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年初中政治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16课复习框架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框架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1)五千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3)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3、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比较大的差距,中国应如何做?(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3)鼓励科技创新和发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4)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1)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2)国家的落后(3)外国侵略者的侵略5、近代百年,外国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苦难。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百年沧桑的历史,也是一部百年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孙中山——辛亥革命等。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有哪些?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②民族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③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3、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4、爱国主义有哪些表现?(1)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2)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3)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4)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5)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6)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爱盼信,卫视近)(爱国还表现在日常的学习上——认真、勤奋学习,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热爱生活。)5、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有哪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6、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分别是什么?外交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八字原则)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7、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9、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2)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10、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1)100多年来,各种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理论和运动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2)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1、历史给我们哪些昭示(启示)?(1)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4)落后就要挨打;(5)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1)落后就要挨打。(2)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能亡身。(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1)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已任”。(2)将来,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自然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3、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③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面对劣势我们应该怎样做?(1)从国家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2)从公民个人来说: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有时代紧迫感,要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四课走向小康1、你从哪些方面的变化来感受小康生活的到来?(1)衣——靓起来的衣着服饰;(2)食——精起来的饮食;(3)住——大起来的住房;(4)行——多起来的私人轿车。(5)鼓起来的钱袋子:(6)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的提出者是邓小平;总体小康实现的时间:20世纪末。★3、总体小康有什么特点(或为什么还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低水平(2)不全面(3)发展很不平衡★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全面小康有什么特点?(1)较高标准的小康(2)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或展开想象,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七个“更加”,四个“文明”)9、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请谈谈对总体小康社会的认识。答题思路:①总体小康的特点;②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1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第一步: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2、请你为我国(市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建议:(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党的正确领导;(5)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6)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7)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8)落实科学发展观。13、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1)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忧患意识;(2)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5)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6)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为国家(家乡)是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等。第五课财富之源★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创造财富的途径有哪些?)(1)劳动(2)智慧(3)开拓精神(4)科学技术(5)资本(6)管理★2、为什么说勤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①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②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3、为什么说智慧与开拓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①在现代社会,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拓的胆识与勇气;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③只有开拓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4、为什么说科技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②在我国,科技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5、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关系: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这一制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了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分配制度的作用: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充分保证。8、注意:(1)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5)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1、为什么要合法致富?①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②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如何对待“义”?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4、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5、税收有什么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6、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7、我国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8、富而思源的表现及意义怎样?表现: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意义: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9、富而思进的表现及意义怎样?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10、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品德?(或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本文标题:2015年初中政治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16课复习框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