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2017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第三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1.【真题演练】(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既然是写景艺术,那就要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也可结合写景散文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推测有铺陈描写、移步换景等;最后考虑艺术手法,联想(想象)或虚实结合等。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2.【真题演练】(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处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不需君赐,本属闲散之人。词人壮志未酬,自然心生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词人借贺知章求皇帝让他回家乡当道士的典故,寄寓对皇帝的不满之情。答案此处用贺知章的典故,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3.【教材联想】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下片最后三句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处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词人虽年老但仍想着像廉颇那样为国出力,但又担心朝廷不重用自己,志向不能实现。此题虽是考查表达技巧,但实际上还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考查。答案词人以廉颇自比,虽年事已高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命题趋势及备考指向1.从近年的高考来看,对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重点是什么?考查重点是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从近三年的高考来看,新课标全国卷Ⅰ在2015年、2014年考查了表达方式,2013年考查了表现手法,其他省份的高考对诗歌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也涉及了很多。2.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从哪些方面入手?(1)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清题目设置的鉴赏角度,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手法中的哪一个角度。(2)熟记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将鉴赏表达技巧的常用术语熟记于心,做到表达规范。(3)掌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及效果。(4)规范基本的答题步骤。注意结合诗句分析。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考点一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先做后讲]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解析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本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加形象化。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解析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谐音“情”,有表示情意绵绵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隐语巧妙表露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语句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指出表达技巧为对比,所以回答中应该明确指出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再结合“妙处”,回答对抒发作者情感的好处。抓住“久”“偶”表明时间的对比,抓住“佳节”“愁”读出隐含的佳节本应该是高兴的情感,而和现实情感对比;抓住“偶”,表明偶尔坦露心迹,隐含壮志长期隐藏在心中而难酬的苦闷。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点明修辞)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阐释运用)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效果)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思维建模]1.常见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2.掌握答题方法——“点”“释”“析”(1)“点”:点明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释”: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3)“析”:分析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3.掌握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阐释其具体运用+分析使用效果。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技巧的能力。“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毅传》“娥眉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他有“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因此为反问。答案借代、反问。(点明修辞)用“粉黛”代当年的歌女,这是用特征代人。用“笙箫”代音乐,这是用乐器代音乐,使语句整齐,内涵丰富。同时运用了反问的语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阐释运用)表达了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分析效果)真题初做体验考点分解训练突破聚焦提升2.(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秦中吟·歌舞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
本文标题:2017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