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6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医之路1.我国古代医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材料一〕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①。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七《日者列传》〔材料二〕范文正公微时②,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为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他日,有人谓之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奈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大小生民者,固惟相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解读】在中国古代,儒医之间有很亲密的关系,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而这些哲学也是儒家必须了解的知识,所以儒家和医学家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此,当有一些儒生科举失利后,往往由于生活所迫,去从事医学,有的甚至成为医学大家。以上材料说明:①儒家和医学有密切联系,从事医学也是儒生的选择之一。②儒生从事医学活动,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注释】①朝廷:指在朝廷为官。卜:占卜。②范文正公:指范仲淹。微:身份低微,没有做官。2.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殳言闻①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是……年十四,补诸生,有声,三举于乡不售,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②,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解读】以上材料说明:①李时珍父亲是名医,这对李时珍以后选择的道路有一定的影响。②李时珍经过三次乡试未中之后,已失进取之志,乃改弦易辙,讲求实际,刻苦钻研医学,以医为业。③李时珍所学不限于医学一门,这为其以后编写《本草纲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释】①言闻:李时珍父亲。②阈:门槛。3.李时珍在楚王府及太医院任职的情况〔材料一〕富顺王嬖庶孽①,欲废适子②,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③。世子暴厥,时珍活之,王妃自负金帛以谢,不受,荐于朝,授太医院院判④,数岁告归。──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材料二〕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九九《李时珍》【解读】以上材料说明,李时珍凭借高明的医术,获得了官职,但是由于官职太低,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李时珍在王府和太医院任职时间不长,但是使他有机会读很多书,有一些书只有在王侯或宫廷或者太医院藏书馆中才有;还使他能够查考大量来自海外的作为贡品的稀有药物。这些经历对他写《本草纲目》也是大有裨益的。【注释】①嬖庶孽:宠爱小妾生的儿子。②适子:王位继承人。③奉祠,良医所:是官品为八品的官僚机构。④院判:八品官职。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4.明代以前本草研究情况昔炎皇辨百谷,尝百草,而后分别气味之良毒……遂有神农本草三卷。……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以注释,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修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蜀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典①。──《本草纲目·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解读】李时珍生前,《本草纲目》并没有刊行。李时珍临终时吩咐他的儿子将该书呈给朝廷。明神宗修国史,要求地方献书,李时珍儿子李建元将该书献给朝廷。我国古代研究药物的学问为“本草”。在汉代著有《神农本草经》,是出于多人之手,托名神农氏之作,以后所谓的正统本草,就是以《神农本草经》的编撰思想和体例为基础,不断加以积累、发展和总结的著作。陶弘景整理了汉代以来的本草学著作《名医别录》,著成《本草经集注》。唐代由政府出面主持编撰本草,修成《新修本草》一书,开创了本草著作附图的先例。除了文字外,《新修本草》还有《要图》、《图经》,收药八百四十四种,是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书。经过三百年左右的流传,《新修本草》已不敷应用,于是,宋代再度编修本草,在宋代开宝年间和嘉佑年加修了郎中官修本草。除此之外,还出现两部重要的个人编修的著作,一是苏颂编成附有图的《本草图经》,一是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两书均在每味药之下,附有方剂,并广泛收录前代各种文献中有关资料,使本草学进入博物性质的新境界。【注释】①奥典:重要的典籍。5.我国古代本草体例〔材料一〕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天,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五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佚名《神农本草经·序录》〔材料二〕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九九《李时珍传》【解读】《神农本草》是一部汉代著作,托名黄帝所作,其实是一部由多人不同时期完成的作品。但此书早已佚亡,现在所看到的都是清人所辑佚本。该书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共收录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以上材料说明:自汉代《神农本草》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历代虽有发明,但基本因袭三品旧说,在编辑体例上,尤其是在药物分类的改革上,陈陈相因,变化不大。唐宋以后,只有内容上的增补,而无体例上的改进,相比之下,两者不相适应。特别是唐慎微的著作中,药品已达一千多种,但是分类没有改进,所以对药物就愈益显得头绪紊乱,条目臃肿了。6.《本草纲目》的分类思想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凡例》【解读】以上材料说明:①李时珍将所有药物分列十六部,并且高度概括了分部的指导思想。②李时珍的十六部次序,把自然界分成了无机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三个大层次,并且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③李时珍“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论述,表明了动植物有一个从低至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一种进化论的思想。