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生物教材教法试题一、选择题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根本方法是()A提问式B讨论式C启发式D练习式2、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反思D教学目标3、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中不应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探究法4、生物学科新课程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获得发展()A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B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C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D懂得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5、生物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任务是()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6、课程标准的条目“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在知识性目标要求中属于()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识记水平7、下列属于情感性目标要求中领悟(内化)水平的是()A“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B“关注食品安全”C“认同优生优育”D“拒绝毒品”8、《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的一根主线是()A运动与行为B遗传与进化C人与生物圈D生殖与发育9、写关键词是一种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的好办法,这种办法能让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便于记忆,下列不属于细菌的关键词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自养C单细胞生物D分裂生殖10、下列不属于课堂演示教学的意义是()A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B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C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D传授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11、关于自制教具的意义,不对的是()A节约经费B灵活运用,是教具的必要补充C动手动脑,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D可以处理掉一些生活废品12、关于设计自制教具的原则,不可采用的是()A做大一些B能进行鲜明的演示C教育目标恰当D尽量使用昂贵的、好的材料13、影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学生个体差异B实验材料和器具差异C教师教学方法差异D实验教学“生态环境”差异14、下列哪个单元属于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A生物与生物圈B生物圈中的人C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D健康的生活15、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的房间突然闯进一只毛茸茸的怪物,居维叶睁开朦胧的双眼一看,只见这头怪物头上长角,有粗大的牙齿,铜铃似的眼睛,橙色皮毛和铁锤般的巨蹄,可居维叶一点也不慌,他满不在乎的说:“你只会吃草,我不怕你。”说完,又安然入睡了。那怪物格格地笑了,原来这怪物是学生装扮的,居维叶说:“怪物头上长角,脚上有蹄,肯定是食草动物,所以不用害怕。”这个故事阐明了怎样的生物学观点?A生物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B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D生物都有捕食行为二、填空题1、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验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和。2、《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倡导学生学习、学习和学习。3、生物教学目标包括目标、目标和目标。4、新课程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和,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做起。5、培养人才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6、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在,学生通过实践强化,提高能力、能力。7、教育的三大条件:、、。8、自制教具是和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9、课程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原理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10、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课程理念包括、、。11、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包括10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12、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的教学要求层次分别为、和。13、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14、初中生物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使教材等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15、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和。三、判断题1、教材是生物教学的唯一课程资源。()2、反应和反射是同一个概念。()3、生物圈就是指整个地球。()4、一只猫在捕捉老鼠,这属于动物的运动,不属于动物的行为。()5、教学设计的原则中不包括差异性这一原则。()6、课前准备技能从广义上讲指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具、备教学过程等。()7、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8、初中生物自主性学习就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自由学习。()9、对于教材中的所有实验都可以采用探究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10、多媒体课件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四、简答题1、为了确保《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做到哪几点?2、本学期你任教年级的教材共设有几个单元?并作简要说明。3、简述教材设立“课外阅读”栏目的意义。4、生物课程中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些什么?5、请谈谈学生在做《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请列举几种生物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7、结合平时教学,请你列举初中生物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五、分析说明题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案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然后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评价?2、课堂教学中,结束课的方式很多,请你以初中生物某一课为例,说说你是如何结束课的?3、请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方法或材料进行改进。附:答案一、选择题1—5CDAAA6—10CDCBA11—15DDBAB二、填空题1、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2、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3、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5、创新型、实验6、实践、理论知识、动手、创新7、教师、教材、教具8、教师、学生、就地9、概念、规律、生活10、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11、生物与环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健康地生活12、观察与鉴别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13、观察、实验14、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5、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要正确;显微镜要正确对光;正确调节显微镜的焦距等。2、(略)3、答案合理即可(略)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5、如:撕取的材料太厚;盖片时,操作不正确而产生气泡;没有对好光,视野太暗;调焦不正确,找不到物像等。6、直接导入法、旧知识导入法、情景导入、材料和模型导入、实验导入、案例导入、生活常识,热点问题导入、活动导入等。7、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情境教育法等。五、分析、说明题1、○1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能否根据问题作出假设。○3能否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如对照实验)。○4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5完成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是否规范?○6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7能否准确的记录和收集有价值的相关数据?○8能否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9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2、略3、略试题选择较为匆忙,答案仅供参考。有问题的题目答案请回信讨论交流。谢谢。第1单元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50小题)1.童年时,我们经常唱起一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到我们这里来,主要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2.下列现象反映了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是A、蝴蝶采花粉B、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缠绕在大豆的茎上C、蚂蚁利用触角传递信息D、狮子捕食斑马3.下列那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秋天来了,树叶纷纷离开了大树,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B、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使土壤变得疏松。C、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用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者的袭击D、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4.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5.下列各图变化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①能够近似反映植物在白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B.图②反映对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时白天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图③能反映某海岛上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中,蛇因病全部死亡,几年内鼠的数量的变化的情况。D.图④能够反映将基因型为Yy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纯合体(基因型为YY或yy)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山上的迎客松B、草原上的奶牛C、一杯白开水D、勺湖公园7.被称为地球“肾”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8.(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哪一个属于实验A.甲B.乙C.丙D.丁9.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界B.门C.属D.种1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阳光B、小溪C、蘑菇D、空气12.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13.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实验可推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A.岩石层B.火山周围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群小鸟B、河流C、农田D、泰山15.严冬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盐分16.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阳光B、生物书C、病毒D、小溪17.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制作全新的或改善已有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方面的科学。下列不属于仿生学产品的是A、迷彩服B、北京奥运体育馆C、乌龟D、潜水艇18.搬开石块鼠妇四下逃串的最可能的因素是A、光照B、空气C、湿度D、水19.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保护它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保护它C.生态系统不能进行自我调节D.目前人类已经有能力建立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了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B.温度C.光照D.土壤2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蝗虫→青蛙→蛇→鹰B.草←蝗虫←青蛙←蛇←鹰C.草→兔→羊→狼D.阳光→草→兔→狐狸22.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小草B.病毒C.蜗牛D.甲烷菌23.如果DDT进入下列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请问下列哪种生
本文标题:生物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