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1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一、选择题1.(2012·上海高考)成人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A.遗传信息相同B.基因表达相同C.mRNA种类相同D.蛋白质种类相同2.(2014·嘉兴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差异,从而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细胞分化存在于整个个体发育过程,细胞分裂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C.细胞衰老过程中,酶活性降低,细胞和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增大D.所有高等动物的正常发育中都有一些细胞要发生凋亡3.“细胞编程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死亡。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A.噬菌体的侵染使细菌破裂B.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C.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D.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5.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B细胞、T细胞等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B.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C.T细胞和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不同D.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T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6.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B.“Tpel”可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D.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7.视网膜母细胞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2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B.RB能抑制细胞癌变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8.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9.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过程是有丝分裂,b过程是细胞分化②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不同③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④甲、丁、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④10.下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名称肝细胞幼嫩红细胞造血干细胞浆细胞mRNAmRNA1mRNA2mRNA3mRNA4蛋白质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呼吸酶免疫球蛋白A.与上述四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或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四种细胞转录的mRNA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他细胞中也有C.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细胞D.四种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11.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3A.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B.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2.研究人员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具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面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实验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PS细胞与肌肉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关键基因在肌肉细胞中能复制、转录和翻译B.过程①②③表示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图示过程体现了iPS细胞具有全能性C.用该技术得到的新生器官替换供体病变器官,可避免异体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D.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将改变肌肉细胞的细胞质环境,使iPS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二、非选择题13.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控制的。(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分裂。14.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实验步骤: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1)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____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2)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①将等量的小鼠肝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②将培养瓶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静置、去除上清液;③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的SW的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④分别在24h、48h、72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的SW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间期的肝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每个实验组设置5个培养瓶同时进行培养,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__,5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SW对肝癌细胞作用效果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培养48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培养48h时的细胞数目及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表所示:SW癌细胞数目凋亡细胞数目Bax蛋白Bcl2蛋白2μg/mL++++++++++1μg/mL++++++++++0.5μg/mL++++++++++0μg/mL++++++++++注:“+”的数量表示相对值的多少。据此推测,SW可能是通过诱发癌细胞________来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进了癌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答案1.选A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指不再继续分裂,执行各自功能的细胞。同一个体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故各种体细胞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处于分化终端的细胞,形态功能的差别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有差异,转录形成的mRNA有差异,翻译出的蛋白质也有差异。2.选D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细胞分裂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细胞衰老过程中大部分酶活性下降,由于含水量下降,细胞体积变小,外形皱缩。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细胞自主死亡,对于生物正常发育是有利的。3.选C噬菌体侵染细菌、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属于细胞不正常死亡,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人胚胎时期尾部的消失是受基因控制发生细胞凋亡引起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为细胞分化。4.选A细胞生长意味着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故细胞物质交换效率降低。5.选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只有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才能表现出全能性;B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成效应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导致细胞内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6.选B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此过程中基因还能6表达。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所致,所以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7.选B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这说明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RB基因能抑制细胞增殖,即抑制细胞癌变;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突变蛋白能促进细胞增殖,可以缩短细胞周期。8.选DSmac是蛋白质,从线粒体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后与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所以在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Smac是线粒体促凋亡蛋白,而IAPs是凋亡抑制蛋白,所以两者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反。9.选B由于题目中指出这些细胞处于早期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所以进行的应该是有丝分裂及分化的过程。甲、乙、丙为未分化的细胞,丁应为肌细胞,戊应为神经细胞。经有丝分裂得到的乙、丙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经分化得到的丁、戊两种细胞,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有差异。10.选B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但血红蛋白、呼吸酶是胞内蛋白,不分泌到细胞外;mRNA3在活细胞中都有,其他mRNA则在不同细胞内存在差别;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其全能性小于造血干细胞;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或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11.选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12.选C肌肉细胞中无关键基因,因
本文标题: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