“中国的百科全书”7.《本草纲目》对方士的批判〔材料一〕水银①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锻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②言其无毒,本经③言其久服神仙,甄权④言其还丹元母,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岂可妄言哉?水银但不可服食尔,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同黑铅结砂,则镇坠痰涎;同硫磺结砂,则拯救危病。此乃应变之病,在用者能得肯綮而执其机枢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水银》〔材料二〕紫、白石英,攻疾可暂,煮汁用,未闻久服之益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玉部·白石英》【解读】《本草纲目》一书,对前代本草中的错误多加考订,尤其是对窜入本草的社会流行的神奇邪妄、荒诞不经之说,都一概摒斥,力辟其非。其中主要是针对当时还比较流行的方士之流和社会上迷信邪说窜入本草的部分内容,这些都可以说是针对时弊的。当时,明朝皇帝对方士之流还比较信任,方士在社会中还有广大市场。以上材料说明:①李时珍区别了方士之言与本草。方士的长生不老之说是不值一谈的。本草学说是治病救人的,需要严肃审慎,一丝不苟。②李时珍无情抨击了方士狂言,又严肃批评了历代诸家本草记载水银性用的错误。③李时珍批驳服食水银可以长生,有理有据。一方面,根据水银的性味,指出其毒性和服食后的中毒症状;另一方面,历数六朝以下受害者相继,历史的教训,令人深思。④李时珍正确评价水银的药用效果,在批判方士的同时,阐明药性,指出其药用,拨去迷信神奇的迷雾,还本草科学的本来面目。【注释】①水银:在古代通常是炼制丹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古人看来是十分神秘的物质。对它的称呼也很多,主要有丹砂、辰砂等。②大明:指《日华子本草》。③本经:指《神农本草经》。④甄权:指《药性本草》。⑤紫、白石英:是种矿石,在古代认为长期服用此类物质也能长寿。8.李时珍的哲学思想〔材料一〕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①。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要,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仓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将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②而养天和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四时用药例》〔材料二〕土者,五行之主,坤③之体也。具五色而以黄为正色,具五味而以甘为正味。是以《禹贡》辨九州之土色,《周官》辨十有二壤之土性④。盖其为德,至柔而刚,至静而常,兼五行生万物而不与其能,坤之德其至矣哉。在人则脾胃应之,故诸土入药,皆取其裨助戊己⑤之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七《土部》【解读】《本草纲目》涉及多种学科,可以反映李时珍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其中主要有医学、药学、文学、哲学等方面。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们也能窥探他的哲学思想,当然,其哲学思想表现在多方面,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以上材料说明:①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李时珍对该理论进行了发挥,与自然界阴阳运动的本质相符。自然界运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用药应从其性。②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地理环境、水土居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廪赋、体质强弱、生老寿夭等产生影响。李时珍将方域水土、生活习气对人体气质诸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在哲学上也是一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注释】①岁气:四时节气,阴阳运行。伐:违背。天和:人的调养与四时一致。②顺时气:顺应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的升降沉浮之气。③坤:卦名,象征土地。④《禹贡》:我国先秦文献《尚书》的一篇,介绍了战国时代当时我国自然地理、经济、行政区划及水陆交通等内容。《周官》:《周礼》本名,有时也称《周官经》。⑤戊己:人的脾胃。9.李时珍的文学修养〔材料一〕蜀,古国名。汉,水名。今西川、成都、广汉、潼川诸处是矣。巴亦国名,又水名。今川东、重庆、夔州、顺庆、阆中诸处是矣。川则巴蜀之总称。因泯、沱、黑、白四大水,分东、西、南、北为四川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二《果部·蜀椒》〔材料二〕稷从禾从,音即,谐音也,又进力治稼也。《诗》云:“艮耜”是矣。种稷者,必进力也。南人承北音,呼稷为,谓其米可供祭也。《礼记》“祭宗庙稷曰粢①”。《尔雅》云“粢,稷也。”罗愿云:稷、、粢皆一物也,语音之轻重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谷部·稷》【解读】李时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是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因此,从他的医文中可以看出他学识的精深广博。以上材料说明:①李时珍对经史地理极为熟悉。②李时珍精通训诂学的字训、义训,而且精通音训,运用训诂学的各种方法,以明其通假,详其转借。【注释】①粢:祭祀用的谷子。10.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情况(李时珍)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①,长耽②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收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皇③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篡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启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④之,缺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此一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
本文标题:2016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2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