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4年高三区域地理错题汇集一
2014年高三区域地理错题汇集一一、单项选择题: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3.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月24日)1、B2、D3、B二、双项选择题:(2008年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A.用水量大B.降水丰富C.干旱少雨D.污染严重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节约用水B.国内跨流域调水C.人工降水D,循环用水1、AB2、AD三、综合题: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的①②③三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填序号),其发源地在我国的_____(填省区),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提出了该河区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河区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供开发?(2)图示的①②③河流中,河流(填序号)穿越了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圈,近年来该经济核心圈的经济结构逐渐向轻型化转变,主要原因是。(3)2005年10月8日,在图中甲地发生7.6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范围的滑坡,使该地区遇难人数超过7万人之多。甲地板块边界类型是(生长或消亡)边界,简述该地地震发生的原因。(4)图中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该地地势高、气温低,但农作物单产量较高,请分析其主要原因。(5)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月,一次发生在7—8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1、(1)②青海省湄公河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上通航旅游观光边境贸易(2)③;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3)消亡;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碰撞带,地壳不稳定,地处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4)小麦、青稞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或日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或夜间气温低),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少,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5)3-5月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7-8月,是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雨水补给。2、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以下问题。(1)右图中的水温资料能反映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特征的是。(2)甲水域南北部盐度差异明显,部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3)据地理坐标判断,图中乙山脉的长度约为()A.300千米B.550千米C.1100千米D.1550千米该山脉坡降水丰富,原因是。(4)丙湖是,注入该湖地河流分别是和,两河上游是世界重要地棉花产地,请分析其棉花生产地区位条件?近年来,丙湖水量和面积不断缩小,请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2、(1)①(2)北大量河流淡水注入(3)C西南处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4)咸海阿姆河锡尔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灌溉水源问题得到解决,气候干旱少雨,光热条件充足;农业灌溉大量取水,降水稀少,蒸发旺盛。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_。(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③;澜沧;南(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B(5)、甲;丙;丙(6)、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4.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与地形地势、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2)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能丰富,其温度不高,热量很少?②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又是什么?说明在②东侧地区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有利条件。③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是什么?(3)下列曲线中,较符合从①→③一线的太阳能变化曲线的是。(2分)4、(1)多分布在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高原山地,多为大陆性气候,晴天较多(2)①海拔高,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由于大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低,再加上大气逆辐射也弱,所以温度不高,热量少②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夏季白昼长太阳能丰富,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近我国东部地区,利于电力输送市场;太阳能电站占地较多,此地荒漠多,利于利用荒地;近华北电网,有利于进入统一电网(任答二点就可以)③雨日多,云量少,反射强(3)A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年入夏以来,高温干旱在重庆和四川延续了近两个月。重庆素来有“火炉”之称,可是这次50年不遇的高温干旱,让习惯了酷暑的重庆人也热得受不了。材料二:2005年重庆降水PH值的分布和主城区降水PH均值年际变化(如下图如示)(1)2006年重庆夏季出现的高温、特大干旱事件,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分布和水旱灾害发生的(天气系统)长时间控制川渝地区有关,可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最主要的措施)。(2)正常年份,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春末位于华南。夏初,锋面雨带北移到,该地区出现天气。7~8月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9月,锋面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3)材料二说明重庆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是,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其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4)在城市形成初期阶段,与重庆城市区位主导因素相同的是()A.攀枝花B.麦加C.武汉D.巴西利亚5.⑴副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气象监测与气象预报⑵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⑶酸雨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及人体健康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答对三点即可得3分)⑷C6、(2008年全国卷)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92005年重庆降水PH值分布图◆◆◆◆◆◆◆◆◆◆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5.15.04.94.84.74.64.54.4年份PH均值图10重庆主城区降水PH均值年际变化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口运河和水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8分)(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12分)6、答案:.(1)年温度较低,年变化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4分);日变化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到0度以下。(4分)(2)年降水量约600mm(580-620mm)(2分),集中在夏季。(1-3月或12-次年3月)(2分)(3)低温、冻害(2分),夜间(2分);洪涝灾害,夏季(2分);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也可得分。(2分)(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4分),水体增温和降温比陆地速度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和高台交错分布(3分)可减小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2分)。7.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2)画出C、D、E3处风向并写上名称。(3)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4)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1012(2)画图略C东南季风D东南信风E西南季风(3)A:副极地低压副极地地区气流沿极锋爬升形成低压;B: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4)C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D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信风
本文标题:2014年高三区域地理错题汇集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5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