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笔记汇总
1政治·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本单元重点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内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内容)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但当前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还不够完善。民主和专政是民主制国家的特征,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注意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但是可以直接管理社会事务(主要指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在课本民主管理P23)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注意区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或者必要性: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载入宪法。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6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注意这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包括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指适用法律上的平等)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国家性质决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常见误区:1.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2.隔离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3.先后论:先有权利,后履行义务。4.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2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消极: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4种选举方式)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是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县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和应选名额相等(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选择。)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容易出现贿赂或者虚假选举)拓展:政协委员的产生不属于选举,而是协商推荐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要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来确定,选举方式必须与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不能用相同步)2、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两种1.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直接参与决策:(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过打电话、写信、发言等建言献策................(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专家论证、座谈.......。.(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社会听证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P20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P20有人说:决策是政府的事,与公民无关。政府是决策的主体,但政府的决策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应当开辟多种途径,吸纳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二、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信息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重要决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上面有)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前、反映群众衣食住行的问题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后、反映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33、民主管理——我国的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一定不是政权机关)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自治区域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含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内容1选举:直接选举2.决策:村民会议3.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4.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1.选举:直接选举2.决策:居民会议3.管理和监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并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意义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4、民主监督(1)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不同点含义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工作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给国家权力机关。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方式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听过人大代表的议案、质询的方式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特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透明度高、威力大、时效快、影响广相同点1.都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都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合法4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B.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意义:(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我国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执行机关。1、我国政府的职能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网络信息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弘扬民族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社会保障等)F、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2、我国政府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具体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政府应为公民求助投诉开辟多种途径:热线电话、信访部门、电子政务、行政裁决、注意:政府履行政府职能,其他国家机关(人大、司法机关)履行其他国家职能,而政协、党委、村委会等不是国家机关,都不履行国家职能。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1.依法行政定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A.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B.为什么(1)原因:A.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政府坚持人民负责的原则;B.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2)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遵法守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C.怎样做到依法行政(1)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2)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3)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材料涉及规律的就一定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听取各方面意见。依法决策:只要涉及法律或者程序等都反映依法决策。2、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A.为什么5(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意义: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B.怎么办(1)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2)还要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党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C.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意义: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身权益。区分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1.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2.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虽有民主监督职能,公民虽也有民主监督权利,但二者都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3.党的监督,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限制约,并可向权力机关提出建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3、政府的威信来源:根本-由国家性质决定如何树立(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A法律地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属
本文标题:2016最新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笔记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