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014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四种命题的意义及相互关系;2.考查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概念的理解,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3.在解答题中考查命题或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复习备考要这样做1.在解与命题有关的问题时,要理解命题的含义,准确地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2.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方向正好相反;3.注意等价命题的应用.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难点正本疑点清源]1.等价命题和等价转化(1)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3)当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2.集合与充要条件2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则有(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4)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②“若ab=0,则a=0”的否命题;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答案②③解析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显然该命题为假命题;②“若ab=0,则a=0”的否命题为“若ab≠0,则a≠0”,而由ab≠0,可得a,b都不为零,故a≠0,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③因为原命题“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是一个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一个真命题.2.“x2”是“1x12”的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①x2⇒2x0⇒x2x22x⇒1x12,∴“x2”是“1x12”的充分条件.②1x12⇒x0或x2D⇒/x2.∴“x2”是“1x12”的不必要条件.3.已知a,b∈R,则“a=b”是“a+b2=ab”的____________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解析因为若a=b0,则a+b2≠ab,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反之,因为a+b2=ab⇔a=b⇔a=b≥0,所以必要性成立,故“a=b”是“a+b2=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2011·天津)设集合A={x∈R|x-20},B={x∈R|x0},C={x∈R|x(x-2)0},则“x∈A∪B”是“x∈C”的()3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因为A={x|x-20}={x|x2}=(2,+∞),B={x|x0}=(-∞,0),所以A∪B=(-∞,0)∪(2,+∞),C={x|x(x-2)0}={x|x0或x2}=(-∞,0)∪(2,+∞).即A∪B=C.故“x∈A∪B”是“x∈C”的充要条件.5.(2012·天津)设φ∈R,则“φ=0”是“f(x)=cos(x+φ)(x∈R)为偶函数”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由条件推结论和结论推条件后再判断.若φ=0,则f(x)=cosx是偶函数,但是若f(x)=cos(x+φ)(x∈R)是偶函数,则φ=π也成立.故“φ=0”是“f(x)=cos(x+φ)(x∈R)为偶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题型一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例1已知命题“若函数f(x)=ex-mx在(0,+∞)上是增函数,则m≤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否命题“若函数f(x)=ex-mx在(0,+∞)上是减函数,则m1”是真命题B.逆命题“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C.逆否命题“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D.逆否命题“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思维启迪:根据四种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个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表达格式.当命题较简单时,可直接判断其真假,若命题本身复杂或不易直接判断时,可利用其等价命题——逆否命题进行真假判断.答案D4解析命题“若函数f(x)=ex-mx在(0,+∞)上是增函数,则m≤1”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探究提高(1)熟悉四种命题的概念是正确书写或判断四种命题真假的关键;(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3)认真仔细读题,必要时举特例.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A.若x+y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B.若x+y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C.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D.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答案C解析由于“x,y都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y不都是偶数”,“x+y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y不是偶数”,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y不是偶数,则x,y不都是偶数”,故选C.题型二充要条件的判断例2已知下列各组命题,其中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A.p:m≤-2或m≥6;q:y=x2+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B.p:f-xfx=1;q:y=f(x)是偶函数C.p:cosα=cosβ;q:tanα=tanβD.p:A∩B=A;q:A⊆U,B⊆U,∁UB⊆∁UA思维启迪:首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可以从逻辑推理、等价命题或集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判断.答案D解析对于A,由y=x2+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可得Δ=m2-4(m+3)0,从而可得m-2或m6.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B,由f-xfx=1⇒f(-x)=f(x)⇒y=f(x)是偶函数,但由y=f(x)是偶函数不能推出f-xfx=1,例如函数f(x)=0,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C,当cosα=cosβ=0时,不存在tanα=tanβ,反之也不成立,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于D,由A∩B=A,知A⊆B,所以∁UB⊆∁UA;反之,由∁UB⊆∁UA,知A⊆B,即A∩B=A.所以p⇔q.5综上所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是D.探究提高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由条件p能否推得条件q;二是由条件q能否推得条件p.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an}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a=2”是“函数f(x)=|x-a|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③“m=3”是“直线(m+3)x+my-2=0与直线mx-6y+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设a,b,c分别是△ABC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3,则“A=30°”是“B=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④解析对于①,当数列{an}为等比数列时,易知数列{anan+1}是等比数列,但当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时,数列{an}未必是等比数列,如数列1,3,2,6,4,12,8显然不是等比数列,而相应的数列3,6,12,24,48,96是等比数列,因此①正确;对于②,当a≤2时,函数f(x)=|x-a|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当m=3时,相应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反之,这两条直线垂直时,不一定有m=3,也可能m=0.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题意得ba=sinBsinA=3,若B=60°,则sinA=12,注意到ba,故A=30°,反之,当A=30°时,有sinB=32,由于ba,所以B=60°或B=120°,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题型三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例3已知集合M={x|x-3或x5},P={x|(x-a)·(x-8)≤0}.(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P={x|5x≤8}的充要条件;(2)求实数a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P={x|5x≤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思维启迪: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先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解(1)由M∩P={x|5x≤8},得-3≤a≤5,因此M∩P={x|5x≤8}的充要条件是{a|-3≤a≤5}.(2)求实数a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P={x|5x≤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就是在集合{a|-3≤a≤5}中取一个值,如取a=0,此时必有M∩P={x|5x≤8};反之,M∩P={x|5x≤8}未必有a=0,故“a=0”是“M∩P={x|5x≤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6件.探究提高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关键是合理转化条件,准确地将每个条件对应的参数的范围求出来,然后转化为集合的运算,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已知p:x2-4x-5≤0,q:|x-3|a(a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解设A={x|x2-4x-5≤0}={x|-1≤x≤5},B={x|-a+3xa+3},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而有AB.故-a+3-1,a+35,解得a4.等价转化思想在充要条件关系中的应用典例:(12分)已知p:1-x-13≤2,q:x2-2x+1-m2≤0(m0),且綈p是綈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审题视角(1)先求出两命题的解集,即将命题化为最简.(2)再利用命题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得出结论.规范解答解方法一由q:x2-2x+1-m2≤0,得1-m≤x≤1+m,[2分]∴綈q:A={x|x1+m或x1-m,m0},[3分]由p:1-x-13≤2,解得-2≤x≤10,[5分]∴綈p:B={x|x10或x-2}.[6分]∵綈p是綈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AB,∴m0,1-m-2,1+m≥10,或m0,1-m≤-2,1+m10,即m≥9或m9.∴m≥9.[12分]方法二∵綈p是綈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分]由q:x2-2x+1-m2≤0,得1-m≤x≤1+m,7∴q:Q={x|1-m≤x≤1+m},[4分]由p:1-x-13≤2,解得-2≤x≤10,∴p:P={x|-2≤x≤10}.[6分]∵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PQ,∴m0,1-m-2,1+m≥10,或m0,1-m≤-2,1+m10,即m≥9或m9.∴m≥9.[12分]温馨提醒本例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一般地,在涉及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充要关系问题中,常常要利用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来考虑,这是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方法与技巧1.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它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对于由多个并列条件组成的命题,在写其它三种命题时,应把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大前提.2.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公式、定理都是命题,但命题与定理是有区别的;命题有真假之分,而定理都是真的.3.命题的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
本文标题: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理新人教A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2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