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
无限精彩在大家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漳州模拟)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原则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2013·泉州模拟)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B.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制保障D.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无限精彩在大家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4.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无限精彩在大家中共八大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没有提及的内容是()A.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C.反对个人崇拜D.健全国家法制7.“二十世纪‘六0’年代是个激情和叛逆的年代,其时间大约是指1963年至1973年之间”,这与我们通常将1960年到1969年视为“六0”年代的做法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20世纪各国历法尚未统一,史家采用不同纪年而出现差异B.史家因主题而定分期标准,故各种分期都有自己学理根据C.各国分期方法不同,虽求同存异但年代终始计算仍有歧义D.世界各国有关历史的分期都有公认的标准,不可任意调整8.(2013·三明模拟)“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90年代初D.21世纪初9.(2013·宁德模拟)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无限精彩在大家定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A.正式提出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C.有了法律依据D.得到了成功实践10.(2013·泉州模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法兰克福汇报》主要是在强调()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C.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D.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11.(2013·莆田模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主张。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的背景主要是()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必然结果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D.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无限精彩在大家在台湾,文学大师林语堂把寓所建在台北阳明山腰的永福里(注:当年迁台的福建人聚落),说是此处山水像极了故乡。这表明()①闽台本一家②两岸统一才是根治思乡的良药③民族情感的认同是统一的基础④两岸经济的互补是统一的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三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并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6分)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6分)无限精彩在大家材料三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雅典公民大会初探》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之处。(8分)14.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的荣与辱、兴与衰,无不同国共两党或亲密相处或怒目相向有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无限精彩在大家——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材料三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6分)(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4分)(3)据以上材料谈一谈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10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作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对政体形式和外交方针都作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对人民代表无限精彩在大家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认。③最早形成于1954年宪法,故选A。2.【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初城乡选举的“同票不同权”,实际上与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有关。故选B。3.【解析】选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功绩,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误区警示】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是新中国的成立,不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解析】选C。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无限精彩在大家年后政协的特点,A时间上不符合;B、D说法错误。【误区警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5.【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内容可见,主要针对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定相应的法规,说明国家对民族自治地区的重视,故选C。【变式备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解析】选D。归绥、迪化等是旧中国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带有一定征服心态的称呼,具有强烈的大汉族主义色彩,新中国改称呼是切实贯彻各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提出的。故选A。7.【解析】选B。本题A的表述“纪年”与题干表述不符,C的表述“年无限精彩在大家代终始计算仍有歧义”本身错误,D的表述错在“历史的分期都有公认的标准”过于绝对,因此都予以排除。故选B。8.【解析】选B。“客从台湾来”的现象出现于两岸关系走向缓和的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规定自1987年11月起,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均可向台湾红十字会组织登记,经第三地赴大陆探亲。故选B。9.【解析】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国两制”写入宪法,说明“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依据。10.【解析】选D。注意材料强调的“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上肯定了香港回归模式给国际社会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故选D。【变式备选】“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
本文标题: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