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一边倒”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D.“求同存异”解析:“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映了新中国要求独立自主;“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体现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的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答案:A2.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建国初期唯一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解析: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有17个,而苏联则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而非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D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答案:B3.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材料强调了中苏关系的重要性,“一边倒”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主要特点。答案:A4.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解析:题干引文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C项符合题干要求,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重点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B项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的是维护国家独立与世界和平;D项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多边外交政策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答案:C5.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穿梭于国际外交舞台上,备受世人关注。下列成就均与周恩来有关,请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②第一次代表中国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国际会议③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逐项排除。依据所学知识,①发生于1953年;②发生于1954年;③发生于1950年;④发生于1955年,故选B。答案:B6.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解析: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很好地团结了与会各国,粉碎了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的企图,促使大会圆满成功。答案:C7.温家宝总理曾用李白的一句诗来回顾中美关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列词语与总理的话最符合的是()A.曲折前行B.一帆风顺C.风雨如晦D.前途难测解析:从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李白的诗句来分析,最符合的应是曲折前行。答案:A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答案:C9.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时“中美关系的改善”表现为()A.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B.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提供基础的是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尼克松访华,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10.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的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C.中国抗美援朝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再根据“1971年”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11.2011年3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第1973号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在安理会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与史实不符。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C12.“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与邻为善”是指加强睦邻友好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该组织有利于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故选C。A项不正确,中国并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发起国;B项不正确,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与睦邻友好不符合;D项与睦邻友好合作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3分,第14题17分,共40分)1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材料二魏史言的《尼克松访华》中有如下记载: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时,对基辛格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3分)(2)“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6分)(3)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10分)(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4分)解析:第(1)问可从旧中国的社会状况去分析,从政治、经济、民族矛盾等方面总结。第(2)问,回答前一小问需明确“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是指近代中国的外交,回答后一小问要注意时间限定词:“建国初期”。第(3)问,回答前一小问注意从中美两方面分析,后一小问要结合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和所学知识回答。回答第(4)问要突出“弱国无外交,只有主权独立的国家才会有独立自主的外交”。答案:(1)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国侵略。(2)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打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局势。(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保证。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邓小平在第26届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9日)材料三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9月13日)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1)材料一中周恩来为解决各国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那时我们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通常称为什么原则?(6分)(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发言”从侧面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其突出表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大进展还包括中国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3分)(3)材料三表明新时期我国在哪一类(或哪一个)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外交活动主要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8分)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设问难度不大,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联合国美国日本(3)地区性国际组织(或亚太经合组织)。和平良好的国际环境。
本文标题:2014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5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