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2014届高考政治复习预测资料04生产与经济制度Word版含答案
1.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服务需求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0000亿美元。这一预测表明()A.我国经济发展有强大的消费动力B.消费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中国经济不存在衰退的可能性D.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2.随着电视观众对高清晰画面要求的提高,电视生产也实现从液晶电视到微显背投,再到等离子高清电视的科技变革。这表明()A.消费模式变化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B.新的消费需求可以引导生产经营的调整和升级C.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D.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3.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特别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这启示我们()①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②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③必须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大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表为某公司经济结构示意图,该公司()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私营经济55%20%15%10%①是国有控股企业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③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④是中外合资企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6.漫画《不同时代的家书》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的家书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促进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④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8.要想克服漫画《不平等》中的现象,我们必须()不平等A.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B.放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D.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引导9.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是我国国企的主力军。2002年到2012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量从7.13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等行业和领域。这说明()A.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增强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D.国有经济垄断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10.2011年上半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31.26亿元,总量过万亿,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4%、14%和65%。这说明()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据厦门海关统计,2012年上半年,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6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5%,高出同期福建省外贸整体增速5.3个百分点,占同期福建省外贸总值的37.6%。这说明我国民营经济()A.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D.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12.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11年6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超过1.5亿人。个体私营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①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2012年12月14日iPhone5在中国上市,触屏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技术创新超越了传统手机和电脑,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完美视听效果和娱乐享受,推动了产品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这表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②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归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④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4.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①一心一意谋求发展②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④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变革我国的社会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16.“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A.保证公有资产在所有地域和行业都占主体地位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C.缩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D.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答案B17.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61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路线图,提出要合理收缩中央企业的分布范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有利于()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②国有资产质的提高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B18.我国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①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②劳动生产率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③可以吸纳劳动者就业④能够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商品流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据全国“假日办”统计,2012年全国中秋国庆长假期间,虽然减少通行费收入65.4亿元,但却刺激居民出行人次达3.4亿,再创新高,拉动全国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这说明()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②消费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新产业的成长④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0.为推动国有垄断行业改革,2012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②是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④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④2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上述材料表明()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平等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占主体地位。22.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出台42项关于“民间投资36条”的实施细则,使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进一步细化,保障措施更加明确,为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此,有专家表示,中国真正向上之力在于民营经济,民营资本搞活了,民营经济上去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就释放出来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真正向上之力在于民营经济”的认识。2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2)有人认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24.长沙市某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所有制结构的社会调研,请你一同参与。调研一长沙市所有制结构变化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所有制结构(2)在调研中,同学们了解到:2012年上半年长沙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逾60%,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2.3%。预计到2015年,长沙市非公有制经济力争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5%以上。有的同学由此认为:“长沙市非公有制比重过高,会导致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丧失。”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调研二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企业家协会于2012年9月1日联合发布了“201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共有310家国企和190家民企上榜。其中,中石化以2011年营业收入25519.5亿元连续8年蝉联500强冠军。(3)调研中有的同学提出:“只要国有企业搞好了,我国经济就发展了。”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答案】(1)长沙市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比重降低,私营和外资经济比重上升,非公有制所占比重大于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25.“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福建省三大产业比例变动状况表(%)年份1978200020082010第一产业36.116.310.79.5第二产业42.543.648.151.3第三产业21.440.141.239.2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材料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三大产业比例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福建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政治复习预测资料04生产与经济制度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