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高三一轮复习最全面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1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相关概念1.性状类(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2.基因类(1)等位基因①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③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上图中A和A。(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豌豆高茎用D表示。(4)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豌豆矮茎用d表示。3.个体类(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豌豆绿色子叶的基因型为yy。(3)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AAbb,可稳定遗传。(4)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Aabb,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交配方式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之间互相交配,子代表现杂种优势。(2)自交:①植物: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②动物:相同基因型动物个体2间的交配。(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成功原因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2.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纯合子。(2)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4)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练习题随堂训练1、2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外来花粉去雄人工授粉3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练习题针对训练1、2考向一例1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早期观点融合遗传: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如:黑人和白人婚后的小孩肤色介于中间。4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遗传给后代。2.适用范围:(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3.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4.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五、分离定律的应用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六、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一)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与计算方法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基因型是aa,a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5练习题:针对训练3(二)概率计算(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则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再生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①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②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①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概率均为2/3,是AA的概率均为1/3。②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其他情况下后代无白化患者。③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患者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几率。6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1AA+Aa+aa=p2+2pq+q2=1AA=p2Aa=2pqaa=q2练习题考向二例2、针对训练4(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曲线图如下7练习题课时作业3(四)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1、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1)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④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练习题随堂训练4、52、从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练习题课时作业103、果皮、种皮、胚、胚乳的基因型分析(1)果皮(包括豆荚)、种皮分别由子房壁、珠被(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基因型都与母本相同。(2)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与子代相同。(3)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基因组成为两倍的雌配子基因加上雄配子的基因。(五)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方法(1)根据概念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表示为甲性状×乙性状→甲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乙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8(3)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下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下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练习题随堂训练6针对训练6考向三例3(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方法9练习题:针对训练5(七)基因分离定律指导杂交育种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如果优良性状是杂合子,则需要每年都配种。【课后练习】课时作业剩余部分建议删除题目:随堂训练3课时作业14、15【板书】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相关概念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成功原因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五、分离定律的应用六、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一)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与计算方法(二)概率计算(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四)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五)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方法(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方法(七)基因分离定律指导杂交育种【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2016高三一轮复习最全面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