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5版导与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3.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和行政中心。4.人口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征。5.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地震和火山的分布。6.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7.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8.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土地国策。9.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10.农业分布特点。11.工业分布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12.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13.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4.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15.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16.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以我国热点区域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我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以我国某省区为背景材料,考查空间定位能力和该省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考纲解读明方向确目标基础梳理图表解读核心突破小题演练第1课时中国自然地理考纲解读一、我国的疆域1.优越的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基础梳理抓主干固双基2.辽阔的疆域3.众多的邻国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分别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属于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2.地形特征(1)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地形区①主要山脉分布A.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B.cd—ef大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列北西白山-武夷山南走向的山台山兴东长脉湾脉C.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D.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E.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②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③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④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气候1.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2.表现(1)气温: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普遍高温。(2)降水: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3.温度带点拨(1)吐鲁番盆地受盆地焚风效应、沙漠、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积温):1600℃3400℃4500℃8000℃。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4.干湿地区点拨(1)我国西北地区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大西洋、北冰洋,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200mm400mm800mm。(3)东北的三江平原虽然年降水量低于800mm,但由于纬度高,蒸发弱,属于湿润地区;长白山地区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同时蒸发量小,也属于湿润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四、河流和湖泊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2.主要湖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点拨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五、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征: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2.水资源(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①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②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3)水能资源的开发。3.土地资源(1)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4.矿产资源(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集中。5.海洋资源(1)主要类型:包括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及海底石油。点拨盐场形成的条件:一是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淤泥质海滩;二是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要点一我国的地形3年4考1.四大高原见附表2.四大盆地见附表3.三大平原见附表核心突破解疑难提知能温馨提示地形区定位【典例导析】(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6~7题)读图,回答(1)~(2)题:(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思维流程】【尝试自解】(1)A(2)C要点二我国的气候3年6考1.气温的变化特点与成因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3.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典例导析】(2013宁波二模)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D.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2)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思维流程】1.从文字中获取的信息:(1)图中各城市的气温是1月平均气温。(2)图中三类谷物的温度范围是其发芽适宜温度。2.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尝试自解】(1)D(2)C要点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3年4考1.长江、黄河、珠江的支流及其水文特征(1)长江(2)黄河(3)珠江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中游: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珠江水利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③发电:“三峡”;④调水:“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农业区①引黄灌溉;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①水能的梯级开发;②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害①上游凌汛;②下游“地上河”、凌汛下游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③加固堤坝①引淡压咸;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典例导析】(2012年福建文综8~9题)如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回答(1)~(2)题:(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2)该河最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思维流程】1.从文字中获取的信息:日蒸发总量的计算方法。2.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尝试自解】(1)C(2)A图表解读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图表解读学技巧悟方法【判读方法】(1)锋面雨带的形成:图1中B区域表示非季风区,A区域表示季风区,C表示来自亚洲高压的寒冷气流即冷气团,E、D分别表示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即暖气团,两者在我国东部地区相遇形成锋面F。(2)锋面雨带的移动: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图示的判读可以归纳为“三停”“两退”,如图2所示。“三停”:①“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东南沿海一带图2中(A)线,东南部沿海进入雨季。②“二停”是6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中(B)线,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到来。③“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图2中(C)线,东北、华北进入雨季。“两退”:①“一退”:即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的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②“二退”即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迁移应用】(1)推知锋面雨带推移过程中经过的时间和区域。(2)分析因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导致的旱涝灾害。(3)判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并分析天气状况。强化训练(2012年江苏地理5~6题)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显示降水位置位于南、北气流交汇处,南方的暖湿气流受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降水,应为锋面雨。第(2)题,图中的暴雨和大雨雨区主要位于珠江流域,因此会造成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参考答案:(1)B(2)C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小题演练试身手强素能1.图中山脉与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A.①图所示山脉位于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位于青藏高原上,且为我国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穿过的山脉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B2.C第1题,①山脉是雪峰山,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②山脉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③山脉是巴颜喀拉山,不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④山脉是秦岭,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第2题,南水北调西线方案连接长江和黄河上游,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经之地。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3.图示地区存在咸潮现象,其发生季节和主要原因是()A.春季寒潮导致海水倒灌进入河流B.秋季台风引起风暴潮使海水倒灌进入河流C.夏季入海径流量大,河口河水位高于海水位D.冬季入海径流量小,河口海水位高于河水位4.该河口附近海域3~5月容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A.台风B.寒潮C.赤潮D.咸潮解析:3.D4.C第3题,咸潮是由于河水水位低,海水倒灌进入河流的现象。冬季,珠江地区水位低,径流量小,河口附近海水水位高于河水位,因此海水倒灌,形成咸潮。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第4题,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咸潮主要发生在冬季,排除A、B、D三项;3~5月气温回升快,水温高,该河口附近海域易发生赤潮,C项符合。二、综合题5.(2014金华模拟)读我国某区域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网判定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是纬度和东西向山脉秦岭。第(2)题,从气候、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判断流速大小;根据上下游及支流状况判断流量大小。答案:(1)呈东西走向,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秦岭)影响。(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因为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流量:R2河段流量较大(或R1河段流量较小),因为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R1、R2间有支流汇入。点击进入课时训练
本文标题:2015版导与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6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