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含答案)
1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独立作业(二)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语文世界风光无限。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了解到他鲜.(▲)为人知的贡献,jū(▲)躬尽瘁的精神。2.名著阅读。(4分)(1)下面文学常识选项搭配错误的一项:()(2分)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B、《口技》——林嗣环——清代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D、《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填空。(2分)每到宁静的夏夜,草丛中便会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我们田园歌唱家蟋蟀——奉献的一场场精彩的演奏会……它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复苏而歌唱。上面的文段选自《》,作者是法国的。3.古诗文默写。(8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4),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赵翼的《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6)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春”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4.综合性学习。(6分)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环境直接关系我们的生活品质,健康安全,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是省、市党政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此学校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补充填写下面的解说文字。(2分)(2)争当“五水共治”宣传员(2分)学习雷锋、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板报等阵地,拟写一条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来宣传“青山绿水”和“五水共治”的重要性。这个标志中绿色的圆形(试卷上印刷为黑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这个标志中的白色部分像,它的寓意是。2(3)争当“五水共治”践行员(2分)学习雷锋,365我们在行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为共建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献计献策,让我们的家园水更清、天更蓝。请写出两条计策。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4分)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于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会若有所失。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砰”的一声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5.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⑤~⑧段的主要内容。(2分)6.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3分)(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3)离开时“砰”的一声,发出巨响:7.本文反映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亲情?(3分)38.文中画线句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3分)9.有人认为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⑧段却写“叩门”,有离题之嫌,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二)父亲的手李亮(13分)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但他那两只浑厚结实、握满人世沧桑的手,却一直晃在我的脸前,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拉住。父亲满手掌像一个大茧子,大茧上又长些小茧子,每一只都像一面小铜锣,以指叩击,铮铮有声。手掌竖起来,就像一面大云锣——握拢手掌,能听见小锣们的撞击声。掌面凹凸不平,像丘陵,又极不光滑,像砂纸。这是终年不得闲造成的。即使雨雪天,不能下地干活,也闲不住。房漏水,当然要修;如不修房,就折麻皮,拨麻绳,或搓蓖麻壳,敲核桃,簸花椒,缚笤帚,缉草笼,或磨刀剪,修犁杖,垫鞍鞯,编筐篓,钉鞋掌……父亲的手经常变幻着颜色,当他忙于割草、拔苗、翻秧时,呈墨绿色;摘柿子时,呈红色;收花椒时,变成紫色;褪核桃皮时污染得最重。核桃硬壳的外面,有一层果肉,饱含绿汁,常把人手污染成黑色,极难洗涤。好在大秋接踵而至,收割庄稼开始了,在各种庄稼的叶子秆子穗子根子的磨蚀中,手上的颜色渐渐被磨掉。说父亲的手是五彩的手,并不夸张。父亲手上很少扎刺,一如枣核大的蒺藜狗子,也能被他拈碎。刺进他手里的只是些硬刺、老刺。正干着活,顾不上挑,要等到闲时才挑。因为手皮太厚,像鼓皮,绣花针是挑不动的,须用上鞋的锥子挑。往往掘进很深不见血,像在掘一眼枯井。而在等待空闲的日子里,一些扎得浅的刺,脱落掉了;扎得深的刺,竟被肌肉吸收掉;没被吸收的大刺,因为难挑,就不再挑。这有点像战士体内残存的弹片。父亲说,反正不影响干活。父亲的手指粗糙,却又极其灵巧。能解开头发丝上小结——他把发丝上的小结夹进手掌横纹里,润点唾沫,只敲一阵,小发便松脱成大圈圈。他能两手抛起三颗、四颗乃至五颗石子,顺溜飞个齐眉高,形成一条运动的虹,又像捧着一眼喷泉。这时候,便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候了……在为他封棺时,我紧紧地握住了老父亲的手。他那如同铁片似的苍凉硬实的手,像洗衣板,长着黑斑,不同于我的绵软平滑的手,人说我是握笔杆的手。我的手是父亲那粗糙得掌心里能划着火柴的手变的,是父亲一双手的再生与延续。许多名人会在宏伟的建筑里留下手模,父亲没留下手模,但我却觉得,在我们家乡的田野、沟谷、幽壑里,到处落着他的手模。10.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11.本文语言清新朴实,请赏析第二段画线句。(2分)1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父亲的手的特征的?(3分)13.文章结尾说:“许多名人会在宏伟的建筑里留下手模,父亲没留下手模,但我却觉得,在我们家乡的田野、沟谷、幽壑里,到处落着他的手模。”,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4.本文以“父亲的手”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4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5.诗中“”、“”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2分)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7-20题。(9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但.当涉猎()③卿今者才略..()18.下列加点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或以.钱币乞之。C.以.为妙绝。D.此独以.跛之故。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0.吕蒙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给你的学习启示是什么?(2分)(三)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21-24题。(8分)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岁.计有余者(年)B.遂.无书不读(于是,就)C.然旋.读旋忘(旋转)D.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毛病)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24.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你认为陈晋之的读书方法是否有效。为什么?(3分)四、写作。(45分)25.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份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种花、画画儿……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以“_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补题,再下笔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独立作业(二)答题卷考试说明:全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4分)2.(1)()(2分)(2)(2分)3.古诗文默写。(8分)(1)(2)(3)(4)(5),。(6),。4.综合性学习。(共6分)(1)(2分)(2)(2分)(3)(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14分)5.(2分)6.(3分)(1)(2)(3)7.(3分)8.(3分)9.(3分)6(二)(13分)10.(2分)11.(2分)12.(3分)13.(3分)14.(3分)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15.(2分)16.(2分)(二)17.(3分)①()②()③()18.(2分)()19.(2分)。20.(2分)(三)21.(2分)()22.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1分)23.(2分)24.(3分)25.作文7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独立作业(二)答案1.Chì锲xiǎn鞠2.(1)D(2)昆虫记、法布尔3.略4.①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意对即可)②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生命和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保护母亲河,关爱生命源。③略5.写我从关门声中读人。(意思相近即可);6.(1)细心、体贴(或:有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有礼貌)(意思对即可);(2)粗心,不太体贴(意思对即可);(3)粗鲁,不顾他人感受(意思对即可)。7.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
本文标题:2014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8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