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6年春东师大离线作业《哲学概论》
期末作业考核《哲学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哲学的个性在于人的个性?答:哲学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它对世界的、自然的、历史的全部看法,最终所关注的不过是怎样理解人,人怎样才能成为人的问题。所以人是哲学的真实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哲学的要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哲学的实质就是人性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人性,就构成了不同个性的哲学。超越物化的“世界观”、也超越抽象的“人性论”,通过具体的人、实践中的人去看人性,是我们所追求的哲学个性。人性从其生成性上看,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在体现和发展人性的时候都是有个性的,都是按着各自的特点去实现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不同个性的哲学。哲学的个性是在人类创造的思想活动中生成的,创造性活动是区别于他人又超越自我的活动,哲学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模式和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人的个性和哲学的个性,不仅仅是它的独立性;“自我”的绝对化不等于哲学的个性。哲学的个性存在于人的丰富性、社会性、传统性、历史性之中。哲学的个性只有在人类化、世界化中才能存在,个性化的哲学形态既是独特的也是丰富的。2、孔子是如何理解“仁道”的?答:《中庸》中认为,孔子的“仁道”是“中庸之道”。“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其中”之“中”,“中道”即“道”在天地万物之中,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和”之“中”,也即不偏不倚的“中”。“仁道”既平常又高远,“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还认为“仁道”的特点是“诚”。《大学》把孔子之道分解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3、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哲学含义是什么?答:马克思提出“人本身”是人的根本,意在强调人的存在以及人的自我意识,只能是人自身的生命本性、生命活动的体现,而且人的生命本性、生命活动是人类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的终极根据,也是人类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人对自身的生存方式、生存根基、生存目的及其生活状况的认识与理解,都应立足于人的生命本性与生命活动的根本立场,由此出发把握人的本质,解决人的问题。4、现代西方哲学在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中,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其一,他们都普遍强调生活世界相对于任何认识形式的先在性和前提性,强调生活世界是一切认识活动的终极意义根源。其二,他们都普遍强调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强调生活世界对人所具有的内在性和意义性。其三,他们都普遍强调生活世界的总体性和丰富性,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本然统一的意蕴总体。其四,他们都普遍强调生活世界的日常性。在他们看来,生活世界是原生领域,是人们的日常活动领域。其五,他们都普遍推崇把握生活世界方式的非逻辑性。二、判断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先判断命题的正误,然后加以分析.)1、分析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的含义。答: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进行了精辟的说明:“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的遐想,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就象是世界的头脑,这个头脑并不在世界之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体现、凝结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而且同时也成为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的现实力量。“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其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其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与时代的现实世界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形式上。哲学的思想内容折射着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的影响,但同时它又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影响,而且要能动地“接触”现实世界,发挥着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作用,把自己的哲学理念通过实践活动灌注于现实世界之中。“真正的哲学”在表现形式上,也与现实世界不是彼此隔离的,它也应当与现实世界保持密切的活生生的联系。2、分析理解老子所说的“道”的内涵。答:老子之道从人生与社会两个方面概括为“自保之道”和“无为之道”。老子面对当时剧烈变化的社会,继承“隐士”关心自身生命的传统,寻求保全自己生命的“道”。这种“道”不是获得生存、保全性命的具体方法,而是具有天地宇宙根基的生命“常道”。“常”指永恒不变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变易”中的“不易”。老子所寻求的是使人的生命得以长久的“常”道。老子认为,“常”道即天地万物之道,人的生命之道统一于天地万物之道,所以人应当效法天地,但天地也根源于“道”,而“道”也有所遵循。“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遵循着万物的“自身本然”之性。人遵循“道”,就是要效法“道”的精神,“道”除了具有“自然”的特征以外,还有“反”与“弱”的特点。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老子主张反世俗之道而行之,避让、退守、不争、知足、寡欲、效法水的品格,以柔弱、谦下的姿态立足于世,这种退避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生命的起点——“婴儿”、“朴”、“无极”。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请对中西哲学传统的思想差别的具体表现加以阐述。答:其一,以两极对立为前提的绝对统一性。西方传统哲学对本体的追寻是以在现实生活世界之外和之上设定一个本真和至善的本体世界为前提的。这种设定本身就已经隐含着现实生活世界与本体世界的对立了。以这种对立为前提,西方传统哲学就只能以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实现世界的统一性。正因为先在地确定了两极对立的思想前提,西方传统哲学在追寻本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在两极对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世界的统一性只能是一种抽象化了的实体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由于消解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在矛盾而具有虚幻的性质,成为了一种失落了人的生活世界的现实性的僵硬的统一性。这就使西方传统哲学具有抽象的性质。其二,解释世界的理论功能。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追求隐含着一个明显的知识论立场。哲学家对本体的设定及追寻都是以把握关于世界的真正知识为旨趣的。正因如此,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追求一开始就直接负载着解释世界的理论功能。哲学家们所设定的各种各样的本体,目的不过是为了实现了对世界的合理解释,这样就使西方传统哲学在根底处失却了“改造世界”的价值旨趣。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西方传统哲学呈现为概念思辨的自足的理论体系。2、论述中国哲学关于知行关系的基本观点。答:知行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问题,而是道德认知与实践问题。中国哲学中有关“知”与“行”的探讨更多的集中在“知”上,尤其是如何“知”的问题,也即如何知“道”的问题。《大学》认为,“致知在格物”,即通过推究事物之理达到“知道”。《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行道”。到了宋朝,知行问题成为儒家谈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张载提出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思想,他认为,知是“内外之合”。宋明“理学”和“心学”对知行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知行的先后与轻重的关系问题上。程颐认为,知先行后,知难行易。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观点,明确提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王守仁站在“心学”的立场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是“心即理”的展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本体”上说,知即行;知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等于行。“知行合一”即“致良知”。知行观问题既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寻求“生命之道”必然要将“道”贯彻到生活中,这就必然引出知行问题。同时,知与行又不仅仅是思想理论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因而,中国哲学中才会有独特的工夫问题与工夫理论。
本文标题:2016年春东师大离线作业《哲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8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