.指导朗读。4.交流: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5.朗读、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3.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4.指导朗读。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5.练习背诵。三、学生“迁移创新”—教师“引导实践”1.拉萨的天空确实很美,蓝得让人神往,吸引了很多游客,也吸引了许多文人,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首诗: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没有一丝白云,只有深邃的蓝我凝望遥远的天际在设想爱琴海那边柏拉图深邃的眼睛5在烈日下八廓街喧闹的人群中游荡的野狗们在阴暗的角落里在蓝的诱惑下也深深地闭上了双眼那蓝天,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仿佛可以涤荡所有的悲哀和残酷大昭寺的金顶,燃烧着金色的光芒穿着朱红色袈裟的年轻喇嘛露出洁白的笑牙老人们手摇经铜,牵着放生的羊羔踏着沉默的小石子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的拉萨河旁点起了桑烟我,象一只孤独的雄鹰用心凝视着自己的内心那蓝天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使我无法离开故乡的怀抱(注:八廓街为围绕大昭寺而形成的一条圆形的商业街,此处为音译;桑烟是藏族宗教活动中用以祭祀神灵和祖先,或者驱除邪气和污秽等而烧松柏等植物的烟,认为烟子越多越好。)2.请你也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拉萨的天空。四、学生“反思生疑”---教师“总结促问”课文已经学完了,回想课文,我们仿佛就置身在拉萨,拉开蓝蓝的底色上飘着朵朵白云的窗帘,放眼望去,那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吸引,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此时你想问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为什么这么写的角度提问,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这方面问的能力,教师可以示范提问,引发思考,如:为什么我们读了课文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的语言表达妙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可以当堂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去意会,不作解答,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去探究。)6板书湛蓝透亮(打比方)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对比)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7拉萨的天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2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