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4基因分离定律导学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课前预习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时间:2013.10.15预习目标:1.语言描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并说明蕴含的技巧和方法2.举例说明几个概念:正反交试验、人工异花传粉、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相对性状。3.简述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一、孟德尔的豌豆实验1.孟德尔选择豌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果蝇、玉米等也常用做实验材料,它们具有什么优点呢?2.豌豆杂交试验(一)的过程及结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实验:F1;F1F2(正、反交)(发现问题)结果:子一代呈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隐性=①控制同一性状的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不相融合。提出假说②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发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演绎F1×隐性纯合子(设计测交实验并验证)预测结果高矮实验结果:高:矮=结论:二、分离定律1.实质:________随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2.时间:减数第____次分裂____期。3.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三、相关概念辨析1.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2)相对性状:(3)性状分离:2.基因类(1)什么是等位基因?右图中哪些是等位基因?(2)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2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图中哪些是非等位基因?3.个体类(1)基因型与表现型什么是基因型,什么是表现型?(2)纯合子与杂合子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合子?请举例4.交配类(1)正交与反交:这是一对相对概念,如以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为“正交”,则为反交。(2)什么是测交?四、基础能力测试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值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值接近1∶2∶12、一匹雄黑马与若干匹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A.雄性黑马是杂合体B.雄性黑马是纯合体C.黑马是隐性性状D.枣红马是显性性状3、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4、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A.全部是褐色B.雌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C.褐色∶黑色=3∶1D.雌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5、控制下列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A.大肠杆菌中抗青霉素性状的遗传B.紫茉莉枝条的绿色和白色性状的遗传C.人类的苯丙酮尿症的遗传D.豌豆果皮和种皮性状的遗传3(课内探究案)一、夯实基础写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DD×ddDd×DdDd×dd二、归纳应用(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归纳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AaAa×aa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隐性(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区分显隐性状方法:2、鉴别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方法:【典型例题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3、解决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4(1)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F1F2Fn(2)利用上述结果,以自交代数为横坐标,各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纵坐标,用曲线表示出它们的关系。【跟踪练习】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a基因的比例是A.12.5%B.25%C.50%D.75%4、解决不符合孟德尔经典分离比的特殊问题【典型例题2】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三、拓展提升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体验高考】(2013山东理综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四、当堂检测51、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2、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全为黑色短毛兔,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欲判定F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A.长毛兔B.短毛兔C.黑色兔D.褐色兔3、(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A.1/4B.1/6C.1/8D.1/16(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9∶14、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课后拓展练习(市一轮资料练习题)一、1、豌豆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6(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4)子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说明:前两个优点是最主要的。2、纯合的高茎豌豆×纯合的矮茎豌豆3:1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随机的1:11: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1、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2、一后3、真核生物、核遗传、有性生殖、一对相对性状三、1.(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1)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A和a,D和d,E和e.(2)非等位基因:A(a)与B,A(a)与C,A(a)与D(d),B与C,B与D(d),C与D(d);A(a)与(E)e,B与(E)e,C与(E)e,D(d)与(E)e3.(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2)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4.(1)正交与反交是一组相对概念。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2)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四、基础能力测试1.C3.A4.D5.AB
本文标题:2014基因分离定律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1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