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
2016届高三政治(必修4)二轮复习学案(16)专题十六历史唯物主义一、知识概览二、知识整合(一)、重难点突破一社会历史观内容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发展规律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历史的主①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体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人生价值观内容阐释人生价值①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价值观①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但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②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②客观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二)、易混易错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依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2.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4.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6.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7.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8.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就是价值观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9.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0.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12.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1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三)、相近相关考点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依据(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党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党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的体现。(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党员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三、知识运用(一)、典题解析1.(2015年课标卷Ⅰ16)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知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②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是到了现在才进入自觉阶段,③错误。推进依法治国,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不是走向适应的标志,④不符合题意。因此选A。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有关知识。文艺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①④观点正确,故B项应选。②中的“取决于”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③观点与题意不符。3.(2015年课标卷Ⅰ)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客观标准。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①符合题意。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不能否定其有客观标准,②错误。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不会随不同的价值判断而改变,③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符合题意。因此选B。4.(2015年山东卷)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A.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案】C【解析】材料中“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说明,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适合题意;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实际出发,A是错误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B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5.(2015年天津文综卷)“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答案】D【解析】同仁堂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夭知”的自律意识,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这种诚实敬业的品德,一直深深影响着同仁堂历代经营者,并将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以仁德、诚信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D符合题意入选;A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遵纪守法,B与题意无关排除;题意没涉及艰苦奋斗,C与题意无关排除。故答案选D。6.(2015年江苏卷)政府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往往召开听证会。为达到预期效果,召开听证会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①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②公民应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质询权④客观事物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有质询权,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③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达到预期效果,政府召开听证会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体现了公民应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答案为A。7.(2015年安徽政治9)“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人们在感怀乡愁的同时,把梦想留在他乡,把匆匆的背影留给故乡。这说明A.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B.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C.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D.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答案】D【解析】选项A与说法错误,因为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因此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积极参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但不能诀定,故排除;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奉献故乡也能实现人生价值,故排除。故答案选D。8.简析题:材料一: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对政府要求的理论依据,并从“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进行哲学思考。答案理论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应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应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哲学思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稳中有进的新要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府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障经济平衡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材料二: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答案: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依法
本文标题: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