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语句的连贯得体
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讲)语句的连贯与得体(对应学生用书4~6页)1.理清语段的整体思路,弄清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2.进一步让语句符合内外部语境的要求。●重点字音濡.染(rú)三匝.(zā)侘傺..(chàchì)铩.羽(shā)寥.落(liáo)缔.造(dì)欷歔..(xīxū)慰藉.(jiè)发轫.(rèn)惬.意(qiè)饿殍.(piǎo)甬.道(yǒnɡ)曝.背(pù)绿.林(lù)远阜.(fù)怆.然(chuàng)麾.下(huī)迸.发(bèng)恣.意(zì)谛.听(dì)丰腴.(yú)翘.首(qiáo)桑梓.(zǐ)蕞.尔(zuì)褪色..(tuìshǎi)田塍.(chénɡ)慰藉.(jiè)●分辨敬辞谦辞谦敬辞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常见的敬辞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近义词辨析(二)1.“启动”、“启用”与“起用”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其对象通常是指物,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建成启用”。起用:古代多指官员遭遇父母丧葬,按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也指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罢免的官员;还可泛指提拔使用。2.“伺候”与“侍候”“伺候”和“侍候”都有服侍、供人使唤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伺候”是口头语,“侍候”是书面语。3.“曼延”与“蔓延”曼延: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指山脉、水流、道路等。蔓延:蔓草一类的植物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四周延伸、扩展。4.“不止”与“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如“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不只:不但,不仅,常与“也”“且”呼应,表递进关系,如“不只生产发展了,生活也改善了”。5.“毕竟”与“到底”都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如“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毕竟是珍本”。但“到底”还表示经一番曲折后才实现的情况,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6.“爆发”与“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等;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或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7.“成见”与“偏见”成见:指固执不变的看法,侧重于固定不变,先入为主。偏见:指片面的有偏向的见解,侧重于偏向一方,不公正。●常见易混淆的成语(二)1.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缺斤短两:(售出的商品)不够分量。2.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开水一样,多形容人声喧闹,议论纷纷。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3.挥金如土:形容任意挥霍钱财,毫不在乎。一掷千金:原指赌博时下一次注就多达千金,后用来形容任意挥霍钱财。4.置之度外:表示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为生死、安危、利害关系等。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5.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7.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雷厉风行:厉,猛烈。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8.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9.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10.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亦作“东山复起”。●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二)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8.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有关“对联”的知识(二)对联,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例如: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理解:例①的上联描绘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表明了作者顾宪成(明代东林党首领)在政治上的抱负。例②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2.反对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即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正与反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正反对照、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本质。例如:①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割出新乾坤。②理想,生活的旗帜;实干,成功的途径。理解:例①用新与旧对比的方法,概括地描绘了革命者的大任,形象具体,气壮山河。例②从相对的方面,说明了理想和实干的辩证关系。3.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两联连接成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例如: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③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理解:例①的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例②的上联表条件,下联表结果。例③的上下联表示事物间的转折关系。上下联内容衔接紧密,串成一个句子,显得十分顺畅紧凑。●诗歌赏读悬崖边的树曾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而又像是要展翅飞翔【鉴赏点睛】诗歌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诗人以生存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树顽强的生命,表达了诗人不向命运低头,与恶劣的环境进行顽强斗争的意志。●写作素材高考前夕勇斗歹徒2014年5月31日,在宜春至金瑞的中巴车上,一名男子突然持菜刀行凶,致5名乘客受伤。危急关头,两名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不顾个人安危,和歹徒搏斗,柳艳兵在头部、肩背被歹徒砍两刀负伤情况下将歹徒按倒在地,夺下歹徒手中凶器,保护了更多乘客的安全。事后,澳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先后欲破格录取两名少年,但柳艳兵和易政勇婉拒了澳门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好意,最终选择了省内高校。7月9日,江西“最美考生”柳艳兵、易政勇领到了录取通知书。据悉,柳艳兵被南昌大学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易政勇则被录取到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话题】勇敢地捍卫正义;社会需要正能量;学校应真正地立德树人。1.做连贯题,不能兼顾中心话题、合理的语序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2.做得体题,不能根据语境(场合、对象、话题、情景等)分辨语言是否得体。,一)把握好语意与形式,做好连贯题连贯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连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意方面的,包含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一致、语句的感情色彩前后一致、行文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等;二是形式方面的,包括恰当的语序、合适的语体色彩、前后一致的句式、句与句之间的呼应等。做连贯题,要瞻前顾后,看哪些句子可以承前,哪些句子可以顾后;要注意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如“这”“那”“他们”等;要注意前后照应的句子或词语。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典例1(2014·江苏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答案】D【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再用排除法就很容易确定正确的选项。典例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②③⑥④①【答案】B【解析】从前文的句子“借助算盘和口诀”可看出,下文应是对“算盘”和“口诀”的对应解释,②④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⑥③①是对“珠算口诀”的解释,⑤是算盘和口诀融合运算的效果,放在最后。,二)根据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做好得体题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典例3(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B【解析】从四个选项上看,此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典例4(2014·湖北卷)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本文标题: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语句的连贯得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