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6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第十章银行管理基础).
第十章银行管理基础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一、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内涵•(一)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含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是银行各部分(包括一切机构和部门)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是其各种构成要素的载体,其主要作用包括:•1.从组织上划分和确定银行的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职优及体系结构,2.明确各层次、各部门、各职位的职责、任务、权利、利益及其相互关系,3,按一定的规则或模式协调、平衡、规范各层次、各部门、各职位的行为方式和相互关系,4.合理地配置银行的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侮种资源的作用并使其整合而成的整体功能最大化,5.对环境变化、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做出积极反应,正确处理银行组织与环境、市场、顾客的各种关系.•(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形式•1.按照企业法人角度划分。•(1)统一法人制组织架构。•(2)多法人制组织架构。•2.按照内部管理模式划分。•(1)以区域管理为主的总分行型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是总行对分行、分行对支行赋予适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既能保证总行的统一指挥,又能调动分行、支行拓展各项业务、实现经营目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它也有相应的缺点,一是各层级职能部门自成体系,横向信息沟通难度较大,工作易重复,效率不高;二是若总行对分行授权不当,则容易干扰总行的统一指挥;三是各职能部门受到既定职责的限制,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比较迟钝;四是层层设置职责相同的职能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费用。•(2)以业务线管理为主的事业部制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是事业部的运作始终以实现利润目标为核心,这对整个银行获得稳定、持续的利润来源非常有利。•它的缺点为:一是对事业部领导人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二是各事业部所管辖的机构众多,管理幅度偏大,且管理成本过于集中在总行层面;三是若最高管理层对事业部授权不当或事业部的运作失效,则会对全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严重影响;四是各事业部之间竞争激烈,如果产生利益冲突,协调比较困难。•(3)矩阵型组织架构。总分行型组织架构与事业部型组织架构相互叠加,就构成矩阵型组织架构。•矩阵型组织架构综合了总分行型组织架构和事业部型组织架构的优点,在拓展业务时既可实施全行统一的战略规划,又能针对区域市场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有助于银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实行区域总部、总样事业部双重领导,对全行范围内的授权管理系统的要求很高;二是纵向和横向都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管理成本高昂;三是若区域总部运作失灵,则可能对整个区域的业务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四是各区域总部之间竞争激烈,容易因争夺资源而发生内耗。•3.按照管理会计角度划分。在银行组织架构的内部管理上,也将银行机构分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两类,其中成本中心涵盖管理部门、运作中心、培训机构等机构,利润中心包括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子公司等。•二、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当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建立起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矩阵型主流组织架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一)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五大业务线•第一,零售业务;第二,财富管理业务;第三,商业银行业务;第四,金融市场业务;第五,投行业务•(二)采取不同的顶层组织架构设计•第一种是采用“大个金”和“大公金”两大业务板块。•第二种是根据客户需求层次来组合业务板块。•第三种是根据业务线职能设置组织架构模式。•三、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及发展趋势•(一)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大致经历了专业化改革阶段、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阶段,形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组织架构的主流形式。•一方面,从企业法人角度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主流形式是统一法人组织架构。•另一方面,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主流形式是采用以区域管理为主的总分行型组织架构。•(二)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发展趋势•1.渐进式推进事业部制改革。•2建立垂直化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垂直化的组织运作机制。二是要将风险管理职能逃一步向总行本部集中,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级,逐步形成横向延展、纵向深人的扁平化矩阵模式。三是要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3,建设流程银行。•(1)以客户为中心。•(2)以业务线垂直运作和管理为主。•(3)前中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流程落实内控。•(4)实施以业务单元纵向为主的矩阵考核方式。•(5)中后台集中式运作和管理。•(6)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第二节银行管理的基本指标•一、规模指标•银行业是一个具有较强规模效益的行业,这种规模效益体现在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存贷款规模、客户规模以及收入等方面。•(一)资产规模•(二)市值•二、结构指标•(一)资产结构•生息资产是贷款及投资资产、存放央行款项、存放拆放同业款项等指标的总称。生息资产的金额是测算净利息收益率(NIM)的基础,也是考察银行盈利性的一个指标。•生息资产占比=生息资产平均余额/资产总额x100%•(二)贷款结构•在分析贷款结构时,零售贷款占比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认为,以消费为主的零售业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经营性贷款利率较高,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银行应扩大零售贷款的份额。•此外,还应关注公司贷款中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占比,以及贷款结构的行业分类、地区分类等。•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备受关注。•(三)负债结构•定活比=定期存款/活期存款x100%•定活比高的银行其相应的资金成本就更高。定活比的结构对分析利率周期中银行的净息差变化有重要参考意义。•(四)收入结构•收入结构主要表现为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收费收入、投资业务收入和其他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x100%.•(五)客户结构•客户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客户在银行总客户中的分布构成,在公司客户中,分为大客户与中小客户;在零售客户中,分为高净值客户与普通客户。根据“二八定律”,占比仅为20%左右的高端客户,其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度达到80%左右。•三、效率指标•银行效率就其具体含义而言是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人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是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人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一)成本收入比•在资金投入环节,提高效率的重点是降低资金成本,即在负债结构中加大零售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重,将存贷比提高到合理水平。这些都涉及银行的结构问题。第二个环节是营业支出及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投入产出关系。••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含营业税)/营业净收入*100%•成本和费用的主要构成是人工和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二)人均净利润•人均净利润=净利润/员工数量*100%•四、市场指标•对于已上市的银行来说,有两个指标不容忽视,一个是市盈率(PE),另一个是市净率(PB).同一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可能赋予不同的估值水平,这一现象可能就隐含了不同企业在盈利能力、产品竞争力、产品定价能力、企业治理等反映企业可持续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差异,同时也隐含了市场预期上的差异。•(一)市盈率•市盈率(PricetodarningRatio),也被称为股价收益比率,定义为股票市场价格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可表示为:•市盈率(PE)=股票价格(P)/每股收益(E)•(二)市净率•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计算方法是:•市净率=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五、安全性指标•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一)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总贷款余额x100%•(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x100%•(三)拨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总贷款的比值。拨贷比=拨备覆盖率x不良贷款率,•拨贷比=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贷款余额*100%•(四)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x100%•六、流动性指标•商业银行提供现金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债务本息,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一)存贷比•存贷比=总贷款/总存款x100%•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二)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是指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覆盖率=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x100%•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快速变现的资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00%。•(三)净稳定资金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是引导商业银行减少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类表内外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x100%•可用的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一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四)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x100%•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七、客户集中度指标•(一)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对最大十户借款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三)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八、盈利性指标•(一)拨备前利润•所谓拨备,是指银行对经营中可能已经构成的风险和损失作出准备,定期提取的贷款和资产准备金,它反映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和成本,以便更真实地反映银行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和信贷资产的质量。•拨备前利润=当期营业利润+当期提取拨备=运营收入-营业利润•(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总资产回报率等于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是考察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三)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x100%•(四)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本期净利润/期末总股本•(五)净息差•净息差=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六)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益率(NetInterestMargin)指净利息收入占生息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了银行生息资产创造净利息收入的能力,有年均和日均两种计算口径。•年均概念:NIM=净利息收入/期初期末平均生息资产*100%•日均概念:NIM=净利息收人/日均生息资产x100%•(七)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在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既考虑预期损失,也考虑非预期损失,更真实地反映了收益水平,在银行的实际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是银行进行价值管理的核心指标。•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总收入-资余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税项)/经济资本x100%
本文标题:2016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第十章银行管理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2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