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km/h.则该车().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D.速度刚好是60km/h解析如果以最大刹车加速度刹车,那么由v=2ax可求得刹车时的速度为30m/s=108km/h,所以该车超速行驶,A正确.答案A2.(2013·苏北四市调研)如图1-2-5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A.1∶1B.1∶2C.1∶3D.1∶4解析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v2B-v2A=2axAB,v2C-v2B=2axBC,将各瞬时速度代入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C3.(2012·无锡模拟)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mB.2mC.10mD.0.5m解析由v=at可得t=2.5s,则第3s内的位移,实质上就是2~2.5s内的位移,x=12at′2=0.5m.图1-2-5答案D4.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s停止,则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B.1∶2∶3C.3∶5∶6D.1∶8∶16解析画示意图如图所示,把汽车从A→E的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过来转换为从E→A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等效处理,由于逆过来前后,加速度大小相同,故逆过来前后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均具有对称性.所以知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5∶…,把时间间隔分为0.5s,所以xDE∶xCD∶xBC∶xAB=1∶8∶16∶24,所以xAB∶xAC∶xAD=3∶5∶6.选项C正确.答案C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B.1∶5C.1∶8D.1∶9解析经过b点时的位移为hab=v22g,经过c点时的位移为hac=(3v)22g,所以hab∶hac=1∶9,故选D.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解析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x=12at2=v-t,可以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平均速度v-,B、C正确;又v=at,可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正确;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D错误.答案ABC7.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1-2-6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解析根据其运动规律h=12gt2判断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B项正确.由v=2gh知,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由t=2hg知,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C8.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ABS(或EBS)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则().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v/tB.汽车刹车时间t′=mvFC.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vt+mv2FD.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vt+mv22F解析由F=ma可知,制动时间应为t′=va=mvF,A错误、B正确;刹车距离应为x=vt+v22a=vt+mv22F,C错误、D正确.答案BD图1-2-69.(单选)(2012·焦作高三检测)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B.1∶3C.3∶4D.4∶3解析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用时t刹=v0a=205s=4s,故刹车后2s和6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x1=v0t-12at2=20×2m-12×5×22m=30m,x2=v0t刹-12at2刹=20×4m-12×5×42m=40m,x1∶x2=3∶4,C选项正确.答案C10.(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解析汽车由静止运动8s,又经4s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at,知a1t1=a2t2,a1a2=12,A错、D错,又由v2=2ax知a1x1=a2x2,x1x2=a2a1=21,C对,由v-=v2知,v-1∶v-2=1∶1,B对.答案BC11.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Δt=25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1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600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定为v2=6m/s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t0=60s,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多少?(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多少?解析(1)设公共汽车启动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t1,则t1=v1a=10s,加速行驶的路程为s1,则s1=12at21=12×1×102m=50m,上面所求的时间和路程同时也是制动减速所用的时间和路程,所以汽车每次匀速行驶所经过的路程为s2,则s2=s-2s1=500m,匀速行驶所用时间为t2,t2=s2v1=50s,所以公共汽车在每两站之间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2t1+t2=70s.(2)电动车到达第n站所用的总时间为T,则有T=n(t+Δt)+t0,v2T=ns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n=12.答案(1)70s(2)1212.(2012·杭州质检)温州机场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km/h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m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2)若该路段限速60km/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x1=v0t1=10m,加速过程t2=5-t1,所以t2=4s,x-x1=v0t2+12a1t22,代入数据得:a1=2.5m/s2.(2)汽车加速结束时通过的位移x2=v0t1+v0t3+12a2t23=10m+10×3m+12×2×32m=49m.此时车头前端离停车线的距离为x3=70-x2,所以x3=21m,此时速度为v=v0+a2t3=(10+2×3)m/s=16m/s,匀减速过程中有2a3x3=v2,代入数据解得:a3=12821m/s2=6.1m/s2.答案(1)2.5m/s2(2)6.1m/s2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本文标题: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4592 .html