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主题:位置与方向课时:共四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六年级数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根据叙述的位置与方向绘制平面示意图2、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的达成。任务2:利用做一做,检测目标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设置情景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1、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环节二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绘制,培养动质疑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吗?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3、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4、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手操作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环节三练习(1)独立练习。(2)小组讨论校对,说说方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教师进行梳理。学生小结: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1、师问:东偏南30度怎么画?(东偏南说明是靠近东边往南偏,角度是30度。)距离为600千米怎么画?(1厘米米,600千米里面有6个100千米,图上要画3厘米。)注意:如果是北偏东40度呢?南偏西40度呢?(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意识。环节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完成第二十页做一做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训练中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主题:位置与方向课时:共四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六年级数学老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根据叙述的位置与方向绘制平面示意图2、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经过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又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本课要研究的例2的内容是例1的“逆命题”——即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学习目标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3的达成。任务2:利用做一做,检测目标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目标复习: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1、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学习了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更加熟练,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电视塔南偏东3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础。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学生尝试绘制。1、出示例22、提问质疑。生提问。师:台风到达A市后,一动速度变为40千米/小时1厘米表示100千米。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绘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环节三点拨归纳突出重点(1)独立练习。(2)小组讨论校对,说说方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教师进行梳理。学生小结: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1、师问:北偏西30度怎么画?(北偏西说明是靠近北边往西偏,角度是30度。)距离为200千米怎么画?(1厘米100千米,200千米里面有2个100千米,图上要画2厘米。)注意:C市在A市正北方向,距离A市300千米怎么画?提示:怎样表示距离呢?学生交流讨论:先确定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意识。环节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21页完成做一做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训练中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主题:位置与方向课时:共四课时,第三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六年级数学老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研究的是位置的相对性。3、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经过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又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通过例2的学习能绘制平面示意图。本课要研究的例3学习位置的相对性。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3的达成。任务2:利用做一做,检测目标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目标学生回顾前边所学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以台风生成地为目的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意识。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千米,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了—千米,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向偏移动了多少千米,到达B市。。。。。。环节三点拨归纳突出重点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意识。环节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完成练习第1、2两题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训练中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五交流互评体验成功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主题:位置与方向课时:共四课时,第四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六年级数学老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2、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学习描述或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经过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又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通过例2的学习能绘制平面示意图。本课要研究的例3学习位置的相对性。学习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3的达成。任务2:利用做一做,检测目标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揭题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定向运动”!你们知道什么叫作“定向运动”吗?为复习奠定基础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3页1.2题,学生自主练习,进行绘制,然后反馈校对(1)先找出观察点,方向与距离。(确定中心)能确定目标的方向与距离,并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环节三点拨归纳突出重点23页5.6题中心怎么确定?昨天所学?今天的呢?你能根据这个路线图,说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吗?试一试。跟同桌说一说。能根据目标的方向与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环节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24页第7题:说一说怎么做?再试一试。(重点在第二部分:画到哪个地点就以哪个地点为中心。)培养空间观念。环节五交流互评体验成功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本文标题: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8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